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22,青島教育的“三件事”!

    歲月新更又一春,在北京冬奧虎虎生威的雄風中,我們迎來充滿希望的一年,也開啟了全新的追夢之旅。

    一年春作首,萬事競爭先。

    2月14日,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過去一年的教育工作,分析研判當前教育改革形勢,研究部署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


    “全市教育系統要認清新形勢,明確新方位,錨定新目標,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步伐”,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姜元韶在會上強調。

    展望2022年,青島教育錨定“三件事”——擴增優質資源、提升育人質量、增強服務能力。這場教育系統的開年大會,吹響了虎年的沖鋒號,激勵青島教育人緊起來、動起來、干起來,咬定目標,躍馬揚鞭。

    1 “第一件事”:擴增優質資源

    好學校,很重要!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家門口就有優質學?!?,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聲。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必須保障充足的學位供應以及優質教育資源的分配。

    “做大增量,用好存量,補齊短板”,姜元韶列出的“第一件事”,就是保障學位供給,2022的學位“增量”計劃已經錨定:

    推進70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扎實做好強鎮筑基試點,培植一批試點鎮和美麗鄉村學校。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50所,讓所有鄉村學校都能“小而美”“小而優”。

    優質學位是家長眼中的“香餑餑”,青島持續增加優質學位供給,給家長吃下定心丸。

    而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擴大教育資源供給,同樣是亮點工作之一。這一年,青島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50所,建成后可提供學位3.86萬個。全面完成配套園遺留問題專項整治,確保增加普惠性學位4.8萬個。

    教育資源有“量”更要有“質”,用好“存量”至關重要。

    近年來,青島持續深化聯盟辦園和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目前,優質園和薄弱普惠園聯盟辦園參與率達到100%,優質園占比提升至60%;全市基礎教育集團達到83個,覆蓋34%的中小學校。

    這樣的“聯盟”模式將會持續推進,惠及更多人群。2022年,青島深化聯盟辦園,力爭全市優質園占比提升10個百分點,達到70%左右。

    同時,實施“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力爭公辦率提高2個百分點。學前教育是“教育之根”,根強方能苗壯,擴增優質資源,無疑培植了豐沃的教育“土壤”。

    “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孩子”,這是青島秉承的教育理念。在新的一年,青島還將實施優質教育資源倍增計劃,啟動新建中小學高起點發展行動和初中學校強校提質行動,加快推進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力爭2個區(市)率先達到創建標準。

    平衡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公平,一直是民生關注的熱點。這個亮眼的計劃,聚焦教育的痛點、難點、堵點,全力滿足市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2 “第二件事”:提升育人質量

    去年盛夏,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在青島舉辦。少年強則國強,學生們在運動中強健了體魄,學會了合作,也點亮了青春。這是青島精進實施“十個一”的典型案例,相關做法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的肯定。

    2018年11月,青島市教育局印發了《青島市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十個一”包括一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才能、一本書、一篇日記、一次勞動、一支歌、一首詩、一次演講、一次研學、一次志愿服務等項目。

    教育需要“慢工夫”,“十個一”實施三年多,校園活動多起來,家校互動更頻繁,育人特色愈豐富,學校、學生、家長的育人理念在轉變。

    “提升育人質量”,這是2022年青島教育的“第二件事”。

    新的一年,青島將持續打造“十個一”項目品牌,舉辦中小學生“十大節日”,健全“十個一”項目競賽機制,推進近視防控“十大行動”,推動實現中小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

    “雙減”意見落地,校外學科類培訓按下暫停鍵……2021年的教育大事件,讓內卷、雞娃等被及時糾正,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再度被推到關注中心。

    2022年,青島把目光聚焦課程和課堂教學,打出一套“組合拳”,深化“雙減”政策要求,全力提升育人質量:

    提升學校干部課程領導力,校長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管理與改革中。培育推廣一批精品課程、優秀教學法、優秀教改項目和優秀課例。聚焦作業管理,積極推廣“基礎性作業+彈性作業”、分層次作業、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作業,探索制作類、調查類、家務勞動類等作業模式。聚焦課后服務,落實經費保障和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全面做好“5+2”課后托管服務,組織開展教師在線e輔導。

    此外,深化育人和辦學改革。實施強科培優行動,規劃建設一批學科基地和特色高中。推進“全面+特長”育人方式改革,實施省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育項目“奇點計劃”試點,推動“強基計劃”落實并向初中延伸。支持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合作舉辦新型普職融通班。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2022年,青島的一系列育人政策舉措,必將激發教育發展的澎湃動力。

    3 “第三件事”:增強服務能力

    增強服務能力,是青島教育的“第三件事”。

    在青島,職業教育的發展亦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職教與普教并駕齊驅,是青島高中教育多元發展的美好預期。

    2022年,青島將持續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加快推進現代職教園建設,制定局屬職業學校布局調整方案,實施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并支持青島軌道交通職業學院、青島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等項目籌備建設。

    這幾年,“康復大學”成為高頻詞,這是一所什么大學呢?去年三月,康復大學(籌)建設推進會在青島舉行,這所我國乃至世界首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

    “康復大學建成交付使用”,被列入2022年的計劃;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青島大學上合校區等項目建設也提上日程,青島還將全力支持在青高?!半p一流”建設。

    作為年輕人才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畢業時對城市的選擇,是城市吸引力、競爭力最直觀的表現,也是城市發展的強勁動力源。在青島市統計局聯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組織開展的駐青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中,44.5%的駐青高校應屆生第一選擇留青就業。

    在青高校畢業生是城市寶貴的人才資源,2022年青島將啟動在青高校校地融合發展“百千萬”示范工程,用3年左右支持在青高校建設100個產教融合育人基地,形成1000個以上服務青島發展成果,培養10000名以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今年1月,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正式揭牌。這所被寄予厚望的高校,將以培育更多高質量經貿人才為己任,助力上合示范區繼續跨越山海。

    2022年,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是更大格局里的奮進,協助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青島中德工業大學籌建,成為重點工作。同時,青島還將舉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教育交流周活動和上合組織國家城市教育研討會,成立青島教育國際交流合作聯盟。

    姜元韶要求,做好2022年教育工作,要求高,責任重。全市教育系統要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堅持改革創新、攻堅突破、深耕細作、強化保障,保供給、補短板、擴優質、提質量、強服務,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步伐。

    春為一歲首,標記著夢想的新起點,青島教育正以昂揚奮進的基調、熱火朝天的干勁,描繪新一年的嶄新畫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