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月偏食
將于11月19日震撼登場
說它“震撼”
是因為這場月偏食十分接近月全食
食分高達0.98
屆時如果天氣晴朗
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這場“天狗食月”
此外12月4日還有一場日全食
詳細情況往下看
今年5月26日發生月食的資料圖片。
作為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蓋,這就會發生月食。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說,2021年一共有兩次月食發生,第一次是月全食,發生在5月26日;第二次就是11月19日的月偏食。幸運的是,我國都有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這兩次月食。“就本次月食而言,雖然名為月偏食,但它的食分可以達到0.978,也就是97%的月面都會被地球的陰影所遮擋,是極其接近全食的偏食,公眾完全可以把它當作月全食來欣賞。”楊婧說。
天文專家介紹,本次月偏食自北京時間14時00分半影食始、15時18分初虧、17時03分食甚、18時47分復圓、20時06分半影食終,全程時長6小時又6分鐘,是1440年后最長的一次月偏食。
月偏食初虧到食甚這段時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月亮并未升起,因此在國內的觀測者看到月亮從地平線升起來的時候,月食已經開始了,也就是“帶食月升”??傮w來看,我國境內只能看到此次月偏食過程的后半段,無法觀看完月食全程。
月食各階段的資料圖片。
| 漲知識 |日、月食有規律,一年最多共7次
作為一種美妙的天文景觀,日、月食一年里究竟會發生幾次呢?天文科普專家表示,日、月食有規律,一年最多共發生7次。
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剛好處于相對的位置時,地球的陰影會掃過月球,短暫地遮擋住太陽光并使月球變暗,從而形成月食。需要注意的是,平時見到月亮“不圓”的現象可不是月食,而是“月缺”,是正常的月相。由于月球圍繞地球運動,所以月球被太陽光照射到的可見部分每晚都在變化。月相在一晚上的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月食發生的完整流程中月亮會在一晚上由圓到缺再復圓。月食必定發生在“望”(滿月)的晚上。
月亮一次完整的相位周期大約是29.5天,這就是一個農歷月。按理說,應當每個農歷月都有一次月食。可惜的是,月球繞地球的運行軌道(白道)和地球繞太陽的運行軌道(黃道)并不在一個平面上,而是有大約5°的交角。只有當太陽和月球位于兩個“黃白交點”附近時,才會發生日食或月食。
就全球來說,每年最多可以發生5次日食,如1935年;最少可發生2次,如2017年。月食,有的年份一次也沒有,如1980年;最多的則有4次,如2020年。
一年當中日、月食最多共可發生7次:其中一種為5次日食和2次月食,如1935年;另一種為4次日食和3次月食,如1982年。最常見的是發生2次日食和2次月食,如2015年。
盡管就整個地球而言,日食發生的次數比月食多,但實際上人們看到月食的機會要比日食多。這是因為日食帶范圍不大,僅在月影掃過地面的局部地區才能看到日食,特別是由于全食帶更窄,因此日全食在地球上同一地區重復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人的一生難得一遇。但月食可見的地區范圍就很大,半個地球都能看到,所以同一地區看到月食的機會比日食要大很多。
今天青島天氣不錯
準備好欣賞“天狗食月”這個天文奇觀吧
來源:新華社、人民網、青島早報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