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市教育局亮出2021年“民生答卷”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擦亮教育特色品牌

    擴增基礎教育學位、抓好“雙減”政策落實、提升鄉村教育水平......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全市今年投入66.8億元,新建、改擴建20所幼兒園、30所中小學,建成后可提供學位3.86萬個。另外,青島市深入推進聯盟辦園和集團化辦學,優質園和薄弱普惠園聯盟辦園參與率達到100%,全市優質園占比從去年的39%提升至60%;全市基礎教育集團達到83個。

    立足教育優質均衡

    全力推進擴優提質行動 

    據了解,全市2021年投入66.8億元,新建、改擴建20所幼兒園、30所中小學,建成后可提供學位3.86萬個。全面完成209所配套園遺留問題專項整治,確保增加普惠性學位約4.8萬個,積極應對政策變化帶來的入園高峰挑戰。同時深入推進聯盟辦園和集團化辦學,優質園和薄弱普惠園聯盟辦園參與率達到100%,全市優質園占比從去年的39%提升至60%;全市基礎教育集團達到83個,成員校271所,義務教育實驗學校工作案例入選全國11個典型案例。遴選10個鄉鎮試點推進強鎮筑基工程,提升鄉村教育水平。堅持好教育、好學校、好校長、好教師、好學生“五好”標準引領,出臺中小學特色辦學、精致管理、品質立校3個指導意見,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導和遵循。10所學校被命名為全省中小學?!耙恍R黄贰秉h建品牌示范校,20所學校被確定為全市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校。

    立足學生全面發展

    穩步提升立德樹人質量

    今年,青島市成立了新時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校聯盟,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開展大中小學生同臺講黨史、“黨史學習教育流動課堂”等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實施全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大行動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陣地、隊伍等五項建設,建立部門協同普法和專家指導機制,加強法治教育,守護學生健康成長。推動體教融合、藝教結合,成立“體育學科優師團隊”,設立“藝術工作坊”,開展“名家進校園”活動,健全“節、賽、會、展、演”機制,精進實施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組建中小學勞動教育集團,大力加強中小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幼兒園分別增加至231所、83所,成功承辦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擴大了青島學校體育工作的影響力。

    為了深化家校溝通,市教育局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持續開展“萬名教師訪萬家”“百萬家長進校園”等活動,建立家長、校長、局長等“三長”見面機制。強化品牌創建,聯合青島教育頻道推出“教育大家談”“教子有方”等系列節目40余期,組織“家長面對面”等主題活動700余次,累計受益710余萬人次。盤活多方資源,成立家庭教育專家咨詢委員會,遴選培養84名家庭教育名師和家校協同名校長,建立家長講師、家庭教育志愿服務隊伍,“優秀家長進課堂”活動累計開展2196次,面向農村校、中心校、社區舉辦家庭教育講座129次,累計受益31.4萬人次。

    立足教育良好生態

    切實落實“雙減”政策

    青島市實施教學質量提升、作業管理水平提升和課后服務質量提升三大革命,推動教師素質、教研水平、教學質量“三教提升”,深入實施分層、分類、分流教學改革,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建立教師職業禮遇制度,推出首屆青島市教育世家10個,新組建第三批青島名師名校長工作室95個,推出市級“優課”近4000節,推廣優秀教學法50例,數學教研成果在第十四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上交流,32項成果獲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數量居全省之首。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5+2”模式,啟動名師在線公益輔導,指導一區(市)一策,一校一案,滿足學生多樣化課后托管需求,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參與學生達到62.7萬人,參與率72.9%。

    同時,聚焦民生領域十大集中攻堅行動,引導教育培訓機構規范經營,全面停止中小學生學科類、學齡前兒童等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年底前將完成非營利性法人登記。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全面開展證照不全機構檢查,共查處證照不全培訓機構322處,取締84處,納入黑名單67處。加強資金等監管,全市3221家培訓機構納入民辦教育智能管理服務平臺管理。

    立足服務城市發展

    不斷增強教育支撐能力 

    青島市現代職教園已奠基開工,服務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新開辦工業互聯網、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等81個專業。產教融合再填新引擎,全國首個RCEP產教協同聯盟揭牌,2個公司入選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占山東省入選企業的一半。電子信息業、財會金融業、國際商務等3個職教集團入選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

    高等教育方面,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博物館正式開館。中科青島科教園一期、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創新發展基地一期、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正式啟用。推動中國石油大學成立青島市新材料產學研合作聯盟,在青高校產學研合作聯盟總數達到10個,覆蓋海洋、新材料、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和前沿學科。成功承辦第56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參會高校1500余所,參展企業1000余家,為優質創業項目投融資合作搭建了平臺。

    人工智能教育優勢也進一步得到鞏固,成立青島智慧教育技術研究院,發布全國首個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指導綱要,實現中小學生人工智能課程全覆蓋,我市成功入選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名單。教育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增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項目入選“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部省品牌培育項目”,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新西蘭未來青年領袖國際峰會、2021東亞文化之都青少年文化交流等活動。

    立足人民至上理念

    持續優化為民服務舉措

     青島市大力推動數據賦能招生考試流程再造,打破部門數據共享瓶頸,中考、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等全部實現網上報名、網上確認,幼升小、小升初招生報名實現“一網通辦”。

    堅持財政資金向困難群體、農村地區傾斜,全年各級財政為近6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幼兒)發放獎助學金1.26億元、為3049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幼兒)免除學費985萬元;把對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實施運行補助列為市辦實事,市、區兩級財政安排1585萬元,對215所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進行補助,惠及學生3.4萬名。全面推行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切實保障師生飲食安全。積極做好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3個區(市)、20所中小學幼兒園入選首批山東省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示范區、示范校(園)。

     《青島市學校安全管理辦法》頒布實施,創新建立學校安全區等制度,為校園安全保駕護航。此外,還印發實施中小學(幼兒園)生存教育指導意見,推進從幼兒園到高校的學校生存教育體系建設,增強學生的生存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專職保安、護校隊和護學崗“三支隊伍”規范化管理,全面啟用中小學幼兒園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實施“校園一碼通”,實現了外來人員身份識別、風險預警和出入登記的智能化管理,提升了學校風險防范能力。

    據悉,2020年“三民”活動市教育局共收到市民意見建議118件,主要涉及招生入學、教育均衡、規范辦學等方面,全部按規定辦理完成,有關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全力推動實施。2021年以來,青島市教育局緊密結合“三我”活動,堅持“開門辦教育”,廣泛聽取市民意見建議,通過12345熱線、國家政務網、國務院互聯網+督查、省政務熱線、觀海APP、廣電“三我”熱線、市長信箱、部門信箱、教育民聲直通車信箱、人民網地方留言版等平臺,共受理咨詢、意見、建議45645件次,均及時回應、按期辦結。

    全市教育仍然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教育資源供給不能完全適應人口變化需求,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仍不均衡,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結構、規模、質量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不完全匹配;教育生態需要進一步優化,教育評價體系不夠科學,“雙減”工作仍需扎實推進。2022年,市教育局將聚焦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聚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著力擴增優質教育資源,深化人才培養改革,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積極營造資源優質、師者善教、學生樂學、家長滿意的和諧教育生態,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國瑾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