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思考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2020年1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年8月《膠東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規劃》正式發布實施,明確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施工圖”,提出了膠東半島要努力建設世界知名的半島城市群、全國重要的航運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世界先進水平的海洋科教核心區、全國重要的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

    一、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意義

    (一)開放層面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山東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山東迫切需要加快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形成全方位、寬領域、高層次的開放新格局,努力建成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沿海開放新高地。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橋頭堡,是實現這一目標要求的重大戰略舉措。膠東經濟圈是黃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是東聯日韓、西接亞歐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東方橋頭堡,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有利于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當先鋒、作示范。

    (二)南北差距重大意義

    過去十年,中國區域經濟呈現出北方東部地區相對衰弱、南方東部地區保持平穩、其他中西部地區加速發展的新格局。2010年到2018年,中國北方東部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GDP總量占全國GDP比重由29.21%下降到24.25%;中國南方東部地區(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GDP總量占全國GDP比重由38.51%下降到37.74%。膠東經濟圈是連接和貫通南方東部地區與東北地區的橋梁和紐帶,是我國東北全面振興不可逾越的關鍵區域,膠東經濟圈不發達,東北地區也很難發達,中國北方東部地區就不可能興起。因此,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對于解決中國北方東部地區相對衰弱的趨勢,實現中國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重大意義

    中國與東北亞各國經貿合作總體保持快速發展,2000—2016年中國與東北亞各國貨物貿易總額由1264.8億美元增長到6076.6億美元,年均增長10.3%。目前東北亞局勢明顯緩和,有望實現更大的合作和騰飛,膠東經濟圈的青島市在區域合作中長期處于領先地位,2017年與東北亞各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5033.5億元,遠遠超過大連、長春等城市,未來在東北亞合作前景無限。膠東經濟圈在連接日韓與東北亞地區,貫通“一帶一路”與東北亞、中日韓,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方面,有著天然的獨特的自然地理優勢、人文優勢和經濟基礎,是我國東西南北貫通和對外開放重要橋梁和樞紐區域,從這個角度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對于我國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具有特殊的重大戰略意義。

    二、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缺乏相互促進的地級市城市集群效應

    膠東經濟圈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級市太少,地級市相鄰地級市平均距離太遠,約為150公里,沒有形成地級市城市集群效應。中國發展最好的首先是珠三角城市群,地級市平均距離約40-50公里,形成了巨大的城市集群效應。其次是長三角城市群,地級市平均距離約70-80公里,形成了較大的城市集群效應。而膠東經濟圈地級市平均距離是珠三角的3倍、長三角的2倍,沒有顯著的地級市城市集群效應。

    (二)缺少具有聚集輻射作用的經濟核心

    膠東經濟圈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區域性、全國性的高端要素交易平臺,即缺少經濟核心的聚集輻射帶動能力。珠三角和長三角發展的好,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一批具有強大聚集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性、全國性甚至世界性的高端要素交易平臺,如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不僅帶動它們金融業的高度發達,還帶動它們形成大量上市公司。與之比較,膠東經濟圈在高端要素交易平臺方面是顯著落后。

    (三)缺乏具備協調各市分工的行政中心

    膠東經濟圈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具有強大區域協同作用的行政指揮中心。導致膠東經濟圈區域產業分工不明顯,產業結構雷同現象突出;區域產業配套能力不強,大量大企業配套流向長三角、珠三角或內陸地區;區域產業集群效應不顯著,除了海洋產業外,其他產業沒有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和具有全國影響乃至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新一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足,以至在過去十年,科技革命帶動的一批新興產業明顯落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三、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思路

    (一)以高速便捷交通體系實現城市集群效應

    構建膠東經濟圈1個小時快速交通體系。要在鐵路、公路、機場、軌道交通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建設力度。膠東經濟圈應當抓住機遇,構建環膠東經濟圈的高鐵+半島地理中軸高鐵+青島為核心的400-500公里/小時的高鐵網絡系統,實現青島至煙臺30分鐘、青島至威海40分鐘、青島至濰坊30分鐘、青島至日照30分鐘的快速通達交通體系。構建以膠東國際機場為主體+煙臺、威海、濰坊、日照地方機場為支點的航空網絡體系。構建以青島港為龍頭+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港口為輔助的航運網絡體系。完善膠東半島高速公路網絡體系。其中,膠東經濟圈構建400-500公里/小時的高鐵網絡系統,是提升地級市城市集群效應的關鍵突破口。

    (二)以高端要素交易平臺實現聚集輻射作用

    構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服務的高端要素交易平臺。一是爭取設立服務中國北方地區的證券交易所。建議以海洋經濟、上合經濟為上市特色基礎,做優做強藍海股權交易中心,逐漸爭取國家上升為服務海洋和上合組織的中國北方的證券交易所。二是設立服務膠東地區的統一的農村產權交易所。三是支持膠東五市依托現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用市場化手段聯合建設區域性用能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市場。四是規范發展煙臺海洋產權交易中心、威海國際海洋商品交易中心、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區域性交易市場。

    (三)以特殊重大戰略驅動構建行政指揮中心

    一是以行政區域重大調整形成以青島為核心的行政指揮中心。建議將青島主城向北遷移至膠州灣北岸區域,加強形成青島核心城區北移加強青島青島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建議將膠東經濟圈行政區劃進行較大調整。將現有的乳山+海陽、萊陽+萊西、龍口+蓬萊、萊州+招遠、平度、高密+諸城、壽光+青州等七個區域升級為地級市。這樣膠東半島地區相鄰地級市平均距離可以降低到60-70公里,將可以形成巨大的城市集群效應。

    二是爭取青島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構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行政指揮中心,還有一種較好的方法,就是爭取青島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青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也具有許多國家戰略層面的客觀基礎,一是在國家“兩橫三縱”城市化格局中總共八個交匯點,其他七個交匯點都布局有國家中心城市或世界城市,唯獨青島所在的東部沿海縱線與歐亞大陸橋經濟帶交匯點沒有布局國家中心城市或世界城市。二是中國四大海岸邊唯獨黃海岸邊沒有國家中心城市布局,其他三個海岸邊:南海岸邊有世界城市香港和國家中心城市廣州,東海岸邊有上海世界城市,渤海岸邊有世界城市北京和國家中心城市天津,只有青島所在的美麗的黃海岸邊沒有國家中心城市。三是從總人口看,山東人口超過1億人,占全國總人口1/14,理應布局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此外,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成立青島直轄市或成立膠東省,把膠東經濟圈的城市統一納入。當然以上只是作為理論研究探索,只能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程國有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