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2年高考還有20多天的時間,隨著考試的臨近,不少考生出現了失眠的情況。由于晚上睡不好覺,白天就沒有精神,從而讓目前的復習生活陷入十分被動的場面,大大影響了復習質量。
目前這個階段,充足良好的睡眠是廣大學子在復習道路上的重要前提,也是到考試時能正常發揮自身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獲得好的睡眠是高考考生目前所面臨的的十分重要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克服困難保證復習期間的睡眠質量呢?為此,記者采訪了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副主任曾波濤。曾波濤表示,隨著考試的臨近,考生出現緊張睡不著覺的情況也很自然,這個時候考生應及時進行我自我調整,如果不能自我調整的話,可以和學校的心理輔導老或是到精神衛生中心門診找專家溝通,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放下緊張情緒,從而改善睡眠質量。
“過重的學習及精神壓力會大大減少睡眠質量及智力發揮,因此考生要適當放松心情,安排好學習與休息時間,休息時聽聽輕音樂,做下深呼吸,飯后散散步,小小的休閑有利于釋放壓力,讓精神緩和?!痹Q,高考期間,無論飲食還是睡眠時間,考生考前應該遵循平常的習慣。睡眠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沒必要強求,關鍵要養成一個良好習慣。家長更無需執著于“一天睡多長時間最佳”這樣的觀念,而對考生的睡眠時間長短橫加干預。只要考生第二天睡醒后頭腦清醒、精神愉快,沒有睡眠不足的感覺,那就說明睡眠質量好,已經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其實失眠主要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保持樂觀、知足常樂的良好心態。對社會競爭、個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認識,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這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記者了解到,適當的戶外鍛煉也是治療失眠的好辦法。研究發現,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緩解精神壓力,促進身體代謝,使頭腦運作更靈活。戶外鍛煉不僅可使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增強,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耐受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保健作用,還能調節神經、精神狀態和改善情緒,從而改善人們的睡眠。
“有的人睡眠時間不短,但白天仍感到困乏,這是睡眠質量不高的結果。”曾波濤表示,考生們要切記:千萬不要看完書后直接上床,或放下書倒頭便睡,這樣不利于進入深度睡眠。因為人的大腦從興奮狀態到睡眠狀態,應該有一個過渡、緩沖的過程。因此,應該在睡覺前讓大腦放松5分鐘,臨睡前一杯牛奶,聽聽鋼琴曲,可以洗一個熱水澡或是泡泡腳,起到全身按摩的作用,這樣就能睡得香、睡得踏實。同時,睡前不要喝太多的水,更不要看太刺激的視頻、圖書,要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如果經過心理調整還不能達到好的睡眠效果,考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進行藥物治療,以達到更好的睡眠效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