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山東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100億斤大關

    本報濟南12月11日訊 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今年,山東糧食總產量達到1100.1億斤,較上年增加10.7億斤,首次突破1100億斤大關,是全國5個增產10億斤以上的省份之一,居全國第三位。

    今年糧食豐收來之不易,面對復雜嚴峻的生產形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全省上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小麥條銹病和玉米南方銹病偏重發生、嚴重秋汛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總產連續8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

    “我們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強糧食安全責任制和糧食生產穩定度考核,同時落實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充分調動基層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全年播種面積達12532.7萬畝,較上年增加110.3萬畝,居全國第三位。”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池方說,同時,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政策,今年共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77.78億元,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資金15.35億元,有效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堅持“藏糧于地”,山東推動基礎設施配套、耕地質量提升等政策要素集中,重點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傾斜,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今年再建高標準農田654萬畝,年底將累計建成6767萬畝,占全省現有耕地面積的60%左右,糧食生產條件明顯改善,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旱澇保收農田比例進一步提高。據初步調查統計,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畝均增產糧食150斤以上。

    堅持“藏糧于技”,全省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小麥、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9%、96%。整合資金2.49億元,在44個縣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重點圍繞攻關區、示范區、輻射區“三區”建設,示范應用糧食優良品種,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據實地測產,項目區平均單產較項目縣平均單產提高15%以上。同時,在全省廣泛開展噸糧鎮、噸糧縣創建活動,示范帶動全省糧食均衡增產。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是科學高效種糧、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生力軍”。我省統籌政策支持、資金保障、人才培養、技術指導、金融信貸等方面力量,加大對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扶持力度。深入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生產托管項目,不斷提高糧食生產規?;⒓s化、標準化、專業化水平。今年,全省從事小麥生產社會化服務的主體發展到4.9萬個,小麥生產托管面積約4000萬畝次,服務組織托管種植的小麥普遍比農戶自種的小麥單產要高。

    減災就是增產。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嚴格落實關鍵農時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制度,累計派出26個省級工作組和專家指導組赴各地開展巡回指導服務,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各項工作。針對小麥條銹病大發生,全省累計投入防治資金6.07億元,防治面積8080萬畝次。面對嚴重秋汛影響,全力開展搶排、搶收、搶種“三搶”工作,積極爭取中央救災資金4.58億元,安排排水機械設備8.2萬臺套,協調履帶式聯合收獲機5400余臺,組織各級專家指導組近700個、農技人員7.2萬人次,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小麥應播盡播。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助力下,山東夏糧總產量達527.44億斤,比上年增加13.6億斤,單產達440.03公斤/畝,比上年增加4.8公斤/畝,雙創歷史新高;秋糧方面,由于秋收時期遭遇連續陰雨天氣,單產受到一定影響,但全省秋糧作物種植面積擴大20.21萬畝,秋季糧食產量僅出現略減態勢。

    “全年糧食再獲豐收,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山東貢獻,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背胤秸f,糧食生產要繼續狠抓,不能放松。目前已組織專家制訂了奪取明年夏糧豐收小麥全生育期技術預案,并分階段開展小麥苗情考察和工作督促指導,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肥水管理和病蟲草害防控為重點的冬春麥田管理各項工作,為明年糧食生產贏得主動。

    來源:大眾日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