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草皆風景,一蟲一獸亦有情。”2022年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今年嶗山區自然資源局圍繞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在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方面交出的一份“答卷”。
堅持綠色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
近年來,為了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嶗山區自然資源局將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作與“一心兩帶五區多景點”的林業發展規劃相結合,以林長制為統領,扎實推進國土綠化,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及林相改造,形成了街道、村莊、山川立體綠化,沿路、沿河、沿海林帶全面發展的綠網格局,實施更新造林8605畝,完成森林撫育及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累計20萬畝次,創建省級森林村居17個,國家森林鄉村5個,森林覆蓋率穩居全市第一。
森林質量的提升為野生動物的生存和保護提供了保障,嶗山區自然資源局一直以來積極開展護鳥、救助宣傳,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提高全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對受傷、迷途、病弱的野生動物進行救護、放生,2021年共救護鳥類10只。通過“清風行動”,對轄區內農貿市場、馴養繁育場所等進行巡查,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非法食用、超養、無證養殖等行為。
保護海洋生態 守護藍色國土
海洋是青島最大的特色和優勢所在,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嶗山區近海包圍著嶗山山脈,北端與即墨市近海毗鄰,西端與青島市南區近海相連。北部分布著王哥莊灣、仰口灣,南部有太清宮灣、流清河灣、沙子口灣等海灣和石老人一帶淺灘,沿海海洋環境獨特。
近年來,嶗山區自然資源局堅持加強海洋環境預警監測能力建設,突破海域環境監測傳統模式,增設近岸海域監測點26個,實現了對嶗山區所有區轄海灣全覆蓋,及時、全面掌握嶗山區區轄海灣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
同時,嶗山區自然資源局積極開展海洋保護工作,按照“寧早勿遲、寧遠勿近、御滸苔于岸外”的處置原則,建設兩道海上防線,強化海上攔截打撈能力,力御滸苔于岸外,最大限度減少滸苔到岸率,不斷優化我區海岸線生態環境。自2018年以來,嶗山區水質狀況優良,第一、二類水質海域面積占全區海域面積的比例為100%,在全國名列前茅。
防治地質災害 守護群眾安全
地質災害,通常指由于地質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的災害,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嶗山區自然資源局一方面通過發放防災工作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每年加大防災減災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的防范地災風險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加強群測群防工作,建立區、街道、社區的三級聯動的群測群防體系,確保第一時間處置地質災害隱患。
在地質環境治理方面,治理數量和治理率均居全市前列, 排除礦坑隱患的同時,加快推進生態修復工作,讓山體煥然一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通訊員 臧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