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高點謀劃 構筑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2021年,青島市市立醫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始終以服務百姓健康為己任,積極應對疫情挑戰,持續加強學科能力,持續改善醫療服務,連續兩年蟬聯國家三級醫院績效考核A+等級,15個學科榮登中國科技量值百強榜,入選數量連續八年位居全省第四,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為島城市民提供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一是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堅持高端人才引育并舉,柔性引進2名院士、7名特聘專家,實質引進4名高層次人才、203名高學歷知名高校畢業生,深化改革創新績效激勵機制,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醫院成為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山東省唯一分中心;獲得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是市屬醫院中唯一中標國自然的單位,榮獲中國醫院管理獎等20項榮譽,樹立了行業標桿。
二是高質量發展新趨勢。開展區域醫療中心能力提升行動。創建呼吸專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運動康復、疼痛質控、罕見病診療加入國家聯盟;攜手程京院士,共建國家衛健委個體化醫學檢測試點單位青島聯合實驗室,推進全市精準醫學發展;成為長江以北首家開展無人機空域物流醫院,大幅提升樣本檢測速度;與海爾共建全國首個智慧血液網示范醫院,引領無人值守物聯網自助發血新模式,患者用血更快、更安全;與青島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牽手共建全國唯一的國家藥監局海洋中藥質量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聯合實驗室,海洋中藥研發走在全國前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二尖瓣鉗夾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數字導航術實現引領。造血干細胞移植、試管嬰兒、器官移植實現關鍵突破,??茖2<碱I域形成鮮明優勢。
三是構建高質量發展新體系。網格化醫聯體上下貫通,雙向轉診一鍵辦理。智慧醫療服務深入開展,電子病歷通過五級認證,信息互聯互通達到四級甲等水平。集約建成臨床檢驗中心、無痛內鏡中心,三高共管、六病同防,改善醫療服務獲國家點贊。暢通院內外雙循環,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專病門診深受歡迎,糖尿病足、房顫等聯合會診成效顯著。
四是提升高質量發展新效能。DRG改革全面推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成效明顯,集團大部制管理、現場工作法、專班工作模式等推動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精細化運營成為全院共識。國家三級醫院績效考核指標趨勢向好。藥占比降至24%以下,三四級手術量提高34%,微創手術量提高25.5%,疑難危急重癥病人占比達到52.3%。
趁勢而起,迎難而上 加快建成高水平醫院
醫院將2022年定為“高質量發展年”,在五個方面全力攻堅:
一是學科攀峰。依托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爭創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3個國家臨床醫學中心分中心。以省市重點學科為龍頭,出臺激勵政策,設立專項基金,集中優勢資源,打造一批高水平的高原學科,形成優勢學科群。以疾病為中心,深化內外科融合、多學科交叉的中心制管理,聚力打造心臟中心、腦科中心、呼吸中心、重癥醫學等一批拳頭學科。
二是人才筑峰。全職引進2-3個專科團隊,快速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全方面保障,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出成果。加強自我培養,推進英才培訓計劃、泰山學者攀登計劃、領軍人才孵化計劃,階梯式培訓,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團隊。堅持考核與激勵并舉,建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用人機制和梯次配備、脫穎而出的激勵機制,培育一批有潛力的中青年人才隊伍。
三是科技造峰。完善以疑難病、罕見病、多發病為主的臨床技術創新體系,推進跨學科交叉融合,實現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微創智能化。建設創新驅動的研究型醫院,加快建成國際標準的專病數據庫、生物樣本庫,開設國自然訓練營,推動成果轉化。以專病為紐帶,以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為手段,激活院內外雙循環,形成獨具特色的“專病診治鏈”,多學科聯合攻關,全面提升疑難重癥診療水平。
四是服務育峰。推進無痛診療、舒適化醫療、整體護理、加速康復等模式創新。推進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流程再造,打造全要素、全流程、全鏈條的智慧醫療服務體系,電子病歷達到六級水平,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深化城市網格化醫聯體建設,在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中走在前列。
五是管理登峰。加強執行能力建設,培育臨床專家型團隊,推動管理與臨床相融合。健全醫院大運營管理體系,科學應對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支付方式改革,推動運營與業務相融合,將運營管理轉化為價值創造。貫徹落實新版三甲評審細則,創新推進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基于DRG和56項指標的激勵機制,力爭在國家三級醫院績效考核和科技量值排行榜中進位爭先。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