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3.15觀察:直播帶貨受青睞 新消費維權不容忽視

    近年來,直播帶貨作為互聯網經濟的一種新業態逐漸興起,在活躍市場、促進消費、提振經濟的同時,這一新興業態也催生出新的問題和挑戰。

    正值“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針對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現狀,國家統計局青島調查隊對轄區內10個區市333名消費者開展了快速調研,并對其中的173名有過直播購物經歷的受訪者進行了重點分析,深入了解青島市居民通過網絡直播帶貨平臺購物的消費體驗及維權情況。

    享便捷優惠 直播帶貨未來可期

    作為時下電商社交平臺異軍突起的銷售新業態,網絡直播帶貨在短時間內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因銷售品類齊全且具有一定價格優惠,直播帶貨平臺在為日常購物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擁有了自己相對固定的“粉絲群體”。調研顯示,網絡直播帶貨平臺提供的商品,基本涵蓋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生活用品、服飾、鞋帽和食品。超過7成的直播消費者表示,選擇網絡直播購物主要原因是產品價格優惠力度大。在具有直播購物經歷的消費者中,平均每月通過直播購物2-5次的占40.4%,平均每月6-10次的占13.2%,平均每月10次以上的占10.4%。與傳統銷售模式相比,直播帶貨的獨特性使之用戶粘性不斷提高,吸引眾多消費者的持續關注。

    與此同時,長時間瀏覽各大直播平臺,歷經直播帶貨主播洗禮也使得消費者直播購物時趨于理性,積累了良好的購物習慣。調研顯示,在直播購物過程中,商品質量、商品價格、商品品牌是消費者最為看重的三大要素。65.3%的直播消費者表示會選擇正規直播平臺,64.1%會選擇官方旗艦店,43.9%在購買直播商品前會認真觀看商品評價,38.7%會充分比較同一類型商品的質量與價格。

    面對高速發展的直播帶貨市場,94.3%的受訪者表示,對網絡直播帶貨行業現狀表示認可,其中15.3%很看好網絡直播帶貨模式,認為未來發展前景無限,57.0%認為網絡直播帶貨模式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總體趨勢不錯。

    售后維權難 種種亂象期待新指引

    直播帶貨的高速度發展助長了消費的火熱,但快速發展之下,直播帶貨“翻車”事件也頻頻發生,真假混賣、價格虛高、存在誤導性描述或虛假宣傳,種種亂象叢生。有受訪者表示:“帶貨主播往往一開始報價較高,然后佯裝為粉絲謀福利把價格降下來,實際都是直播帶貨的慣用術語和套路?!北敬握{研中,26.5%的直播消費者反映有過被侵權的經歷。

    在直播間的套路之下,部分消費者往往是深陷套路而后自知,走上了售后維權路。針對直播帶貨的售后維權總體效果,88.0%的直播消費者表示滿意或比較滿意,受訪的直播消費者認為,直播帶貨售后維權的主要難點在于缺少熟悉維權渠道或平臺、缺少證據難以劃分責任和相關投訴無人受理。三成左右的直播消費者存在售后維權方面的認識盲區,并不了解具體的維權途徑與投訴平臺,不熟悉維權流程,不清楚維權需要提前準備的資料、證據等,使得維權效果不盡如人意。

    歷經爆發式生長,日漸成長的直播帶貨行業期待更多指引,以進一步暢通維權渠道,改善維權體驗,切實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實現該新興銷售模式的良性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