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初步實現總體目標

    自2012年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以來,青島市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經歷了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鞏固完善和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實施,以及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等階段,由打好基礎向綜合改革、由提升改革成效到系統制度建設逐步轉變。2016年5月,青島市被確定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四批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從2016年7月1日起,市區范圍內的32所二級以上城市公立醫院(含駐青醫院、軍隊醫院、企業醫院、行業醫院等)全部啟動改革,四市和黃島區的25所縣級公立醫院同步深化改革,重點從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醫保支付、人事薪酬、中醫改革、體系建設、分級診療、信息化建設和改善服務等9方面28項內容實施了綜合改革,實現了城市與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覆蓋。在鞏固提升綜合改革成效的基礎上,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2019年8月2日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青島市建立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方案》(青政辦發〔2019〕5號),全市公立醫院從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等5個方面加強制度建設,鞏固提升綜合改革成效。經過盡10年的改革探索,我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初步實現了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公立醫院得發展和醫療保障可持續的改革總體目標,有關經驗與做法受到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充分肯定,2017年在國家醫改簡報上予以刊發推廣,在2018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做書面交流。

    一是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投入政策基本落實。我市優先安排市財力資金支持衛生健康領域項目建設,積極協調落實對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財政補助政策,2021年市級財政撥款市屬、駐青公立醫院4.03億元,其中基本支出補助2.56億元、項目資金1.47億元,同比增加6.2%、65.17%。繼續加大對中醫醫院投入傾斜力度,2021年市級財政保障中醫醫院0.53億元,同比增加12.8%。完善財政投入政策,落實在崗鄉村醫生社會保障項目資金394萬元、困難醫院政策性虧損補助3813萬元,同時加大重點學科和人才培養投入,每年持續投入3000萬元。

    二是公立醫院科學補償機制基本建立。取消藥品加成以來,市、區(市)政府積極落實“811”補償政策,基本建立起醫療服務價格補償和財政投入兩條渠道構成的公立醫院補償新機制。醫療服務價格實現了動態調整。自2013年開始,逐步探索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9年來先后組織實施13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涉及服務項目1.3萬多項,其中2013—2014年為實施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調整2114項,2015—2016年為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調整6724項,2019年為推動取消耗材加成改革調整二三級醫院服務項目價格491項、基層服務項目價格2800余項。2020年以來,又先后五次對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調整,對項目內涵進行修訂、完善,并結合醫療機構服務成本變化,重點調整了公立醫療機構床位費。

    三是逐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進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推動各醫院建立健全黨委議事規則、黨委領導下的院長分工負責等制度,加強醫院黨的建設。落實公立醫院經營管理自主權,全面實行編制備案管理。市、區(市)公立醫院共備案人員控制總量46341人,出臺了公立醫院人員聘用管理辦法,控制總量內的人員由醫院自主聘用。加強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公立醫院全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三級公立醫院全部建立總會計師制度。

    四是醫療服務能力與公益性更加突出。通過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改善,如市市立醫院2021年出院患者四級手術比例達到20.8%,平均住院日下降至8天,門診均次費用同比降低17.2%,住院均次費用同比降低5.7%,群眾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市第八人民醫院2021年上半年完成手術5281臺次,較2020年上半年的3103臺次增加2178臺次,增長70%;其中四級手術547例,較2020年上半年的355例增加197例,增長54%。

    五是優質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公立醫院以“改善醫療服務”、“六個一”、“群眾就醫體驗”等專項行動為抓手,建成青島市區域診療“一卡通”平臺,通過網站、手機APP、微信服務號等渠道為居民提供預約掛號、診療信息推送、檢查檢驗結果查詢、排隊叫號查詢、預交金和第三方支付等服務。普遍設立綜合服務中心和門診集中服務單元,增加醫療和醫保咨詢、病案復印、輪椅借用、便民服務箱、自助充電設備等服務,進一步為就診人員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建成市級“互聯網+區域影像診斷平臺”,平臺接入19家醫院,互聯網診療服務持續改善。推進“全市一家醫院”建設,實現預約掛號、診間繳費、結果互認等,促進醫療機構間信息互聯、互通、共享,提高便民、惠民程度。

    六是部分區市由單個醫院改革向體系改革和服務整合推進。6個區(市)被確定為全國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區(市),位列副省級城市第一位,我市成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省級試點市,目前已建成18個縣域醫共體、13個城市醫聯體網格。市內四區建成4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31個松散型城市醫聯體、73個專科聯盟、113個遠程醫療協作網。以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建設為載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首診在基層,大病不出區(市)”的分級診療目標,基層服務診療量占比逐年提升。西海岸新區健共體緊密聯動賦能增效,牽頭醫院統一管理組團內業務、人員、資產、財務,下沉優質資源賦能基層,496名副高及以上專家每年常態下沉不少于5400人次,累計下沉1.8萬余人次,31萬農村居民家門口享受與城區居民同質醫療服務;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臨床路徑規范管理年均為群眾節省看病就醫費用5000余萬元。工作經驗在全國醫共體建設推進交流會推廣,人民醫院獲山東省第一屆縣域醫共體分會主委單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海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