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作為黨委、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暖心工程,近年來,李滄區法律援助中心本著“以人為本,服務為先,有求必應,應援盡援”的工作思路,積極發揮法律援助“服務群眾、惠及民生”的職能作用,強理念、重質量、嚴管理、樹形象,在深化制度改革中謀發展,在創新惠民舉措中促提升,把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
在轉變工作觀念上求突破
從“被動受理”到“主動作為”
李滄區法律援助中心以打通法律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為目標,打破“群眾上門申請,中心接待受理”的傳統工作觀念,積極創新,主動作為,分別在李滄區法院、李滄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李滄交警大隊等單位設立法律援助便民崗、在21家區屬律師事務所設立法律援助受理點、在11個街道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123個社區建立法律援助聯絡點。大力推進基層接待窗口建設,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宣傳矩陣作用,以“法律援助六進”為切入點,依托“一社區一法律顧問”,主動為群眾上門講政策、送服務、找援助。以點到線,以線帶面,將法律援助惠民舉措帶到千家萬戶,在解答法律咨詢的同時主動闡明法律援助申請條件及需提交的申請材料,既解答了廣大群眾的法律問題,也解決了他們的訴訟難題。
在優化服務模式上求突破
從“先補后辦”到“先辦后補”
依據《山東省法律援助服務標準》,該中心大力實施法律援助“容缺受理”機制。對申請人訴訟時效將屆滿、必須立即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以及有其他緊急、特殊情形的,在初步審查申請人經濟情況后,可先提供法律援助,后補辦相關手續,解決了困難群眾急需辦理法律援助卻又缺少材料的問題。同時,為進一步深化法律援助“減證便民”舉措,該中心還為轄區一、二級殘疾人、低保戶辦理了《法律援助卡》,持卡人無需審查經濟條件,可直接申請法律援助,讓廣大困難群眾切實感受到法律援助帶來的溫暖。
在創新便民舉措上求突破
從“單一維度”到“雙向延伸”
該中心聚焦群眾“上班沒空辦事”“周末無處辦事”的難點痛點問題,積極推出“雙休日服務”“午間服務”和“延時服務”便民舉措。在雙休日與工作日午間正常辦理業務,對已到下班時間尚未辦好的事項,提供延時服務,切實將便民舉措落到基層、落在實處。在服務時間得以縱向延伸的同時,法律援助還在覆蓋空間上進行橫向擴展,大力實施“全域受理、全域指派”工作機制,全面做好李滄區法律援助受理、審查、指派一體化、標準化服務,無差別地辦好全市法律援助受理審批業務,讓群眾暢享全市法律援助服務資源。
該中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力爭以更嚴標準、更實作風切實做好法律援助這項維護法治精神、弘揚社會正義的民生工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蔣世龍 通訊員 張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