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誰說種糧不掙錢! 萊西市優結構增收益持續穩定糧食產能

    “年齡大干不動了,將土地交給合作社,放一百個心,去年五畝多地,我分了5000多元…”以種糧為生、耄耋之年的王書合依靠合作社解了一家之困,更讓一個經濟薄弱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倉稟實,天下安。如何保障糧食安全與確保農民增收統籌兼顧,是一道繞不開的必答題。萊西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探索種糧發展新模式,調優品種結構,培育特色品牌,提高糧食“身價”,讓農民種糧有賺頭、有盼頭,種糧勢頭明顯增強,糧食生產形勢穩中趨好。

    抱團發展效益高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眼下正是小麥灌漿期,一望無際的麥田隨風搖曳,田間地頭飄來陣陣麥花香。萊西望城街道后堤村黨支部書記賈寧忠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巡視麥田?!肮芾砀狭耍憧?,莖稈粗壯,麥穗大,又是個糧食豐收年??!”賈寧忠指著麥田樂開了花。

    圍繞“提產量、降成本、增效益”,2019年,后堤村黨支部創辦了萊西市興堤農業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抱團發展,成方連片流轉土地206畝,“股田制”打破戶與戶之間的堰埂,溢出的土地增加了合作社收入,依托社會化服務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團購生產物資,降低投入成本15%,將糧食產出效益提高了20%,農民徹底從土地中解放了出來,從事收益更高的二三產業。

    去年,合作社實現收益34萬元,村民每畝地分得936元,村集體增收3.1萬元?!敖衲旰献魃缬型呀洜I土地擴大到1000畝,屆時村集體將增收100萬元?!睂τ诜N糧發展前景賈寧忠信心十足。

    優質玉米金燦燦

    勤耕不輟,必有收獲。位于南墅鎮的青島東魯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忙著組織工人搶墑進行鮮食玉米播種,田間地頭一片忙碌景象。

    為了兼顧消費者“南甜北糯”的口味需求,拓寬市場需求面,東魯生態農業公司與國家農科院合作,引進了農科玉368、農科糯336等玉米新品種,實現了同一個玉米棒中籽粒有糯有甜,香甜鮮嫩,深受消費者喜愛。

    “一個玉米棒能賣3.5元左右,為滿足周年化市場供應需求,采用了早春溫室、地膜覆蓋、夏天露地播種等多樣化栽培模式,今年接了4000萬棒的鮮食玉米訂單,單春季這茬棚栽播種面積達到了3000多畝、露地播種面積1100多畝,市場效益非??捎^……”東魯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李建波介紹。

    好品質贏得好市場。種糧不再是“靠地、靠力”的“死”收入,而是更多的“有品、有味”的“活”收入。

    “一米千金”品牌響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青島萊西灣合豐農業合作社的300多畝小米已完成播種,作為萊西特色農產品之一的官道小米,因色澤金黃飯稠味香,這幾年可謂是一米難求。

    合作社依托品牌和市場優勢,采用“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方式,通過標準化生產、機械化作業和精細化管理,去年小米實現了大豐收,單產達到800多斤,產值高達1萬元以上。今年合作社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帶領周邊村民一起踏上鄉村振興的“黃金大道”。

    “因為我們這里特有的紅土地,種出的小米礦物質含量較普通小米高很多,價格是普通小米的4倍,每年都是根據訂單量生產,供不應求?!焙献魃缲撠熑藦垎⒅疽荒樧院?。

    優質優價實現了良性循環,雖都是種糧但種出的卻不是一般的“質”“量”。拓寬糧食產業增收空間一直是萊西市“端穩糧食飯碗”的一大“法寶”,通過大力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依托遍布全市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培育糧食生產新業態、新優勢,推動糧食生產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以種糧有“錢途”激發農民種糧熱情,實現了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今年,萊西市小麥播種面積達到66.48萬畝,比去年增加了8%,春玉米播種達到3萬多畝,其他谷物播種面積為0.6萬畝,比去年增加了2%,全市有146家經營主體從事糧食生產,帶動種糧農戶9萬多戶,加快了糧食生產的規?;?、專業化、標準化進程。

    好風借力,沃野生金,鄉村振興美在好風景,更美在業強民富的好“豐”景。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楊敏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