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決勝之舉和關鍵之要,是推動鄉村振興不斷發展的源泉。近年來,青島市嶗山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持續發力“五大振興”,榮獲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范縣市、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培育了一批全國、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打造了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美麗休閑鄉村和省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開啟了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共同富裕的嶄新局面。
近年來,嶗山區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虛擬現實等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升級。但是嶗山區同樣高度重視傳統產業發展,加大對傳統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在技術改造、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認定、數字化改造等方面給予傳統產業企業政策支持。近兩年,嶗山區累計為可口可樂、嶗特等企業爭取技術改造、專精特新等各類獎勵資金1.1億元。目前,嶗山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酒、飲料和精制茶生產,食品加工等農產品加工企業22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1%,2021年22家企業累計實現產值48.4億元,同比增長15.5%。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新階段,嶗山區努力探求農業產業依托綠水青山的自然稟賦,依托城市生活圈的服務定位、在“八山一水半屋半田”的環境條件下,力求讓嶗山區農業由“小散亂弱”向“有趣有味有品”轉化,到嶗山區能夠感受“憶鄉愁、品農趣、住村居”的鄉村振興都市特色,實現城鄉共促共富目標。近日,嶗山區委區政府重磅推出了《關于推動嶗山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對《嶗山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扶持辦法》進行了修訂。該辦法以“優、綠、特、新”為導向,著力整合資源、整合政策、整合力量,推動嶗山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支持力度空前,嶗山區進一步扶持發展壯大農村社區集體經濟。進一步扶持發展壯大農村社區集體經濟。按照最高1500萬元、1200萬元、1000萬元的標準,分別對一類、二類、三類示范社區集體予以獎補,推動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的樣板社區。村村爭創鄉村振興示范標桿。
立足實際重實效,鼓勵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業、電子商務,鼓勵發展高效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總部農業。按照有關農業產業扶持辦法和政策措施,每年安排資金,在實施嶗山茶“五項直補”、王哥莊大饅頭加工產業直補等普惠益農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對高效農業、智慧農業、品牌農業、總部農業的扶持力度。支持鄉村文化和旅游產業做優做強。按照《嶗山區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實施細則》(嶗招促字〔2022〕1號)的有關標準和要求,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或企業進行補貼或獎勵。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全區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予以獎補,建設完成一批街道級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站。推動農村金融創新發展。
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支持發展高效農業,推動農業專業化、產業化發展。從支持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到開展農產品加工水平升級行動,再到鼓勵建設數字化聚集展銷中心。辦法支持經營主體不斷打造并延伸農業產業鏈,從整體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辦法支持農業數智化發展,鼓勵爭創省市級智慧農業應用基地,打造農業智慧化管理平臺,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化轉變,以數字賦能嶗山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業智慧化管理平臺建設,應用于嶗山茶、林果等優勢特色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重點建設嶗山茶數字化信息系統,推動傳統農業生產模式逐步向數字化轉變。對納入全區農業智慧化管理平臺管理的,統一發放數字標志。
支持發展品牌農業,推動農業標準化、高端化發展。打造優勢品牌集群。品牌化發展是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關鍵。辦法鼓勵宣傳推介,獎勵創先爭優,獎補農產品質量認證,全方位支持品牌強農,打造優勢農業品牌集群,構建農業品牌體系。
支持發展總部農業。推動農業集聚化、共贏化發展。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力度。對引進中國農業500強企業、國內外知名農業公司和知名專家團隊的,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支持。鼓勵發展總部農業。對列入嶗山區級以上農業產業鏈圖譜的鏈主企業、領軍企業,加大對其吸引相關企業在嶗山設立研發中心和營銷中心的獎勵力度,引導其在引鏈、延鏈、強鏈上實現突破,對其引進的公司在科技研發、人才引進、經濟拉動和財政貢獻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獎勵。
推動農業融合化發展。一方面鼓勵農業園區三產融合發展,另一方面支持發展訂單農業、總部農業,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充分激發龍頭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區域融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扶持
推進美麗鄉村提質升級。推進鄉村文化建設品質提升。挖掘整理歷史資源,搶救一些瀕危的非遺項目,推進非遺與全域旅游、非遺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挖掘申報一批能夠體現嶗山非遺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融合和展示嶗山人文精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著眼長遠謀新局,加速鄉村振興人才的引進、培育和創業支持。加速引進一批鄉村振興高端人才。加大對產業急需人才引進力度,圍繞加快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精致農業、體驗農業、品牌農業等工作,精準對接相關產業領域的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發揮行業領軍人才作用。培育鄉村振興本土人才隊伍。統籌抓好社區干部、本土專家、本土企業家、基層干部、“新鄉賢”“返鄉客”、教育醫療人才、咨詢專家人才等八支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鄉土人才扶持獎補力度,在提高評選頻率、名額和待遇的同時,試點差異化獎勵辦法,針對不同人才隊伍給予有針對性的獎補政策。加大對在鄉、返鄉、外來創業者的支持力度。鼓勵大學生、退役士兵等在鄉、返鄉、外來創業者到農村社區創業,項目落地且投資達20萬元以上的,給予創業者最高30萬元的一次性創業獎勵。
強化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保障。建立鄉村振興專家智庫。組建嶗山區鄉村振興戰略專家庫、農業產業集群聯盟,對接省委、市委黨校,銜接市內高校鄉村振興研究院智力資源和平臺優勢,每年確定不少于3個研究課題,推動落實研究成果,在鄉村振興政策研究、經驗推廣上實現創新突破。年安排區級專項資金,對嶗山區鄉村振興戰略專家庫、農業產業集群聯盟運行管理進行支持。
做強嶗山鄉村旅游品牌
近年來,嶗山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景區社區融合發展、鄉村公共基礎設施、鄉村旅游提升等工程,堅持鄉村風貌不變、農民主體地位不變,堅持農村景觀化、產業融合化、全域景區化同步推進,按照3A級景區標準打造每一個鄉村,涼泉理想村、解家河國際藝術村等一批高品質鄉村快速崛起,東麥窯社區、曉望社區先后獲得“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稱號。大力發展農事采摘、農家體驗、主題莊園等休閑農業,“北宅櫻桃節”“沙子口鲅魚節”“王哥莊茶文化節”等節會人氣逐年攀升。成立民宿協會,制訂民宿管理辦法,全力打造北方民宿標桿,涌現出仙居嶗山、瑜上山間、樂活美宿等一批融地域特征、人文風情與民俗文化為一體的精品民宿。截止目前,嶗山區現有省級以上鄉村旅游示范點、特色村36個、精品采摘園15個,鄉村旅游規模優勢持續增強。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做好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工作,嶗山區政府出臺了《嶗山區促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實施細則》,明確了對符合條件的鄉村旅游企事業單位進行扶持獎補,主要包括對鄉村旅游提質升級、專項規劃和托管運營以及鄉村旅游配套服務等方面給予獎補。希望通過政策的引領作用,壯大鄉村旅游頭部企業,進一步完善鄉村旅游全鏈條發展模式,做大做強嶗山鄉村旅游品牌。
為加快形成嶗山區鄉村旅游發展新動能,根據《實施細則》和上級工作要求,今年,嶗山區積極申報省文旅康養示范區;開展鄉村旅游精品培育行動,重點打造提升5個精品鄉村旅游景區、10個精品鄉村采摘園、10個精品民宿;指導相關村莊開展全國、全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省景區化村莊,省紅色文化特色村創建工作;指導34家旅游民宿做好省星級旅游民宿評定工作;策劃推出“魅力村落”“駕享山海”“休閑康養”“品質民宿”四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各村莊和鄉村旅游單位持續做好文明旅游和志愿服務活動。
今年,嶗山區還將圍繞推進流清河和仰口兩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創建工作,精準投入,綜合施策,不斷完善提升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接待服務能力,積極打造民宿聚集區,通過社區微更新、理念微創新,打造鄉村時尚微景區,叫響鄉村微旅游、微度假。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