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慧城市不能單打獨斗,海信計劃到2023年底在各領域發展300家生態合作伙伴,構建強大的生態圈。”在5月20日舉行的“共建·共享新型智慧城市”大會上,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裁張四海表示:海信將秉承開放的態度,以鏈主企業的角色面向智慧城市各垂直應用、業務場景、云腦工具、算法開發及智能硬件等領域招募合作伙伴,發展300家生態合作伙伴構建生態圈,共同致力于智慧城市的開發建設。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據IDC發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支出規模達259億美元,同比增長12.7%,為僅次于美國的支出第二大的國家。龐大而深具潛力的市場,也吸引了電信運營商、系統集成商、互聯網領域等眾多企業入局。
“智慧城市是一個巨系統”,張四海指出,智慧城市建設從頂層規劃到功能區設計再到具體施工,每個步驟都涉及大量跨領域、跨部門的協作與溝通,單靠某個領域的某個企業很難完全解決系統建設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否則極易出現項目割裂、數據孤島,讓智慧城市淪為假智慧、空智慧。
智慧城市是城市的整體建設,而非不同項目、智能設備的簡單堆砌,因此構建強大的生態圈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張四海認為,要把智慧城市建設好,必須要有各個垂直板塊的核心供應商加入進來。對此,海信面向智慧城市各領域發展生態伙伴,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生態圈,預計將在2023年底打造一個包含300家生態合作伙伴的智慧城市“朋友圈”。
基于二十余年的技術與經驗積累,海信將與全球生態合作伙伴毫無保留的分享交流,向其提供開放的云腦框架及城市市場商務資源,為合作伙伴從技術到市場全面賦能,共建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合力推動產業全新升級。
通過生態打造,海信希望有能力的企業參與到智慧城市不同層面的建設,在平臺上盡其所長,實現優勢互補。海信也會當好排頭兵、組織者與服務者,共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