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青島市嶗山區“項目落地年”成果豐碩。狠抓“雙招雙引”,新引進聯儲證券總部、廣發銀行青島分行等重點項目115個、總投資1200多億元。加快推進總投資1800億元的231個重點項目,推動等212個項目實現開工納統, 40個項目竣工投產。過去5年,嶗山區新引進金融機構和類金融企業125家,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1.5%,居全市首位。新引進信息技術產業項目55個,其中過億元項目33個;新增5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獲評全省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區。
今后五年,嶗山區的奮斗目標是:立足嶗山發展優勢,對標全國最高、最好、最優、最強,創新政策、完善機制、強化措施,著力在發展質量、產業層級、城市品質、治理效能、營商環境、鄉村振興、黨的建設等領域創一流、當排頭。為此,嶗山區提出向“南提北進”、全域統籌要空間,構建全域統籌、質效齊升的發展格局;向實體經濟要后勁,推動先進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鏈式集群發展;向營商環境要優勢,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和優質資源向嶗山加速集聚。
全力推進產業升級
嶗山區將圍繞“四新”經濟集聚區,實施傳統產業提升、新經濟企業培育、龍頭企業招引、載體平臺提質增效、產業生態體系搭建等五大行動。未來五年將建成50個高能級科創平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8%以上,打造鏈接世界的科技創新基地。未來五年,“四新”經濟市場主體年均增長15%以上,“四新”經濟增加值超過750億元、占GDP比重突破50%;培育打造現代金融服務、虛擬現實2條千億級產業鏈,微電子、生物醫藥等8條百億級產業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2%。
嶗山區將圍繞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具有影響力的財富管理核心區、創投風投示范區和數字金融先行區,不斷提升“金家嶺”財富管理品牌影響力,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和方式,構建涵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未來五年,金融業增加值突破400億元,將新增金融機構和類金融企業500家,新建金融及配套樓宇600萬平方米,基金管理規模突破1300億元,打造國際知名的新興財富金融中心。
嶗山區將圍繞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高品質新城區,實施株洲路片區轉型升級、張村河兩岸村莊改造等重點工程,帶動城市形象整體提升。未來五年,南北協調、五街并進的發展態勢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森林覆蓋率等指標全市領先,主城區基本建成15分鐘便民生活圈,智慧城區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構建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統籌抓好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等重點區域、重要節點生態保護。未來五年,新增綠色建筑400萬平方米,萬元GDP能耗和碳排放強度保持全市最低,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空氣質量優良率等指標全市領先。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構建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統籌抓好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等重點區域、重要節點生態保護。未來五年,新增綠色建筑400萬平方米,萬元GDP能耗和碳排放強度保持全市最低,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空氣質量優良率等指標全市領先。
開創協同發展新局面
未來五年,嶗山區將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一方面,著力抓好面上的突破,把創新貫穿一切工作,使之成為嶗山干部、嶗山市民、嶗山企業家的一種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全面深化全領域、全要素、全流程創新,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把嶗山打造成為引領發展的創新策源地;另一方面,重點抓好點上的突破,結合優勢和特色,集中力量重點攻堅,以點帶面突破全局。
嶗山區將瞄準產業前沿布局科技基礎設施,加快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等創新平臺建設,未來五年,新增科創載體180萬平方米以上,推動海洋經濟、生物醫藥、虛擬現實、微電子、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創新突破。培育愛設計文創產業互聯基地等10個特色文創產業集聚區,做強山海度假、鄉村休閑、研學教育、節事會展等文旅新業態,高標準打造仰口至埡口海岸線,加快推進嶗山風景區旅游大項目建設,推動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打造山海特色的世界旅游度假目的地。未來5年,嶗山區計劃安排民生投入550億元,進一步創新就業、醫療、養老等民生政策舉措,全力打造幸福怡居強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