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農品“乘風破浪” ,向世界講述品牌故事

    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青島農業也借此揚帆發展:自2016年至2020年,青島市農產品出口額已連續5年超過300億元,位居全國城市首位。

    記者了解到,面對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島克服困難、加大力度實施農產品出口促進行動,2020年實現全市農產品出口392.3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產品出口達272.82億元。

    青島農品出口領域取得長足發展,有賴于一家家青島農企、一個個龍頭項目的支撐。連續十三年雞肉出口穩居全國首位的九聯集團,國內唯一同時擁有出口歐盟肉兔和肉雞兩個代號的康大集團……

    “十四五”時期,青島將打造農業開放合作新高地,推動高端農產品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正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局長由翠玉所言,“充分發揮東部沿海城市優勢,用市場的邏輯謀事、資本的力量干事,積極開拓全球市場,按照國際標準塑造‘青島農品’質量品牌?!?/p>

    以質取勝,成為青島農品加工出口的基石

    產業興,則鄉村興。依托于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運輸和良好的農業產業基礎,歷經多年建設,青島市形成了肉食品、水海產品、蔬菜、果品等優勢產業,培育了一批加工出口龍頭企業,成為了我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

    世界辣椒看中國,中國辣椒看膠州。膠州作為全國最大的辣椒加工出口集散地,占據著全國七成的辣椒市場份額,年交易額達到120億元。

    在膠州龐大辣椒市場背后,其加工出口產業鏈也不可忽視。歷經40余年辛勤耕耘、與改革開放并肩走來的青島柏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伊始只是一家從事微型加工香油的小作坊,柏蘭充分利用當地益都椒、膠州大白菜產地的優勢,發展成為一家以“辣椒、芝麻”產業鏈為主導,集“規模化農業產業、農產品深度加工與生產、規范化經營與管理、國際化服務體系、專業化定向合作”六位一體的國際農業產業集團企業。

    時間回轉至1986年,在香油加工領域嘗到甜頭的青島柏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培正,開始進軍紅紅火火的辣椒生意。他說,“一方面,因為膠州有辣椒產地優勢;另一方面,看上去紅紅火火的辣椒,讓我感到經營起來也會紅紅火火?!?/p>

    自此,柏蘭集團由原來單一加工香油慢慢將產業鏈擴展到加工生產辣椒粉、辣椒碎、辣椒醬、辣椒油等,實現了多元化經營,走上了做大做強之路。截至目前,柏蘭集團已經在山東、遼寧、吉林等省監理了辣椒種植示范區,解決了80多萬人就業,每年可為農民增收超過40多億元,實現了農民與企業雙贏,而郭培正也成為了全國馳名的“辣椒大王”。近年來,柏蘭集團不斷擴展海外市場,產品50%銷往國際市場,國際合作伙伴涵蓋韓國、日本、美國、德國、墨西哥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全球農產品出口技術壁壘日趨強化,各進口國紛紛提高了進口農產品的檢驗檢疫要求和技術標準。據相關數據,2020年山東農產品出口產值達1257.4億元,占全國農產品出口總值的23.9%,連續22年位居全國第一位。2020年青島市農產品出口392.32億元,占山東農產品出口額的31%。那么在壁壘高筑的背景下,青島農品出口如何實現行穩致遠?

    或許可從一組數據中尋找到答案,截至目前,青島市農產品出口企業達到1200多家,其中1000余家企業通過BRC等國際出口質量體系認證,農產品出口檢驗檢疫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特別是針對不合格產品24小時內啟動執法調查程序,一經確認立即取消農產品品牌標志使用權。也就是說,青島用“零容忍”的態度確保農業品牌的質量信譽,實現了青島農品出口的可持續發展。

    揚帆起航,對外投資不斷實現新突破

    如今,青島的龍頭企業正在向世界講述其品牌故事。瑞昌棉業、明月海藻、聚大洋等一批企業走出國門,在境外投資建立農業產業園區或基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在更廣闊的空間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

    成立于2000年的青島聚大洋藻業集團有限公司,從最初只有30人團隊的小作坊到發展成為跨國集團,再到現在國際化海洋高科技工業園,聚大洋完成了全產業鏈的規劃和布局,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伴隨著海藻營養價值逐步被人們認可,海藻越來越多地被當作食材直接食用,但以藻類為生產原料的聚大洋卻遭遇了原料緊缺、成本大幅提升的困境。

    面對這一現狀,青島聚大洋藻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仕鵬把目光瞄準在海藻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2014年,聚大洋出資500萬澳元完成了對澳大利亞海藻公司(簡稱AKP公司)的并購工作。

    “AKP海藻公司是南澳州唯一一家具有海藻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通過這次投資并購,我們擁有了大片的廠區、成套的廠房、生產線和150公里海岸線的海藻采集權?!眳鞘所i表示,“因為澳大利亞海藻資源消化利用量比較小,很多海藻的腐爛造成了環境污染,這一并購對開發利用澳大利亞海藻資源、提升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得到了澳洲政府的大力支持,堪稱‘雙贏’?!?/p>

    隨后,聚大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愛爾蘭、智利、印尼等建立了原料基地,在智利、印尼、南非原料產區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建成初級加工廠,在確保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海藻資源的同時,也不斷為自身的發展注入能量。

    近年來,青島農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同時,出臺了《關于鼓勵和支持全市農業走出去的意見》等政策,對具有比較優勢的農業種植、養殖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出口企業等的“走出去”項目給予政策支持。

    未來,在青島將涌現出更多的類似聚大洋這種走出國門、走向國際的龍頭企業,在國外建設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基地,以更高水平和更強的實力融入全球農業現代化發展。

    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現青島農業的品質與實力

    品牌是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標志,更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近年來,青島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業品牌發展戰略,以產業育品牌,以質量樹品牌,以開放塑品牌,以文化潤品牌,走出了一條以“綠色品質、世界共享”為特色的品牌農業發展之路。據統計,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品牌共163個,“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805個,其中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54個,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青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連續兩年進入全國十強。

    回顧青島農產品出口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發現:隨著全球農產品出口技術壁壘不斷加碼,只有以質取勝,才能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立于不敗之地。在“十四五”期間,青島農業以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開放創新改革為動力,重點推進三個方面來打造農業開放合作新高地:

    創建國家農業對外開放合作總部基地。建設青島農業“國際客廳”,打造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新裝備展示交易平臺。推動更多農業開放合作資源要素向青島配置,把青島打造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10國和RCEP國家重要的農業合作平臺。

    推動農業大規模走出去。培育發展農產品加工出口龍頭企業,推動高端農產品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推動農業企業走出國門,在國外建設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基地;推進農業新技術、新裝備、新品種、新模式和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走出國門,更高水平融入全球農業現代化發展。

    實施農業高質量引進來。依托企業引進國際現代農業管理人才、管理模式和農業新裝備、新技術、新品種,帶動發展現代高效農業;進口更多高端農產品,滿足市場多樣化、高端化需求。

    下一步,青島將深入實施品牌農業發展戰略,推動農業企業和品牌農產品走出青島、走出國門,向世界講述青島農業品牌故事,向世界展現青島農業的品質與實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孫夢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