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會議精神,解決技能人才工作與產業發展粘聚性不夠、融合度不高,職工專業技能總體水平不高、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占比不高等問題,青島市緊盯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對技能人才提出的新需求,為強化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促進技能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近日出臺《關于推動技能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培養機制、職業培訓、技能評價、技能競賽、人才激勵、技工教育、創響品牌等七個方面,確立7項重點目標29條創新措施,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隊伍支撐,助力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深入落實。
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萬人以上
隨著青島市經濟轉型升級向縱深發展,產業升級迫切需要更多技能人才來支持。此次新出臺的《方案》明確,將發揮高技能人才引領和平臺輻射作用,力爭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萬人以上,力爭2023年技能人才占產業工人隊伍比例達到5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達到32%。
“近年來,我市高技能人才依托各類培養載體,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項目562個,帶徒傳藝2.5萬人,節能創效近8億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們將對接產業發展需求,認定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基地和專項公共實訓基地,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項目,突出發揮示范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在技能培訓、帶徒傳技、技能攻關的輻射帶動作用,開展績效評估并給予資金支持,持續帶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壯大?!?/p>
據悉,青島市還將出臺《青島市技師工作站管理辦法》,建立國家省市“三位一體”的技能人才創新實踐體系,充分發揮技師工作站與企業之間協調指導功能,創新和強化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為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夯實基礎。
同時,推動技能評價改革是進一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高技能人才供給能力的重要舉措。為此,《方案》指出將全面推進技能評價改革新模式,重點將健全以準入類職業資格評價為示范、水平評價類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主體、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為補充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圍繞支柱產業、重點用工企業、緊缺急需職業(工種),以企業自主評價為重點、第三方評價為突破口,著力提升技能評價供給能力,做強技能人才評價載體,為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機制助力賦能。
“我們將力爭每年新增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5萬人以上(其中取得高級工以上證書2萬人),力爭到2023年全市符合條件的規模以上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實現全覆蓋,全面助推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培養和產品轉型升級,進一步激發技能人才隊伍活力。”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青島市還將結合產業發展涌現出的新職業、新崗位,鼓勵行業頭部企業、社會組織和技職院校參與行業企業崗位評價規范、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和相應題庫的開發編制工作,提高開發效率,縮短開發周期,快速形成成果,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評價供給能力。
每年開展職業培訓10萬人次
產業工人整體技能水平提升是助力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青島市全面貫徹國家、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部署要求,積極構建整體聯動、線上線下融通的新型職業培訓服務監管模式,技能提升行動期間,對接產業需求開展各類補貼性培訓61.3萬余人次,發放職業培訓補貼近6億元,全面提升了青島市產業工人技能水平,促進技能培訓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
為進一步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水平,此次《方案》明確,持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大力開展貫穿產業工人職業發展全過程的新錄用人員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金藍領培訓,力爭每年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培訓10萬人次。重點將緊貼行業特點分類研究制定專項培訓政策,圍繞青島市產業體系建設,聚焦13條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以及新就業形態行業開展技能培訓,精準賦能產業發展。
同時,青島市將堅持以賽促訓,通過大賽推動產業工人技能水平提升,目前,已連續舉辦十六屆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累計參賽人員達30余萬人,涉及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共選拔評價高技能人才9萬余人,帶動崗位練兵近300萬人。下一步,青島市將修訂青島市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探索制定技能競賽贊助資助管理方法,強化高層次大賽組織管理,提高技能競賽選拔和引領作用,通過廣泛性技能競賽比武,促進技能競賽與產業發展需求融合,同時,強化賽項與產業發展融合對接,鼓勵和圍繞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主導產業開展技能競賽和設置賽項,加大對重點賽項的支持力度。
“近期,我市正在積極組織承辦山東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提升我市技能大賽組織能力和影響力,同時,強化青島技能精英大賽主體作用,創新舉辦第十七屆職業技能大賽暨上合組織國家地區邀請賽,進一步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水平提升。”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現代技工教育示范區
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發展格局的形成,需要統籌融合教育和產業、健全完善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斗桨浮分赋鲆⒔∪k學理念先進、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公辦民辦有機融合的現代技工教育體系,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現代技工教育示范區。技工院校在校生規模保持3萬人以上,每年輸送技工院校畢業生7000人以上。
同時,《方案》要求堅持實施“一班一企”產教融合,引導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歷史經典產業等領域,建設一批重點專業、特色專業和精品課程。重點培育30個產業急需、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技工教育特色品牌專業,專業設置與主導產業匹配度75%以上。此外,還將擴大專項資金支持力度,支持技工院校提檔升級,落實技工學校與中等職業學校統一招生,并探索實施畢業生初次在青就業創業專項獎勵,鼓勵建立校際使用聯盟,擴大高級工及以上培養比例,實現技工教育量質提升。
“近年來,青島市積極對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將技工教育擺在產業興城的大格局中去謀劃,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達3.3萬人,其中高級工以上層次學生28609人,占在校生總人數的86%,技能人才培養結構全面優化?!笔腥肆Y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打造“青云”服務企業和技能人才品牌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優化技能人才生態發展環境,更需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暢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進一步激發工匠人才活力。此次新出臺《方案》對此也有明確規定,加大高技能人才獎勵力度,組織開展先進制造技能領軍人才、技能大師工作室、拔尖人才、行業領軍人才等項目評選,將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納入政府表彰獎勵范圍。
同時,推行技能價值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管理序列、專技序列、技能序列的薪酬分配體系,并結合推行企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引導企業建立技能水平與薪酬等級掛鉤制度。推行實施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農業技術、技校教師、工藝美術等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進一步拓展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
“2019年以來,我市逐步搭建起培養和引進高層次技能領軍人才獎勵、安家補貼、薪酬補貼完善的政策體系,截止目前,已累計申請撥付獎勵資金2320萬元。下一步,我市還將根據人才分類標準,落實高技能領軍人才享受相應生活服務保障待遇?!笔腥肆Y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聚焦打造最優工匠人才生態發展環境目標,青島市還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要求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針對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師、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周勇在全市高層次人才座談會上提出的全面推廣“青云島”平臺的意見建議,全力打造“青云”服務企業和技能人才品牌,組織全市高技能人才為平臺賦能幫助解決技術難題、協助技術攻關,以此充分釋放技能人才集聚效應,激發工匠人才活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