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錨定青島市委市政府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大目標,青島市嶗山區立足民生民需、創新方式方法,5月15日,正式發布2022年度“創城百件小事”清單。記者走訪嶗山區文明辦了解到,“百件小事”緊緊圍繞群眾需求,征集、篩選200余條事項,涉及到22家責任單位,經過調研、篩選、分析整合與最后評估,最終正式公布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與城市文明發展密不可分的百件小事。新鮮出爐的“百件小事”涵蓋市容環境、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等9大類文明城市創建問題,讓百姓對文明創建倍感暖心、貼心與安心。
聚焦民生民需有溫度
“百件小事”從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入手,聚焦民生民需,扎扎實實辦實事兒,真正做到文明創建為群眾,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好,為群眾打造更加便利化、現代化、文明化的生活環境,提速品質山海新城建設步伐。
修復破損路面、安裝無障礙通道、推進垃圾分類密閉回收、設置志愿服務崗、倡導文明養犬……從市容環境、交通秩序、公共服務等各大方面,凡是事關百姓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兒都在“百件小事”里被提上日程、明晰責任。“我們街道有幾個村子路燈由于比較老舊,近期總是出現不亮、閃滅等現象,還有一些出現了破損情況,不僅影響居民生活,也不美觀。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我們一邊把這個事項提報到‘百件小事’里推進,一邊迅速劃清責任單位、聯系修復人員,目前這些村子的路燈正在積極修復過程中。”看著亮起來的一盞盞路燈,王哥莊街道工作人員眼中含笑,別小看一盞小小的路燈,它照亮的是百姓最尋常的日子。
增強民眾幸福感
“百件小事”不僅僅要解決百姓的眼下事、煩心事,更要為民眾做更多暖心事、惠民事。
開展“山海五心”文明實踐活動,為老、為小、為困難群體、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人群、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依托“海誓山盟”新時代文明實踐婚禮殿堂為群眾舉辦新式婚禮、集體婚禮;在城區前海一線及口袋公園內配置6座小型單體公廁,滿足周邊居民和游客的如廁需求;提升園林景觀綠化水平,提高市民游玩舒適度……在“百件小事”征集過程中,嶗山區將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事項重點劃入清單,通過一項項便民措施的施行,讓百姓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變化,感受到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便利生活。
沙子口街道把安裝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列入“百件小事”里,北姜社區行動迅速,5月11日,社區充電棚正式完工,居民在充電棚完成充電,解決了電動車進樓道、進電梯、電線亂飛的問題,既方便了百姓生活,又消除了安全隱患。“手機掃一掃碼就能輕松給自己電動車充電,還不怕日曬雨淋,以后再也不用想方設法找地方給我的電動車充電了,政府幫咱安裝的這個充電棚真的是太方便了!”小事雖小,卻給百姓提供了大便利,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提升城市“軟環境”
一張“百件小事”,一份責任承諾。今年,嶗山區發布“創城百件小事”清單,不僅在市容環境、經營秩序、基礎設施修護等“硬環境”方面做足功夫,在關愛兒童老人、增強志愿服務、加強公益宣傳等“軟環境”的提升上也“加量加料”,可以說是雙翼齊飛,全維度推進山海城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我們將實行居民文明積分有獎激勵措施,居民通過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獲得文明積分,憑積分可兌換文明禮物、社會服務等,進一步調動群眾參與文明創建積極性。”嶗山區文明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創城百件小事”里,類似這種通過正面激勵鼓勵更多群眾熱心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中來的舉措不在少數。這種“軟環境”的提升建設也是目前嶗山文明創建的一大特色。
今年,嶗山區將建立完善“1+9+100”文明創建戰略體系,研究制定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持續開展“9大攻堅行動”,解決好“創城百件小事”,按長遠和短期相結合的原則做好頂層設計,體系化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加快文明城市創建腳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據悉,嶗山區在“百件小事”公布實施后,將進行全程監督和管理,建立工作臺賬,做到每周報進度、一月一總結,確保“創城百件小事”高效、高質推進。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