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云路股份今日登陸科創板 成為青島轄區第一高價股

    今日,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路股份”)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成為青島市科創板“第5股”。目前,青島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到71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55家(A股54家,B股1家)。今日云路股份開盤價120元,一舉成為青島轄區第一高價股。截至記者發稿時間,云路股份最新價123.05元,上漲163.89%。

    云路股份曾于2019年3月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信建投,最初擬上市板塊為上交所主板,2019年12月底終止輔導。2020年8月5日,云路股份再次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更換輔導券商國泰君安,轉戰科創板獲得受理。

    “硬科技”屬性足,非晶合金材料全球龍頭企業

    地處即墨區藍村鎮的云路股份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年輕企業,由云路有限整體變更設立而來,注冊資本9000萬元,去年曾入圍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

    作為一家專注于先進磁性金屬材料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云路股份已形成非晶合金、納米晶合金、磁性粉末三大材料及其制品系列,包括非晶合金薄帶及鐵心、納米晶超薄帶、霧化和破碎粉末及磁粉芯等產品,廣泛應用在電力配送、新能源汽車、新基建、軌道交通、消費電子、家電等領域。

    本次登陸科創板,云路股份憑借的是其“硬科技”屬性。以非晶技術為例,曾長期被美國、日本等國壟斷,云路股份經過攻堅克難、自主研發,完全實現了非晶材料的進口替代,至今非晶產量和銷量已居全球首位,成為非晶合金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

    招股書還披露,公司已突破厚度14μm納米晶帶材的批量生產技術,已具備12-14μm厚度的樣品生產能力,同時正在研發10-12μm的納米晶超級薄帶樣品,將有助于解決我國在關鍵材料技術上的“卡脖子”難題。這種超薄納米晶在粒子加速器領域可以為離子加速能量創造必要的磁場環境,14μm及以下超高技術要求的納米晶產品被國外限制出口。

    專利和科研方面,云路股份擁有154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95項、實用新型專利59項,還承擔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中央投資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山東省自主創新專項、青島市科技計劃自主創新重點專項、中國航發創新基金項目、中航工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

    公司背靠央企,募資8億元開拓新業務

    云路股份的三大產品主要為非晶合金、納米晶合金、磁性粉末。

    其中,核心產品非晶合金薄帶的市場份額為全球第一。2019年,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非晶合金薄帶的市場占有率為41.15%。

    相比之下,納米晶超薄帶及霧化磁性粉末等新產品,收入規模及占比仍相對較小。2020年其納米晶超薄帶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預計為7.97%,霧化粉末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為0.27%,市場占有率距離日立金屬、安泰科技、鉑科新材等行業龍頭企業仍有一定差距,磁性粉末產品現階段與鉑科新材等競爭對手相比,成本上的競爭劣勢仍然存在。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云路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7.35億元、6.99億元和7.15億元。在營收呈現波動的同時,云路股份毛利率呈現上升趨勢,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4.01%、26.88%和30.31%,云路股份在招股書中歸結于受人民幣匯率波動、海外銷售占比提高、納米晶超薄帶等新產品推出等因素影響。

    此次募資,云路股份正是意在開拓新業務。根據招股書,其擬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募集資金8億元將投資于高性能超薄納米晶帶材及其器件產業化、高品質合金粉末制品產業化等項目,繼續發揮在磁性材料領域已積累的技術及品牌優勢,持續保持技術先進性和推動研發技術產業化。

    股權結構方面,中國航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8%的股份,為云路股份控股股東、實控人。中國航發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由國務院(股比70%)、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云路股份董事長、總經理李曉雨直接持有公司27.76%的股份,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此外李曉雨通過多邦合伙間接持有云路股份,最終受益股份為28.76%。

    云路股份副董事長郭克云持有公司27.70%的股份,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云路股份員工持股平臺多邦合伙持有公司5%的股份,云路股份原董事江志俊持有公司1.54%的股份。

    從股權結構來看,云路股份背靠央企,沒有戰略投資者進入。

    魯企表現亮眼,科創板上市公司增至17家

    科創板成立兩年來,山東企業憑借“硬核”科技創出新戰績,展示了山東的新形象。

    今年6月30日登陸科創板的威高骨科,通過自主創新,研發出一種倒鎖結構的脊柱手術用釘棒,尺寸比之前小30%,性能卻提升25%。威高骨科產業集團研發總監孫久偉介紹說,原來脊柱手術是俯臥位開一個大口,現在用新型的釘棒,變成一個微創手術,只打一個小孔即可,令手術時間從原來1.5小時降至1小時以內,術后康復時間原本需住院一周,現在病患3天即可出院并正常行走。“現在該產品已順利打入美國、德國、新加坡等市場?!?/p>

    還有深耕生物安全防護墻建設的龍頭企業海爾生物,致力于高硬脆材料切割加工并覆蓋了光伏行業硅片制造全部生產環節的高測股份,專注于國內熒光內窺鏡的領軍企業海泰新光……截至目前,山東共有17家企業登陸科創板,分布7個市,其中濟南5家、青島5家、淄博3家、德州、濟寧、威海、煙臺各1家;從科創板戰略新興產業角度來看,節能環保產業4家,生物產業4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3家,新能源產業3家,企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2家,新材料產業1家。

    科創板企業數量的高速增長,不僅體現了山東的科創實力,也彰顯了山東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決心和力度。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科創型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工作,會同上交所等落地了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山東),這也是全國第一家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借助該中心,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對100余家重點擬科創板上市企業,通過在線課程、上市答疑、大咖講壇、調研參觀、學員交流等形式開展綜合培訓服務。為解決上市障礙,該局還對在審企業、輔導企業及培訓企業上市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逐個開展調度,積極協調解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揚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