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出版集團、半島都市報社主辦,市北區民政局協辦的《青島文化地圖》(續篇)暨《青島文化地圖》英文版首發式在市北區廣興里舉行,同時舉行了向廣興里社區居民代表的贈閱儀式。
《青島文化地圖》(續篇)一書由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出版社、半島都市報社聯合推出,是2020年出版的《青島文化地圖》一書的姊妹篇?!肚鄭u文化地圖》及續篇,以地名文化的視角,全面展示了青島130年來的滄桑巨變以及青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精華積淀,向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青島市建置130周年獻禮。
《青島文化地圖》(續篇)從青島地標、歷史老街、文化津梁、交通要地、紅色路標五個方面對青島市區24個重要人文地物進行了全面生動的介紹,圖文并茂。在這些人文地物上,既有風云變幻的歷史滄桑,也有人間萬象的市井煙火;有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斗的足跡,也有后來建設者們艱苦創業的汗水。書中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個地標都是深思熟慮后的精挑細選,在青島歷史文化發展中具有重要性、代表性和典型性,以期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也從地名文化的角度,給想要了解青島的人、熱愛青島的人一個全面而豐富的展示。該書經多位島城文史專家、文化名人等審讀,保證了書中所述內容的真實性。
為讓世界上更多的人們了解青島這座城市,擴大青島在世界的影響,青島地名文化叢書的首部—《青島文化地圖》的英文版與《青島文化地圖》(續篇)同步出版發行,助力青島對外開放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
"歷史學家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曾說過國民對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我就是抱著對青島歷史的溫情和敬意來撰寫這本書的。每一條地名、每一條老街都承載著青島的歷史和文化脈絡,我的任務就是踏上這些道路,回望和挖掘曾經,借助城市的地名、道路的來世今生來呈現青島建制130周年的發展歷程。"《青島文化地圖》(續篇)撰稿人劉宜慶介紹說,文化需要發現和傳承,在《青島文化地圖》(續篇)新書發布之際,希望廣大讀者朋友先讀為快,并到書中提到的地點走走逛逛,感受青島這座城市的自然和文化魅力。
該書近日將在青島書城上架發售,電子版將在半島都市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發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