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是第六個“中國品牌日”。近年來,青島緊緊圍繞農業轉型升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品牌+”宣傳戰略,把品牌農業作為品牌城市的新名片。
膠州大白菜、大澤山葡萄、黃島藍莓、馬家溝芹菜……青島農品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截至目前,青島市涉農產品注冊商標2.2萬多個, “三品一標”農產品958個,市知名農業品牌163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20個; 國家級名牌7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54個,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品牌50個。
“青島農品”連續三年進入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前十名;在近期發布的《中國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報告》中,青島現代農業經營水平排名第一,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七,青島八個案例入選全國現代農業十大模式;“‘青島農品’品牌宣傳推廣項目”在2020年度全國傳媒經營“金推手”獎評選中,榮獲“融”媒體優秀案例獎。
青島農品,大有可為
青島陸地面積1129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22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5.67萬人,耕地面積654.41萬畝。202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4136.4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0.06億元,糧食總產量312.77萬噸。
除了美麗、時尚、現代化的城區,青島還有廣袤的鄉村地帶——青島發展的潛力、后勁,在農村。
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擘畫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最新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2年青島市要重點做好10個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項就是聚力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農業可以帶來的附加值,超乎想象。而青島的農業品牌之路,已走向“品牌強農”。
品牌+產業 全鏈條打造育品牌
產業是品牌農業的孵化器。青島農業農村局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打造全產業鏈,以產業育品牌、以品牌引產業。
一杯嶗山茶,萬般青島美。如今,“江北第一茗茶”已然叫響全國。今年4月20日,嶗山茶區域公用品牌新形象發布,全面開啟了嶗山茶實施名牌戰略的重大創新和積極探索新征程。
除了嶗山茶,青島以膠州大白菜、馬家溝芹菜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為依托建設了特色產業優勢區4個,種植面積突破400萬畝,實現特色產業優勢區育品牌。
圍繞農業全產業鏈,在投入品、種植、糧油、畜禽農副食品加工等領域遴選企業12家,進行重點培育。培育20家新一代“青島金花”農業企業,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33家。
平度、萊西糧油加工區,即墨、平度、萊西畜產品加工區,膠州食品加工區,西海岸、城陽海產品加工區……目前,產業集聚區也在全市布局開花。
實施農產品加工業集聚發展工程,能夠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向優勢區域集中,讓優質資源在優勢區域互動耦合,實現價值倍增。
品牌+質量全過程監管樹品牌
質量是品牌農業的生命。按照“源頭治理、全程控制、標本兼治”思路,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狠抓農產品質量監管,保障品牌農業的安全發展,青島市被評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城市。
以質量標準樹品牌。重點在糧食、蔬菜、果茶的化肥、農藥投入限量方面制修定農業地方標準234項,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263個,標準化養殖場1500多個,示范帶動面積286萬畝。以質量監察保品牌。開展農產品快速檢測40萬批次,產地檢測合格率達到99%以上。
品牌+要素全方位塑造鑄品牌
要素是品牌農業的加油站。通過資源整合、要素疊加,推動品牌農業以品質占領市場、以特色贏得青睞。
青島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品牌農業的意見》《青島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制定完善了《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品牌管理辦法》,構筑起品牌農業扶持體系的四梁八柱。四年來,安排近8000萬元品牌農業專項資金,通過品牌化、標準化、規?;?、渠道化、國際化五大導向,把品牌農業藍圖逐步變成現實。
此外,將青島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規范為“青島農品”,品牌口號為“綠色品質 世界共享”,并發布了品牌標識,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商標注冊和版權保護。
一直以來,青島以全路徑推介立品牌。
把農民豐收節、膠州灣蛤蜊節、嶗山北宅櫻桃節、平度大澤山葡萄節等農旅節慶活動打造成“青島農品”系列品牌形象宣傳、展示平臺;
舉辦農博會、農機展、畜牧展等專業展會、組織參加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國農交會等高端展會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
聯合媒體網羅全國新媒體、報紙、廣播、電視和公交車等媒介,組織好“綠色農品、世界共享”主題宣傳……
山海相依,良田萬頃,在青島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抓特色、樹品牌、興產業,青島農品驚艷“出圈”!富農產業,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安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