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0歲的髖關節痛患者宋女士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進行了髖關節置換手術,醫療總費用28000余元,醫保報銷后個人自付6900余元,個人負擔大幅降低。而同樣的手術和耗材,在今年4月30日前,個人自付17000余元。這正是得益于第二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人工關節的集中帶量采購結果4月30日在青島市落地。
目前,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技術和耗材都已非常成熟,通過手術,能夠有效地為患者根除病痛、恢復功能。但原先,耗材價格相對昂貴,動輒三五萬元,對于部分家庭而言難以負擔。而這次人工關節價格的大幅下降,讓普通老百姓能夠負擔得起,也讓患者大受裨益。
據了解,此次國家人工關節集采中選產品較多,基本上滿足醫療機構90%以上的使用需求,覆蓋了國內及進口企業的主流產品,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做好醫保支付政策銜接,主要是引導群眾使用中選產品,醫療機構和醫生科學合理選擇適宜的產品。
隨著國家人工關節集采結果落地,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82%,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人工關節告別“萬元時代”。本次集采工作,青島市有16家醫療機構參加,首年意向采購量5705套,每年可節約費用1.56億元,預計有5700余名髖關節、膝關節患者從中受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