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發布《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部關于延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繼續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緩繳期限在原先三個月基礎上,繼續延長六個月。
《公告》明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2021年第四季度延緩繳納的稅費在2022年1月1日后《公告》施行前已繳納入庫的,可自愿選擇申請辦理退稅(費)并享受延續緩繳政策。
中小微企業包括哪些?
《公告》中稱制造業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行業門類為制造業,且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含2000萬元)4億元以下(不含4億元)的企業。制造業小微型企業是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行業門類為制造業,且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下(不含2000萬元)的企業。
中小微企業也包含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
銷售額是什么?
銷售額指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以差額后的銷售額確定。
年銷售額如何確定?
《公告》規定,可以享受延緩繳納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稅費政策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要符合以下年銷售額條件。
(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成立滿一年的企業,按照所屬期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銷售額確定。
(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成立不滿一年的企業,按照所屬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銷售額/實際經營月份×12個月的銷售額確定。
(三)2022年1月1日及以后成立的企業,按照實際申報期銷售額/實際經營月份×12個月的銷售額確定。
需要注意的是,計算年銷售額時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的成立時間,以納稅人在稅務系統中辦理信息確認的時間為準。
稅費包括哪些?
記者從《公告》了解,延緩繳納的稅費包括所屬期為202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按月繳納)或者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按季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及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不包括代扣代繳、代收代繳以及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時繳納的稅費。
登記行業與實際經營不符,如何享受緩繳政策?
針對符合緩繳稅費條件的納稅人,登記行業與實際經營不一致等情況,區分兩種情形處理。
一是納稅人在市場監管部門登記信息為非制造業的,可以向稅務機關提供制造業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超過50%的說明,享受延緩繳納政策,后期需向市場監管部門辦理行業信息更正。
二是對納稅人在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為制造業的,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變更行業信息,享受延緩繳納政策。
據了解,《公告》明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可延緩繳納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稅費,延緩繳納的期限為6個月。為了便利納稅人享受該政策,稅務部門對電子稅務局進行了優化,開通了緩稅提示功能,納稅人可以通過電子稅務局進行操作。是否符合緩稅條件由納稅人根據實際經營情況自行判斷,稅務機關實施事后風險核查。
來源:海報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