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中院發布“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大典型事例

    12月17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青島中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發布“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大典型事例。

    據了解,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青島中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認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聯系群眾“大走訪”、司法難題“大排查”、司法服務“大提升”,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難點痛點堵點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開展聯系群眾“大走訪”,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組織員額法官開展“法律六進”(即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學校、進軍營)活動69次,參與法官171名,發放普法宣傳資料1500余件,受眾近萬人。開展“民生傾聽”活動,升級12368訴訟服務熱線,建立“專職話務員+員額法官”的話務接聽團隊,共接聽來電46704件,答復滿意度99.94%,116名員額法官參與值班,接聽電話3300余個,滿意度100%。加強代表委員聯絡工作,“面對面”聯絡各級人大代表204人次。法院領導帶頭聯系服務重大項目,了解項目進展情況、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主動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結合“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制作或發布法治宣傳作品百余件。

    開展司法難題“大排查”,全面整治頑瘴痼疾。青島兩級法院采用重點案件交叉評查、智能化大數據排查等“七查”措施,全面排查法院工作頑瘴痼疾,建立銷號制度,分類施策,靶向治療,確保整改問題清倉見底。其中,開展“藍色風暴”執行案款專項清理行動,全市兩級法院清理執行案款6.93萬筆188.03億元,實現超期執行案款發放清零,形成執行案款發放工作良性循環。積極推進涉法涉訴信訪積案化解攻堅,領導干部帶頭包案化解信訪積案561件。組織開展“院長大接訪”活動,18名院領導接待信訪群眾996人次,化解信訪案件144件。

    推動司法服務“大提升”,優化司法為民舉措。完善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機制,實現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常治長效,組織開展涉黑涉惡案件(線索)倒查和掃黑除惡涉案財物處置攻堅行動,全市15件存量涉黑案件財產處置到位率99.79%,36起生效存量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財產處置到位率100%。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訴訟服務水平。升級改造訴訟服務中心,為訴訟參與人提供咨詢引導、立案登記、審判輔助、多元解紛、速裁快審等一站式訴訟服務,在訴訟服務場所建立無障礙通道,為老年人設立便捷窗口,訴訟服務人員現場指導幫助老年人網上立案。制定民事案件訴前調解規范,充實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隊伍,促進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有效銜接。優化立案服務,提高立案工作效率,網上立案平均審核時間縮減到3天之內,訴前調解超過30天調解不成的,強制轉出、當即立案。完善司法救助制度,上下級法院、檢察院聯動救助,做到“應救盡救”“應救即救”。目前,6件司法救助案件,決定救助10人,發放司法救助金額182494.99元。深化“智慧法院”建設,方便群眾訴訟。全市兩級法院建成互聯網法庭220個,利用互聯網開庭22490場。全力打造全省首個知識產權審判智能化3D證據平臺,滿足知識產權案件事實查明和證據管理司法需求。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六個一”系列主題活動,采取系列司法保護措施,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青島中院發布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大典型事例,包括深入推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打造信息化多元解紛平臺、升級改造訴訟服務中心、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健全涉訴信訪工作機制、開展“藍色風暴”執行案款專項清理行動、12368訴訟服務熱線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這些事例是今年以來青島中院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以實際行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真實寫照,充分展示了青島中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成果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成效。

    青島中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大典型事例

    事例一

    深入推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建立了全市法院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從政治站位、依法打擊、綜合治理、協調溝通等方面統籌推進,取得了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局之年的豐碩成果。

    事例二

    嚴厲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制定了依法審理和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實施方案,積極開展反詐宣傳“六進”活動,強化對新類型案件的分析研討。審結了魏某某等27人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一系列群眾反映強烈、案情疑難復雜、社會影響重大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與公安、檢察機關建立長效溝通辦案機制,反詐工作取得成效。

    事例三

    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青島知識產權法庭在全省率先打造了“智能3D證據管理系統”,運用3D掃描建模技術和區塊鏈技術,通過三維掃描箱、手持掃描儀、空間掃描儀、無人機等,對實物證據進行3D建模,形成高清三維展示模型,解決了知識產權審判中證據固定難、管理難、移送難的問題,便利了當事人參加訴訟。

    事例四

    打造信息化多元解紛平臺,及時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整合“互聯網+多元解紛”司法服務平臺,突破場地、人員等條件限制,網上完成登記、委派、調解和司法確認,形成了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為主干,商事糾紛、銀行保險、勞動爭議、網絡交易、社會民生等類型化糾紛解決平臺為支干,縱向貫通、橫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在線多元解紛平臺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糾紛解決途徑。

    事例五

    升級改造訴訟服務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訴訟服務。突出“一站、集約、集成、在線、融合”五個關鍵,集“立案登記、審判輔助、多元解紛、分調裁審、涉訴信訪、法治宣傳”六大訴訟功能為一體,為當事人提供訴訟引導、法律宣傳、登記立案、訴前調解、訴訟輔助、信訪接待、投訴建議等訴訟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全方位服務。

    事例六

    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偨Y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處理經驗,建成了網上處理一體化平臺。解紛需求、調解與訴訟三個平臺緊密連接、有效聯動,使調解、裁判、鑒定前置、一鍵理賠、快速賠付等流程更加規范、高效,道路交通事故糾紛鏈條式、一體化解決。

    事例七

    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主動做好審判延伸工作,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構建起以基層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庭為主體,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打造村(社區)——鄉鎮(街道)——基層人民法院及人民法庭三級解紛路徑,推動一站式多元解紛向基層延伸,讓更多的基層群眾的矛盾糾紛化于未發、止于未訴。

    事例八

    健全涉訴信訪工作機制。完善涉訴信訪辦理流程,按照“事要解決”的信訪工作要求,全面開展信訪案件化解工作。加大信訪化解力度,落實領導包案制度,攻堅信訪積案,重點化解初信初訪。依托“三我”“院長大接訪”主題活動,做好再審、申訴審查工作。推廣應用“法信工程”平臺,解決人民群眾的合法合理訴求。

    事例九

    開展“藍色風暴”執行案款專項清理行動。在全市法院組織開展了執行案款專項清理十日大會戰,全市法院清理執行案款6.93萬筆,共計188.03億元,實現了超期執行案款的動態清零。開展執行案款集中發放活動,讓勝訴當事人的“紙上權益”變成“真金白銀”,實現勝訴當事人的既判權益,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事例十

    12368訴訟服務熱線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整合12368訴訟服務熱線功能,建立服務熱線值班制度,落實12368“一號通辦”措施,打造服務人民群眾的司法服務“第一窗口”。積極為人民群眾提供案件咨詢、聯絡法官、受理投訴等司法服務,接受律師案件問詢,協調再審案件的移送、審理問題,協調與下級法院上訴案件移送、繳費等問題,搭建起人民群眾、訴訟當事人與法官之間溝通聯系的橋梁,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劉瑞東  林紅  通訊員  何文婕  呂佼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