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普及,馬路上的公交車多數已是無人售票,曾經那句熟悉的:“您好,到哪一站下?”也已成了久違的聲音。
近年來,城運控股集團結合公交線網布局的優化調整,進一步加快推行島城公交無人售票線路,隨之而來的是乘務員工種轉崗的需求,如何為這些長期服務乘客、溫暖乘客的城運人,尋找新平臺、實現新價值,是城運控股集團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面對這一問題,城運控股集團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富余勞動力安置辦法,采取“人力資源內循環”這一解決方案,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結構,進一步推進集團一體化改革,為員工提供實現價值新平臺。
勇挑重擔 新學期迎接新挑戰
2月16日,島城中小學生迎來2022年度春季新學期開學。早上6:40,城運控股交運溫馨校車隨車照管員王燕麗就早早來到校車站點等候學生,“以前我的工作是為上車的乘客售票,不用擔心誰來了誰沒來,現在我每天都必須保證乘車學生安全、準時到達學校,一個也不能少?!?
責任重于泰山,是王燕麗對于校車新崗位最大的感受。為了進一步做好新學期開學準備,王燕麗在寒假期間苦練“內功”,反復觀看公司的培訓課件,對照培訓視頻練習服務規范動作,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在開學首日,以全新面貌為乘車學生提供專業、溫馨、優質的服務。
王燕麗
2021年12月份,在城運控股公交集團372路公交車擔任售票員的王燕麗、黃童、任海燕三人離開原崗位加入城運控股交運溫馨校車公司,經過系統培訓后正式登上了校車照管崗位。短短三個月,她們努力學習,快速適應崗位,完成了從公交乘務員到校車隨車照管員的身份轉變,開啟了“二次創業”新征程。
角色轉變,重學技能基本功
王燕麗、黃童、任海燕的轉崗,是城運控股集團推動“內循環”,為員工實現價值搭建新平臺的生動例子。
為了讓王燕麗等三人盡快適應新崗位,城運控股交運溫馨校車按照“理論、實踐雙標準”為她們進行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等崗前培訓。通過開展一對一的“傳幫帶”學習,為她們每人分配一位帶班師傅,讓三人在“學經驗、練技能、強服務”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
“陳姐是城陽九中校車班組的老員工了,一進實習崗位,陳姐就主動當起了我的帶班師傅,她告訴我,想將工作做好做踏實,就要用真心、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黃童說,實習過程中,師傅會細心地講解如何填寫點名冊、車廂消毒、衛生清潔、運行中注意事項及如何與家長溝通等其他工作細節,其中的豐富經驗,讓她很快就掌握了工作要領。
黃童
黃童分配到的溫馨校車城陽九中班組是“傳幫帶”模范帶動班組,在愛崗敬業、互幫互助的大家庭氛圍下,她迅速完成了角色轉變,成長為一名專業的校車隨車照管員。
經驗遷移,“小城故事”帶入校車車廂
任海燕過去是372路公交車的乘務員,角色轉變后,她不斷探索服務工作的方式方法,繼續發揮在公交售票員時溫馨、周到的服務,在溫馨校車“流動課堂”服務板塊中,她利用自己當乘務員時的豐富見聞,開拓了“小城故事”板塊,為學生的乘車生活增添了新的樂趣。
任海燕
“之前當乘務員時,我就很愿意跟乘客交流,因此知道很多關于咱們當地的好人好事和有趣的風土人情,想把這些有意思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最終就定下了小城故事這個板塊,讓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感受這座城市的美好品質。”任海燕說。
寒假期間,任海燕積極備課“小城故事”流動課堂,在開學首日的“開學第一課”中,任海燕結合時事,在校車上為乘車學生講述冬奧會短道速滑獎牌獲得者李文龍的故事,通過對李文龍的介紹帶領乘車學生了解奧運故事、學習奧運知識、體會奧運精神,讓學生感受國家的強大、科技的先進,奧運健兒的頑強拼搏,領會冬奧會“更快,更高,更強,更遠”的精神力量。
近年來,隨著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普及,城市公交事業快速發展,公交體系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公交車乘務員奔赴到新的崗位,她們勇于擔當,敢于挑戰,也以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實現自我價值,未來,她們也將以更加優質的服務緊跟集團大交通格局發展的步伐,為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