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態環境局公布首批青島市大氣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庫名單,共有23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工業廢氣綜合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與裝備、廢氣在線監測技術應用領域的專家強勢“入庫”,后續將積極參與全市大氣綜合治理,特別是協助企業解決大氣環境方面的技術難題,護航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全市“氣質”不斷提升,藍天“含金量”越來越高,治理難度加大,污染物濃度每降低1微克/立方米,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這就需要靶向定位,從精準治污、科技治污持續發力。治理中,企業也經常遇到相關的技術升級、改造難題,急需大氣生態保護專家智囊助力。
對此,市生態環境局決定建立青島市大氣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庫,發揮專家智庫作用,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對癥把脈”。前期,組織發布《關于公開征集青島市大氣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庫專家的通知》,面向現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急缺的工業廢氣綜合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技術與裝備、廢氣在線監測技術應用3個領域專家發出“求賢令”。
通知發布后,立即吸引了相關領域專家報名。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和多輪甄選、公示,共有23名專家入選青島市大氣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庫。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入選專家的專業技術職稱均為高級工程師或副教授、教授級,具有較高理論水平、較強專業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這是我市在大氣污染防治新形勢下做出的新探索、新嘗試。將為進一步做好我市大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充分發揮專家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的技術支持作用。
專家“入庫”后,市生態環境局將組織專家參與全市大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企業可根據需要,聯系市生態環境局或轄區生態環境部門,相關專家將及時跟進,對其遇到的大氣環境難題“把脈問診”,逐一開展“一對一”現場指導,為各企業量身定制減排建議,幫助企業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
同時,專家還將從成因識別、決策支撐、減排技術、多維監控、影響評估等多角度為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全面分析,為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提供決策咨詢和技術指導。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青島市著力提升空氣質量,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新機制,細化配套措施體系,創新運用衛星遙感、出租車道路走航、機動車道路遙感監測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完善污染源精細管控機制。建立大氣污染源動態清單,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動態分級管控。通過打出保衛藍天“組合拳”,2020、2021年青島市連續兩年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治理成效顯著。
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對專家庫建立準入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同時,誠邀更多領域的生態環保專家參與到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專業力量共同助力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