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有關情況。
據介紹,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909萬,同比增加35萬。在中央各有關部門、地方黨委政府、高校、用人單位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穩定。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數據,今年1-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7萬人,超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其中高校畢業生就業為全國就業大局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創新方式開拓市場性崗位
教育系統把促進供需對接作為重要抓手,千方百計開拓市場性就業崗位。
一是加強社會渠道對接。會同社會招聘機構,持續舉辦“24365校園招聘服務”,截至9月1日,為2021屆畢業生總計提供崗位信息2300余萬條,畢業生投遞簡歷6300余萬份。二是加強校園招聘對接。指導各地各高校持續舉辦校園招聘活動,今年3月以來平均每周舉辦校園招聘會1萬場以上,有力發揮了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
三是建立行業對接機制。今年,教育部成立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設立了19個分行業就指委,構建用人單位與高校溝通協作新機制。19個分行業就指委已舉辦專場招聘活動50余場,提供崗位信息近67萬條。
四是加強重點領域對接。會同20多個部委,面向重點領域、重點群體,舉辦區域性、行業性、聯盟性專場招聘會54場,提供崗位信息近500萬個;組織舉辦“重點領域校企供需對接會”和“高校與中小企業供需對接網絡大會”,推動部門、行業、企業和高校緊密對接。
用足用好政策性崗位
一是積極推進實施基層就業項目。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實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國家基層就業項目,部分地方因地制宜實施了地方基層項目。通過項目引領、政策帶動,持續推動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二是積極推動大學生參軍入伍。教育系統配合兵役部門部積極推進“一年兩征”征兵改革,組織開展“政策咨詢周”“征兵宣傳進校園”等活動,大學生已成為新兵征集的主體。三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加快招錄進程。今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時間整體提前一個多月。教育部、國資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單位組織實施“國聘行動”第二季,累計提供崗位82萬個。
四是適度擴大升學規模。教育部會商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在2020年擴招基礎上,2021年繼續適度擴大了升學規模。
優化升級就業指導服務
教育部與各地教育部門共同打造“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今年聚焦就業形勢與政策、就業觀念引導、基層就業、大學生征兵等主題,面向2021屆高校畢業生累計舉辦46場,觀看人次超過1.35億。各地各高校普遍開設了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就業指導課程,并通過舉辦職業規劃大賽、求職訓練營等形式,為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
優化就業服務。教育部推出“畢業班輔導員管理服務平臺”,全國高校8萬余名就業工作人員和畢業班輔導員全部注冊并在線提供服務。各地各高校普遍推出“云招聘”“云面試”等服務,已成為高校畢業生獲取就業信息、進行求職面試的重要渠道。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