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職工法律援助案件225件,挽回經濟損失490余萬元,接待職工群眾咨詢1100余人次……2021年,嶗山區總工會充分發揮職工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的“減壓閥”、“穩定器”作用,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讓職工維權不再犯難
“感謝嶗山區總工會提供的法律援助?!?021年8月30日,維權成功的劉某和葛某對區總工會的表達謝意。據悉,劉某和葛某都是青島市某健康產業公司的職工,兩人分別于2019年11月和12月入職,與公司訂立了勞動合同并正常繳納社會保險。2021年,由于公司經營不善,部分員工的工資無法正常發放,導致兩人生活困難,兩人被迫于2021年3月5日向公司提出了離職,離職后也遲遲等不來工資,無奈兩人來到了嶗山區總工會尋求法律援助。
嶗山區總工會在了解具體情況之后,立即指派法律援助律師為兩人辦理了法律援助申請。經過溝通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公司同意向劉某和葛某分別支付41349.23元和51029.28元。雙方對于這一結果都十分滿意,劉某和葛某的維權之路畫上圓滿句號。
拓寬法律援助受益面
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近年來,嶗山區總工會認真落實工會法律援助的有關要求,全面加強陣地建設、人員配備、多方聯動、普法宣傳等,扎實推進工會法律援助服務工作:高標準建設了嶗山區職工法律服務中心,在大廳開設了法律援助、信訪接待等服務窗口,在嶗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設立工會法律援助崗,免費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詢服務;組建了專業化律師和社會化工作人才維權隊伍,為職工提供法律咨詢、勞動爭議調解、普法宣傳、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積極推動 “多方聯動”工作進程,與嶗山區司法局、嶗山區人社局、嶗山區法院、嶗山區信訪局等部門主動對接案源,進一步擴大職工法律援助工作的覆蓋面;堅持援調結合化解矛盾糾紛,對職工援助案件和信訪案件,堅持能調則調、先調為主、調援結合的原則,使勞動關系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得到及時化解。
自工會法律援助工作開展以來,嶗山區總工會不斷拓展法律援助途徑,向廣大職工提供線上、線下及12351職工熱線平臺等援助渠道,及時受理12351職工熱線平臺和職工來信、來訪和網上信訪件,辦結率和好評率達100%。對于符合工會援助要求的職工群體,特別是農民工、三期女職工、困難職工等作為工會法律援助的重點,做好工會法律援助服務工作,努力實現“應援盡援”。2017年以來共受理職工法律援助案件1105余件,幫助職工挽回經濟損失2639余萬元,接待職工群眾咨詢6000余人次。
普法宣傳智慧化、深入化
嶗山區總工會不斷加強職工法律援助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齊魯工惠”APP、青島市嶗山區總工會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法律服務平臺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并在微信公眾號開設職工服務版塊,下設法律服務等欄目,聘請專業律師在線解答職工群眾的法律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工會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依托民法典宣傳月、國家憲法日等重要節點開展線下普法宣傳活動,發放等宣傳資料千余份,幫助職工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的法律問題;深入基層和企業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公益法律服務行動,宣傳公益法律服務活動內容,不斷擴大活動影響力,營造關愛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職工群體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提高了普法宣傳的廣度和深度。
嶗山區總工會始終秉承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理念,強化服務效能,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為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保駕護航”,得到了職工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彰顯了工會的責任與擔當,促進了嶗山區社會和諧穩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姜喆 實習記者 黃元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