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非法買賣象牙制品輻紋陸龜藪貓 青島中院宣判三起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

    12月1日,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三起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制品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并當庭宣判。

    宣判現場

    案例一:

    非法買賣象牙制品

    2019年2月28日,馬某以880元的價格從李某處購買1個象牙制品,兩周后以原價出售給王某。2019年3月7日,王某委托馬某以1000元的價格從李某處購入2個象牙制品。2019年3月14日,王某從李某處以2200元的價格購入3個象牙制品。2019年3月28日,王某再次從李某處以450元的價格購買1個象牙制品。案發后,王某主動上繳7件象牙制品。經山東省森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涉案7件象牙制品均為長鼻目象科亞洲象或非洲象上門齒(現生象牙)制品,重量共計0.2175千克,涉案價值合計9062元。

    今年7月23日,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法院以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一審分別判處被告人李某拘役4個月,緩刑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1000元;被告人王某拘役2個月,緩刑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被告人馬某拘役2個月,緩刑3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8000元。

    后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王某、李某、馬某連帶賠償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

    青島中院經審理認為,由于象牙制品一直備受追捧,導致大象被大量獵殺,瀕臨滅絕。目前,亞洲象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非洲象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家貿易公約》附錄I或附錄II物種(2017版)。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有序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的通知》,規定自2017年12月31日起,我國全面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其制品活動。被告王某、李某、馬某雖然不是大象的直接獵殺者,但其實施收購、出售象牙制品的行為,為獵殺大象提供了動機和市場,其違法行為對于生態環境損害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被告王某、李某、馬某的行為,侵害了野生動物資源,影響了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區域性生態平衡,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物多樣性,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且其對生態環境功能的損害具有持續性的特點,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被告收購銷售的是象牙制品,無法確定被獵殺大象的種群和棲息地,以及是否從一根象牙切割,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難以確定,根據專家證人的意見,公益訴訟起訴人比照象牙制品價值損失確定本案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合法合理,青島中院予以支持。本案三被告收購銷售象牙制品7件,重量分別為42克、42克、30.5克、28.5克、34克、33克、7.5克,其中前3件收購銷售當事人為王某、李某、馬某,后4件為王某、李某。

    據此,青島中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王某、李某、馬某連帶賠償收購出售3件象牙制品造成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人民幣4771元,被告王某、李某連帶賠償收購出售4件象牙制品造成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人民幣4291元。

    案例二:

    非法買賣輻紋陸龜

    2018年底至2019年5月期間,于某通過網絡陸續購買兩只陸龜,王某明知于某購買的陸龜為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仍幫其收貨并飼養,后陸龜死亡。經鑒定,兩只陸龜龜殼其中一只為輻紋陸龜,屬于陸龜科,另一只無法鑒定。經查,輻紋陸龜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后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于某、王某連帶賠償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

    經鑒定,于某、王某非法收購飼養珍貴野生動物輻紋陸龜的行為,造成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15000元。

    青島中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于某通過網絡購買輻紋陸龜,交由被告王某飼養,后陸龜死亡。雖然于某、王某不是輻紋陸龜的直接獵捕者,但其收購飼養輻紋陸龜的行為,為獵捕輻紋陸龜提供了動機和市場,且因飼養不當導致輻紋陸龜死亡,其違法行為對于生態環境損害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被告于某、王某的行為,侵害了野生動物資源,影響了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區域性生態平衡,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物多樣性,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且其對生態環境功能的損害具有持續性的特點,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據此,青島中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于某、王某連帶賠償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人民幣15000元。

    案例三:

    非法買賣藪貓

    2019年8月,王某通過網絡聯系、快遞發貨的方式,以人民幣56000元的價格從趙某處收購一只藪貓。2020年8月6日,王某接公安機關電話通知后主動投案,藪貓被查獲。該藪貓系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由趙某從俄羅斯以6800美金購買,托運回國后賣給王某。經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確認從王某處查獲的為藪貓,被列入CITES公約(2019)附錄II。

    今年9月17日,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以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一審判處被告人王某拘役3個月,緩刑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以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被告人趙某拘役3個月,緩刑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退繳違法所得56000元。

    后青島市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王某、趙某連帶賠償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

    經鑒定,二被告收購出售造成的生態服務功能損失為18093.75元、寄養費為1687.49元,專家意見費用為3000元。

    青島中院經審理認為,由于藪貓在南非大量被捕殺,已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在我國核準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告王某、趙某雖然不是藪貓的直接獵捕者,但其實施非法收購出售藪貓的行為,為獵捕藪貓提供了動機和市場,其違法行為對于生態環境損害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被告王某、趙某的行為,侵害了野生動物資源,影響了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區域性生態平衡,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物多樣性,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且其對生態環境功能的損害具有持續性的特點,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二被告非法收購出售藪貓的行為,造成了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的損害,以及產生相應的寄養費用。

    據此,青島中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王某、趙某連帶賠償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人民幣18093.75元、藪貓寄養費用人民幣1687.49元、專家意見費3000元。

    野生動物是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性資源。青島中院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提高公眾法治理念和文明意識,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呂佼  王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