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海爾智家、青島啤酒、青島港分別列熱度榜前三位。青島境內上市公司中,僅2成實現股價上漲,受食品飲料零售板塊利好影響,日辰股份周五放量漲停。本周,海泰科、云路股份兩家資本新兵分別披露上市后的首份年報,實現營收分別為5.92億元、9.36億元,同比增長均超三成。
多家食品飲料板塊企業逆市上漲
本周大盤走勢疲弱,各大指數繼續下跌。其中上證指數下跌1.25%,深證成指下跌2.6%,創業板指下跌4.26%,科創板指數5.47%。漲幅前3名的板塊是煤炭、食品飲料、商貿零售,分別上漲5.02%、4.40%、3.12%,煤炭受石油價格高位震蕩刺激,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的背景下漲幅最大。跌幅前3名的板塊是電力設備、傳媒、通訊,分別下跌7.37%、6.39%、5.67%,多只新能源領域權重股創下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源達證券認為,目前市場機會圍繞著穩增長和促消費兩大主題輪動,成長方向雖然估值已趨合理,但存量資金博弈之下場內資金偏好程度不夠。維持長期看好,但短期難有上漲契機,仍需繼續觀望。和信投顧指出,經過大幅調整后A股市場估值優勢日漸顯現。關注一季報預期和穩增長發力方向,比如核電、5G+工業互聯網、特高壓等,以及政策持續加碼下有望迎來行業景氣邊際改善的地產、建材等板塊,逢低布局后疫情周期的旅游、酒店餐飲等板塊。
青島58家境內上市公司中,僅2成實現股價上漲。漲幅較大的是日辰股份、青島啤酒、海爾智家,分別上漲12.00%、8.06%、7.97%。受大盤食品飲料零售板塊利好影響,日辰股份、青島啤酒、青島食品、利群股份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日辰股份周五放量漲停,場外資金吸籌積極性高。企查查顯示,日晨股份是一家復合調味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醬汁類調味料、粉體類調味料以及少量食品添加劑,年產量1萬噸以上。據數據統計,該股近一年漲停4次。跟隨大盤下跌,有9家上市青企股價跌幅超過10%。受去年年報凈利潤下跌等多種因素影響,海泰科周內跌幅高達29.29%,成為本周上市青企中股價跌幅最大的公司。其它跌幅較大的是天能重工、海聯金匯、德才股份,股價分別下跌15.99%、15.80%、15.26%。年初至今,青島58家境內上市公司中,僅有7家實現股價上漲,分別是東方鐵塔、海聯金匯、匯金通、民生控股、利群股份、青島中程。漲幅最大的是東方鐵塔,年內上漲46.49%。
同花順顯示,截至4月15日,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7484億元,較4月8日收盤7410億元增加74億元。市值前十名為分別為海爾智家、青島啤酒、青島港、賽輪輪胎、青島銀行、海爾生物、青農商行、森麒麟、特銳德、東方鐵塔。其中,青島銀行與海爾生物位置出現交替。市值漲幅靠前的是海爾智家、青島啤酒、日辰股份,分別增長171.93億元、85.55億元、3.62億元。市值跌幅最大的是海爾生物、海聯金匯、天能重工,分別減少22.39億元、20.78億元、15.34億元。
青島境內58家上市公司周成交量總額為256.38億元,成交量仍未有效放大。其中,周交易額超過10億元有6家,分別為海爾智家、海聯金匯、青島啤酒、東方鐵塔、澳柯瑪、青島中程。主力資金流入最多的是民生控股、青農商行、青島啤酒,分別凈流入1086.40萬元、812.65萬元、592.79萬元。周換手率超過50%的公司有4家,分別是青島食品、海泰科、德才股份、中創物流,換手率分別為146.72%、81.48%、73.60%、67.74%。此外,酷特智能、海爾智家等2家公司本周跑贏大盤,上漲趨勢較好。同花順智能推薦顯示,青島啤酒近期的平均成本為84.57元,股價在成本下方運行。中期趨勢正處于反彈階段,投資者可逢低買入。該公司運營狀況良好,多數機構認為該股長期投資價值較高。迄今為止,該股共573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1.72億股,占流通A股24.65%。
海泰科新能源車模具銷量翻倍
4月11日,海泰科披露了登陸資本市場后的首份年報。2021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2億元,同比增長30.03%,凈利潤約6032萬元,同比減少11.77%。針對增收沒增利的原因,海泰科方面解釋為受匯率波動以及成本上漲影響。另外,模具的研發生產非常倚仗核心技術,報告期內,海泰科研發投入2035.25萬元,同比增長24%。
年報顯示,海泰科主要產品為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包括汽車內飾模具、汽車外飾模具,汽車內外飾模具約占總收入的85%,下游客戶主要為國內外知名整車廠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產品應用于保時捷、奔馳、寶馬、路虎等國際知名品牌。截至2021年末,海泰科自主研發汽車內外飾模具中的各類飾件注塑成型模具的核心技術,已累計獲得3項發明專利和41項實用新型專利,另有47項已提出申請正在實質審查的專利。
據了解,海泰科不僅在傳統燃油汽車內外飾模具市場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還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市場。去年新能源汽車模具收入2937.07萬元,同比增長125.88%,占總營業收入的4.94%,預計今年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模具收入仍將大幅增長。
2021年7月,海泰科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后,與海聯金匯組成青島汽車模具“雙雄”。此前,海聯金匯發布年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2.50億元,同比增長14.64%,同樣受新能源汽車產業及市場迅猛增長的影響,海聯金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實現營業收入6.59億元,同比增長238.67%。由此可見,青島汽車模具行業資本“雙雄”去年皆實現了營收增長及盈利,汽車工業龐大的產銷規模也為上游汽車模具行業提供了非常大的市場空間。
云路股份新產品快速搶占市場
本周,公布上市后首份年考成績單的還有非晶合金行業龍頭云路股份。4月15日,云路股份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實現營業收入9.36億元,同比增長30.82%;凈利潤1.20億元,同比增長24.94%。
資料顯示,云路股份于2021年11月登陸科創板,也是繼海爾生物、高測股份、海泰新光、青達環保之后青島第五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先進磁性金屬材料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已形成非晶合金、納米晶合金、磁性粉末三大材料及其制品系列,目前在全球非晶合金領域處于龍頭地位。
報告期內,云路股份持續推廣非晶合金薄帶及其制品在各類電力場景下的應用,新一代高可靠、高性能非晶立體卷變壓器已在全國多地實現掛網運行,非晶業務板塊實現穩步增長。兩種新產品納米晶超薄帶、霧化磁性粉末產品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市場份額實現了快速增長,其中,納米晶超薄帶產品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11億元,比上年增長161.71%;磁性粉末及其制品實現營業收入8380.95萬元,同比增長153.78%。新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車、家電及加速器等極端應用場景,符合高頻化、小型輕量、節能等電力電子元件發展趨勢要求,市場潛力巨大。
此外,云路股份去年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總計投入5295.71萬元,同比增長28.39%,報告期內累計新增專利11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下一步,云路股份將聚焦磁性材料及相關領域高端產品,實現寬頻段、多賽道的產業布局。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云路股份在非晶合金領域已成為龍頭,納米晶和磁性粉末業務也正處于產能和需求高速擴張階段,受益于政策推動下節能變壓器的需求爆發,以及磁性元器件領域新能源下游的高景氣,預計未來三大業務將迎來收獲期。4月17日,中航證券發布研報稱,給予云路股份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非晶合金業務穩立潮頭、納米晶合金前景廣闊,提前布局磁性粉末賽道等。
記者 隋淼 趙震
制圖 王瑤
編輯 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