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5月24日,青島市嶗山區發布了《嶗山區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建設“四新”經濟集聚區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到2024年,嶗山區“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45%,繼續保持全市首位;“四新”經濟市場主體年均增長15%,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00家,獨角獸、瞪羚企業累計達到10家和25家,6家新經濟企業實現境內外上市;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8%以上;新引進各類頂尖人才、企業領軍人才和產業高端人才300人。
實體經濟全面振興。到2024年,依托四大主導產業,集中力量發展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健康4條高端制造產業鏈,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700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1%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突破提升現代金融、軟件和信息服務、文化旅游3條服務產業鏈規模和層級,全區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突破600億元。到2026年,7條產業鏈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虛擬現實、現代金融產業規模分別突破1000億元,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分別突破50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物醫藥健康、文化旅游產業規模分別達到200億元。
針對行業發布系列政策
嶗山區將圍繞四大主導產業,研究提出重點發展的7條產業鏈。包括重點布局四大高端制造業產業鏈,聚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健康,實施重點突破,到2024年,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提升發展三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鏈,做大做強現代金融、軟件和信息服務、文化旅游,鑄牢發展優勢,到2024年,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左右。同時,超前布局發展氫能及儲能、空天深海開發等未來產業,搶占發展制高點。
為了推動產業發展,嶗山區有針對性地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在先進制造業方面,嶗山區將配套出臺《關于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按照不低于其他區市獎勵標準的原則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先進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鏈式集群發展;科技創新方面,將配套出臺《加快科技創新發展 振興實體經濟 推動“四新”經濟集聚區建設的辦法》,支持企業激發內生創新動力,引培一批源頭創新資源,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樓宇經濟方面,將配套出臺《嶗山區促進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圍繞商務樓宇和高層工業樓宇,實施“騰籠換鳥”計劃,培育打造一批星級樓宇、特色樓宇,激發城市發展新動力;高端中介服務方面,將配套出臺《嶗山區促進高端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獎勵辦法》,支持高端中介服務機構落戶嶗山,推動一批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企業在嶗山布局發展,壯大總部經濟。
產業園區集聚起跳發展
創新驅動和產城融合是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嶗山區將高水平打造專業化產業園區,推動產業鏈集聚集約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園總占地面積約1600畝,嶗山區將聚焦虛擬現實硬件配套、終端設備、內容制作及應用等關鍵細分領域,謀劃全產業鏈條發展,到2024年,園區實現產值300億元,打造全球VR第一園。
圍繞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智慧城市等本地優勢場景,嶗山區將發展智能芯片、物聯傳感、先進計算、視覺技術、語音識別等產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園區。到2024年,園區實現產值25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園,總占地面積約1500畝,重點集聚工業軟件、信息安全軟件、基礎軟件等細分領域企業,做強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等產業,打造中國軟件名園。到2024年,園區實現營業收入120億元;大北海片區依托國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動健康產業發展政策先行先試,拓展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產業鏈,打造全國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示范園區。到2024年,園區實現產值100億元。
布局高端制造業產業鏈
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奠定實體經濟的發展基石。據介紹,嶗山區將重點布局四大高端制造業產業鏈,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主導產業,聚焦發展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等細分領域產業,筑牢實體經濟根基。到2024年,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虛擬現實產業方面,嶗山區將支持國家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突破感知交互、渲染計算等關鍵環節技術。推動聚好看等發展虛擬現實內容制作、分發等產業。到2024年,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
人工智能產業方面,嶗山區將發揮海爾智家、歌爾微電子、中科曙光等鏈主企業作用,支持企業創建國家級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加快建設青島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重點圍繞智能家居、智能家電、智慧城市等本地優勢場景,發展先進計算、智能芯片、物聯傳感、視覺技術、語音識別等產業,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到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
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產業方面,支持漢纜、特銳德、海爾卡奧斯等鏈主企業做大做強。重點發展特高壓輸變電、船舶海工、紡織機械等領域裝備設備制造,提升集成創新能力。推動能源管理、冷鏈物流等特色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到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
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方面,發揮黃海制藥、華仁藥業、海泰新光等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作用,開發海洋生物創新藥物。推動內窺鏡、國產CT等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個性化健康服務產業鏈,構建健康檢測、健康干預等新模式,構建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為核心,以個性化健康管理及服務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到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
搶賽道做優現代服務業
此外,嶗山區還將聚焦現代金融、軟件和信息服務、文化旅游三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鏈,堅持規模化、數字化、品牌化,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做優做強三大產業,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
支持金家嶺金融區開展政策制度創新,開展數字金融、供應鏈金融等服務,拓展金融新業態新模式。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在各類生活消費場景的應用覆蓋。到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800億元。
依托高端智能家電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高端平臺,重點發展工業軟件、嵌入式軟件,圍繞智慧醫療、交通、教育等智慧城市領域及工業互聯網領域發展行業應用軟件、信息安全軟件、信息技術集成服務等。到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150億元。
聚焦山海度假、鄉村休閑、研學教育、節事會展、婚戀旅游五大核心產業,促進鄉村旅游、文化創意、體育賽事、圖書出版等產業集聚發展,打造現代節會之都、山海度假名城和文化旅游強區。到2024年,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
布局發展新興未來產業優質賽道。積極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雙碳戰略等領域布局發展,支持企業開展氫燃料電池、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儲能等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氫能源產學研基地建設,推動以低軌衛星為主體的高中低軌衛星海洋應用物聯網落地,搶占未來產業優質賽道。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