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大象”起舞 “螞蟻”成軍——“鏈長”山東,“壓艙”大國經濟

    “制造業是大國經濟的‘壓艙石’,對推動經濟增長和提高就業質量至關重要?!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上致辭時指出,我國正在經歷經濟發展模式的深刻轉變,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是更高水平、更有競爭力的制造業。

    《人民日報》此前發表評論文章表示,“籠罩著世界經濟的烏云正變得越來越重”,但中國經濟之所以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主要得益于超穩固的“壓艙石”。作為全國唯一坐擁41個工業大類的山東,則是一塊分量極重的壓艙石,是中國“不吃這一套”的經濟底氣。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山東省全面推行“鏈長制”,省、市、縣,乃至園區一級,均在根據自身實際開展“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工作?!按笙笃鹞琛薄拔浵伋绍姟?,山東,打響了一場“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

    工業互聯網讓“大象起舞”

    “青島啤酒每年能生產180億瓶啤酒,每分鐘大約生產4萬瓶,消費者開瓶掃描后,可以追蹤到每一瓶啤酒出自哪個工廠、哪個班組,物流路線是怎么走的,上游原料和瓶子供應商是誰。”青島啤酒銷售運營管理副總監張帆向記者介紹說,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青島瓶酒的訂單系統還能精確自動分析出未來40天,哪個市場哪個產品需要多少量,全國60多個工廠,150條生產線,哪條生產線、哪個產品送到哪個市場是最經濟的。

    除了批量化的生產,青島啤酒還突破了個性化定制挑戰。近幾年,不僅是企業級用戶開始牽手青島啤酒推出專屬的定制產品,甚至一對新人的婚禮、同學聚會也“罐裝”起了青島啤酒,影迷的“魔獸罐”、馬拉松選手的“慶功罐”、年節的“賀歲罐”……私人定制正在成為一種新風尚。

    據了解,私人定制服務始于2019年7月,青島啤酒私人定制平臺正式上線,依靠柔性生產線,一舉將3000箱的起訂量降低至最低15箱,而眼下,青島啤酒已經在論證5箱起訂的可行性。

    從大規模生產到私人定制,在青島啤酒這個百年工廠里,其背后實際上是一整套工業新范式——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據了解,全球燈塔網絡成員的共同特征是均為行業領軍企業,在工業革命技術方面擁有卓越的領導力,都是數字化轉型浪潮中的佼佼者。

    世界經濟論壇評價認為,鑒于消費者日益需要個性化、差異化和多樣化的啤酒產品,青島啤酒在價值鏈上重新部署了智能化數字技術,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將客戶訂單的交付時間和新產品開發時間降低了50%。定制化啤酒的份額和營收分別增加了33%和14%。

    正是因此,各行各業雖然在2020年均受到疫情影響,但青島啤酒卻逆勢在去年實現啤酒銷售量782萬千升,實現營業收入277.6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18.9%,交出“史上最高凈利”成績單。2021年前三季度,青島啤酒共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67.7億元,同比增長9.6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36.1億元,同比增長21.25%,比2019年同期增長39.64%,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再創歷史最好業績。

    “工業互聯網是繼移動互聯網之后最大的經濟機會”,青島啤酒收獲的紅利印證了所言非虛。作為山東制造業的龍頭——青島市,順勢錨定要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而在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明確:支持青島實現這一目標。

    由此足見,素有“大象經濟”而聞名的山東早已將工業互聯網上升至戰略層面進行考量并付諸行動,讓“大象起舞”正是源自其根基深厚的國有資本和國企力量。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省屬企業資產總額39287億元,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017億元,與之作對比的是同期山東省生產總值38906.35億元,而這僅僅是省屬企業的數據。根據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省納入統計范圍的10559戶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12946億元,所有者權益34977億元,實現營業總收入25219億元、利潤總額1482億元。

    當工業互聯網全面賦能“大象”之后,山東還將涌現出多少個“青島啤酒”?

    梯度建設讓“螞蟻成軍”

    事實上,山東不僅有“大象經濟”,更有“螞蟻經濟”,而隨著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等政策的推動實施,“螞蟻”日漸成軍。

    在淄博市,作為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山東電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孫英彤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著公司拿手產品——防靜電陶瓷磚?!拔覀兊漠a品不僅在青島地鐵、深圳地鐵等得到廣泛應用,甚至已經應用到海南衛星發射基地等100多項重點工程,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p>

    孫英彤介紹稱,很多精密設備儀器以及粉塵較多的空間廠房,一旦有靜電的發生不僅會造成相關元器件的失靈或失準,更有可能產生爆炸。通過鋪設防靜電陶瓷磚,可將人體靜電緩慢卸放,避免生命和財產損失。

    何為單項冠軍?通常是指常年專注于某個領域,并做到該行業極致的制造業企業,在歐美通常稱之為“隱形冠軍”,而在國內,這類企業的名稱是“制造業單項冠軍”。

    根據工信部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山東“冠軍隊伍”再次擴容,總量達到了145家,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數量109家。而從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來看,山東的數量達到109家,遠超浙江的91家和江蘇的57家,穩居全國第一。

    除國家層面,山東于2017年在全國率先出臺《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在認定標準中,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要求主營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省內第一、國內前五。同時對相關企業進行配套獎勵,在此基礎上,濟南、煙臺、濰坊、青島、淄博、聊城等地接連出臺差異化鼓勵政策,有的直接給予“真金白銀”,還有的將這類企業的培育工作納入綜合考核。

    剛剛從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開會回來的青島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乾程科技”)制造總監趙豐華手里攥著一本《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政策服務手冊(2021版)》,剛進公司大門就開始對照手冊查詢和對照相關扶持政策,這本手冊里從創業政策到產業創新,再到人才政策、繳稅政策、融資促進,幾乎涵蓋了企業生命全周期。

    據趙豐華介紹,乾程科技自2005年進入電力行業以來,數字能源和智能制造成為公司的“一招鮮”。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乾程科技在智能制造領域,公司年產已達500萬只、50多個類型智能電表,產品和服務覆蓋全國多個省市,并已進入英國、巴西、秘魯、尼日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外營業收入占比達到6:4,2020年收入8億元左右。

    乾程科技機器人生產智能電表流水線。

    “我們的智能制造基地占地規模已達23萬平方米,通過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系統,生產效率提升140%,質量水平提高60%,產品合格率達99.99%,2020年成為國家電網首批電能表EIP物聯網平臺對接驗收合格企業。經過3年的智能制造升級,乾程科技已經向全球‘燈塔工廠’邁進?!壁w豐華說,在能源計量領域,PLC抄表、無線抄表、PLC+RF雙模抄表等解決方案已經在多個國家落地并實現,低功耗、廣覆蓋等特性深受市場信賴。而就在受訪期間,趙豐華接到前方傳來新的喜報,公司剛剛獲得了國家電網2021年第48批采購,電能表及集中器數量合計達82.6萬只,中標金額2.65億元。

    所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四大優勢的中小企業。目前我國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計3批4762家,“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計劃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再培育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優質企業培育庫將不斷擴圍。通過培育和扶持,以期提升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產業鏈配套協作體系,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的高精尖產業集群。

    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山東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534家。2021年,隨著《“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方案(2021-2025)》研究制定,山東將目光瞄向創新型中小企業梯度建設,建立以創新型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省瞪羚獨角獸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為主體的梯度培育體系,不斷發掘吸納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優質企業入庫梯度培育。

    根據此前發布的《山東省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實施意見》,山東力爭到2025年,新培育省級以上制造業“專精特新”企業1500家、小巨人企業600家、單項冠軍企業400家和領航企業150家左右。

    “鏈長”山東,打響產業攻堅戰

    位于青島西海岸董家口化工產業園內,由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能科技”)投資的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已進入二期開工階段。

    據金能科技副總經理邴良光介紹,項目可實現年產48萬噸綠色炭黑、180萬噸丙烯、200萬噸高性能聚丙烯生產裝置,已經形成“C3+光伏+氫氣”綠色化工產業鏈。

    邴良光介紹說,以丙烷為原料的“C3”產業鏈,擁有美國魯姆斯技術的全球首套、單體產能最大的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生產丙烯、副產氫氣,氫氣在滿足自身使用的同時,可以面向園區發展氫能汽車產業和氫能煉鋼新工藝的企業提供,也正是因此,金能科技成為當地的氫能產業鏈主企業。

    “我們一年產出8億立方米、約7萬噸的氫氣,很多氫氣相關產業鏈條上的企業之所以紛紛落戶董家口,都是看好我們這一氫能資源?,F在地方政府也把這塊作為對外招商引資的一張名片?!壁脊庹f。

    作為化工產業鏈專班成員的董家口經濟區經濟發展部副部長李建濤說,董家口經濟區于2018年被認定為山東省級化工園區,園區以輕質原料制烯烴、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學品與專用化學品為重點發展方向,初步形成了以海灣化學、金能化學、益凱新材料三個重點項目為龍頭的乙烯、丙烯、碳四(含橡膠)和以新技術引進、新成果轉化應用為重點的高端專用化學品四條產業鏈。

    在受訪中李建濤表示,其實園區的招商引資政策并沒有特別突出和優惠,但之所以產業鏈上的企業看重董家口,主要是因為營商環境的“軟政策”和上下游產業鏈配套?!捌髽I落戶是為了賺錢和實現自身高水平的發展,通過零地價、稅收優惠這類原始的、小恩小惠性質的招商方式,并不足以讓企業獲得長足的發展,企業家關心的是落地后如何能使企業發展壯大、產業鏈是否完備等。很多企業落戶董家口后,已經在園區內實現了上下游產業的對接?!?/p>

    據了解,目前董家口化工園區已入駐企業達33家,投產企業17家,在建項目16個,2020年實現化工工業產值106.7億元,預計2021年化工工業產值將達到204億元,同比增長91%。

    事實上,董家口經濟區只是產業招商的一個縮影。在山東,以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掛帥擔任產業鏈“鏈長”,以龍頭企業為“鏈主”的產業招商模式已經形成了省、市、縣、園區四級體系,統籌內外部資源,集中力量在產業鏈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突破。

    以濰坊市為例,于2019年10月19日出臺的《關于推行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的實施意見》中,濰坊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頭,15名廳級干部擔任15個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鏈長”,15個市直部門擔任產業鏈牽頭推動部門。作為濰坊的金子招牌——國際動力城,其制造業第一鏈便是動力裝備,市委主要領導一線包靠,依托濰柴、豪邁、天瑞等骨干企業,加快發展高端內燃機、動力總成、氫能等產品,拉長延伸動力裝備產業鏈。同時,支持濰柴集團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引進關鍵核心配套企業100家以上。力爭到2025年,動力裝備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美元,2030年達到1萬億元。

    正是因此,今年上半年,濰坊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6%,增速居全省第一位。1~9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增速高于全省3.2個百分點。在制造業引領帶動下,今年1~9月11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濰坊有10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山東省工信廳了解到,僅山東省級層面,通過聚焦基礎雄厚、比較優勢明顯、發展潛力較大的9大產業領域的42條重點產業鏈,共確定“鏈主”企業112家、核心配套企業709家,指導成立了35個產業鏈共同體。而其“鏈長制”的核心則是由“鏈主”企業作為牽頭主導,企業負責人與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1名廳級干部共同擔任鏈長,協力推動全產業鏈優化提升,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間緊密配套、協同發展的優良產業生態。

    此外,為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產供應體系,今年以來,新認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7家,培育“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15家,組織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項目2937項,認定創新工業產品179項。

    對于“產業鏈”這三個字,濰坊富源增壓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為海深有感觸,作為國內渦輪增壓器龍頭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正是因為公司內部多年來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和工藝流程,才使得產學研得以深度結合,一舉拿下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防科技進步獎等多項榮譽,并成功將自主研發的渦輪增壓產品進入濰柴集團供應商體系,替代了國外壟斷,甚至其產品性能優于海外產品。

    “船用渦輪增壓器領域,我們國內排名第一?!睆垶楹?隙ǖ卣f。

    來源:中國經營網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