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最靚麗的底色。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以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引領,從改習慣、抓引領、建陣地等方面著手,實現了城區環境品質、市民文明素質、文明創建氛圍等方面的同步提升。文明新風在市北區65.4平方公里這片土地上撲面而來的背后,是文明已潛移默化植入群眾心中,成為示范引領自覺行動,推動了資源整合活動深化。
11100張便民信息粘貼欄,文明潛移默化植入群眾心中
“清理——張貼——清理——張貼……”小廣告治理,多年來一直讓城市管理部門和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很是頭痛。青島市市北區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小廣告治理良策,設計制作了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居民公約”和便民信息粘貼于一體的“便民信息粘貼欄”,取得了小廣告治理由亂到治變好的明顯成效。
跳出管理來治理,制作張貼“便民信息粘貼欄”,既能夠展示創城要素,又能夠潛移默化的將核心價值觀和文明行為規范送到居民身邊。以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契機,市北區分三批次制作了11100張“便民信息粘貼欄”,通過22個街道、137個社區,廣泛張貼到全區的小區、樓院單元門內外,“便民信息粘貼欄”空白部分主要用于粘貼社區通知、便民信息、廣告發布,為原本雜亂粘貼在單元門、樓道、墻面上的通知和廣告提供一個規范的“居住地”?!皬堎N欄統一設置在一樓樓道醒目的地方,各類尋物啟事、社區通知、繳費通知都貼在這里,樓道小廣告不見了,我們非常喜歡?!鼻鄭u市市北區合肥路街道勁松三路社區居民張大姐等人對此點贊。
一平方米大小的“便民信息粘貼欄”,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卻發揮了大作用,小廣告這種“城市牛皮癬”在市北區呈現遞減態勢。從每周的各街道數據統計來看,由最初的全區各單位清理小廣告數萬處到如今的幾千處,“便民信息粘貼欄”正改變著人們的習慣,潛移默化地將文明植入群眾心中。
330個文明單位聯創共建,文明成為示范引領自覺行動
樓院樓道亂堆亂放雜物不見了,電動自行車線內停放,各類通訊線纜捆扎成束。青島市市北區溫州路24-38號院、瑞昌路86、124號院、都昌路5-7號院等眾多的老舊樓院面貌煥然一新,這些成果都離不開今年的文明單位參與文明城市聯創共建活動。
城區環境品質的全面提升,讓市北區109.7萬市民群眾感同身受。每周三、周六上午,青島市市北區委宣傳部、青島市市北區審計局、青島融匯財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省、市級文明單位的機關干部,就早早到達遼寧路街道各個社區集合地點,與街道、社區的干部群眾志愿者攜手清理樓道亂堆亂放雜物,清除樓道小廣告,積極開展文明城市聯創共建活動?!耙郧拔覀冞@個樓院電動車亂停,破椅子、破箱子亂堆亂放,樓道里的小廣告貼滿了墻面,各種電線亂糟糟的,現在好了,區里、街道的機關干部定期打掃衛生,樓院變得干凈整潔,我們生活在這里很舒心。”家住青島市市北區無棣二路8號院的韓芳暖大哥高興地說。
青島市市北區組織330余個市屬、區屬文明單位參與文明城市聯創共建活動,按照就近方便、工作高效、發揮特長的原則,分解落實到全區22個街道的200余處交通路口、路段、社區、市場、商超、車站、校園等地,攜手社區參與拔除雜草、清小廣告、文明引導等活動,做到同向發力、同頻共振,以文明單位帶動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行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涵養時代文明新風,引導更多單位和居民自覺參與文明創建活動。
260余處文明實踐陣地,文明推動資源整合活動深化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讓我們攜起手來,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養成公筷公勺好習慣……”近期在市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崇德尚禮 倡樹新風 2021年青島市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主題活動——垃圾分類新時尚公筷公勺好習慣倡議簽名儀式”的舉辦,得到了黨員干部和市民群眾的響應。
人民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陣地就建在哪里;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青島市市北區深入推進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提檔升級和文明實踐所、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先后打造啟用了全國首個萬平方米的青島市志愿者廣場、全國首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形成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兩大陣地,筑牢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新時代結婚禮堂、志愿服務組織孵化基地三大支撐,全區16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已成為服務群眾的主陣地。組織區內180個市級及以上文明單位與16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對共建,挖掘使用各類資源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文明創建活動6600余場次,直接參與居民30余萬人次。
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不是單打獨斗、另起爐灶,而是推動現有資源的有機整合、統籌利用。青島市市北區結合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在省級文明社區和主次干道、公園廣場、景區景點等設置公益廣告景觀小品60余座,指導各街道結合樓院改造、環境提升,打造40余處新時代文明實踐與核心價值觀相結合的廣場、樓院、街巷、長廊、墻體等精神文明新陣地,不斷擴大精神文明創建的社會影響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郭顯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