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中德牽手點亮歷史城區 第三屆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成功舉辦

    “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币蛎總€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更新自然需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因此,青島站在獨特歷史文化街區定位之上,緊緊圍繞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先后于2016年、2018年舉辦兩屆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

    第三屆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

    2021年10月26日,備受矚目的第三屆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于青島新金融產業園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綠色·包容·活力為主題,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青島委員會、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指導;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勘察設計協會、青島市中德交流合作協會、青島市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勇,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軍,青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王振東,市北區委書記、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張新竹,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以及相關部門領導、相關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出席活動;中國前駐德國特命全權大使、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原會長盧秋田發來祝賀視頻,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總規劃師吳志強進行連線演講,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馮正功等嘉賓現場分享觀點,共同助力青島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執行總指揮張軍致辭

    青島市政府副市長張軍在致辭中表示,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匯聚中德兩國專家學者,緊緊圍繞歷史城區傳承發展的共同課題進行交流研討,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也將成為中德交流合作另一個示范平臺,為促進兩國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我們也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認真聽取各位專家學者的意見,積極采取有效舉措,推動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中國前駐德國特命全權大使、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原會長盧秋田視頻致辭

    其后,盧秋田大使視頻致辭,他希望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發展的青島論壇能夠繼往開來,持之以恒,以學術促進交流,以交流促進合作,成為新時期中德交流合作的新典范。最后,預祝第三屆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取得圓滿的成功。

    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致開幕詞

    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致開幕詞,他分別從中國與德國、青島與德國多年來豐富的交流與合作方面進行回顧,并對本次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表示肯定,希望青島論壇繼續發揮在歷史城區保護傳承政策研究、決策咨詢、思想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成為中德交流的重要“窗口”,促使雙方相互開放、共同發展的領域越來越廣泛;成為中德交流的重要“紐帶”,更加緊密地聚集中德兩方各方面力量,結識更多的朋友;成為中德交流的重要“平臺”,推動青島與德國實現更高水平的廣泛合作。

    城市更新,青島歷史城區煥新機

    正如德國諺語所說,“山與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在深化中德友好關系,加強雙方互利合作的背景下,中德雙方的“相逢”與合作不止于此。

    在今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中山路、館陶路和郵輪母港區等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積極導入新業態,推進港城聯動、老城復興。中德雙方在城市更新這一新領域,開啟一段緊密相連的“合作佳話”,最佳落腳點便是青島這座城市。

    可以說,在獨具文化底蘊的青島歷史城區上實現城市更新,以產業為導向,促歷史城區蝶變,不斷煥發新生機,利用建筑這種特殊表達形式,隔空實現了一次中德的“攜手合作”。

    今天成功舉辦的第三屆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青島論壇,緊緊圍繞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通過國際化、高層次的學術交流,共同探討適合中國城市更新的多元化發展路徑,進一步推動青島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和相關規劃、建設、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促進中德兩國在相關領域的長期交流合作,是深化中德合作的成果之一。

    綠色包容活力,三位一體構建歷史城區新魅力

    市北有14平方公里的歷史城區,約占青島市歷史城區的一半,是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騰籠換鳥的主戰場。近年來,市北在建筑修繕、活化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產業復興、“四新”導入、騰籠換鳥上,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摸索出一套歷史城區復興的“市北模式”,也與本屆論壇主題“綠色、包容、活力”高度契合。

    堅持綠色、關注綠色。市北將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導思想緊密結合,緊扣“打造潔凈美麗、‘三生’融合的歷史城區環境”“打造舒適宜居、便民利企的歷史城區”目標,把提升環境功能品質擺在重要位置。

    堅持包容,關注包容。市北提出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和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作為產業承載區,歷史城區也進行了“產業定位”,將目光瞄準“四新”經濟,大力發展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產業,推動港產城一體化格局全面起勢??梢哉f,上至各式產業行業導入、產業生態營造,下到建筑風格設計,市北歷史城區無不向外彰顯著大氣包容之態、海納百川之勢。

    堅持活力,關注活力。在充分發揮歷史街區的產業承載作用基礎上,市北不斷科學、持續、有序導入優質產業招商項目,用新產業激活歷史城區,為歷史城區的“轉身”注入新活力,使其成為推動青島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以及北方城市歷史城區轉型涅槃的新樣板和新標桿。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看到,市北正以一往無前的沖刺速度加快經濟部門進駐歷史城區,在項目一線抓產業、導流量、解難題、抓落實。真正讓歷史城區升溫,成為“四新”經濟的成熟載體,更好走深走實歷史城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深入調研,助推城市更新未來發展

    本次論壇各項精彩活動也廣受與會代表們的關注。論壇開始前,與會各位貴賓專程前往海泊路、濟寧路等青島歷史城區范圍內保護更新項目進行實地考察與觀摩,就中德兩國歷史建筑、里院建筑保護和利用相關經驗進行廣泛的交流。

    嘉賓演講

    不僅如此,受邀前來的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領域國際頂級專家、學者也為本次論壇活動帶來生動深刻的演講環節。嘉賓們圍繞中德歷史城區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歷史城區保護思路與創新技術、產業導入與歷史城區更新、文化及市民生活視角下歷史街區、國內外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經驗、問題與對策,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和交流,為中德兩國進一步交流合作點燃新火花,為推動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論壇結束后,不少代表表示自己收獲頗豐,期待這樣的活動越辦越多、越辦越好,并且還傳遞了對未來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工作、中德雙方合作共贏的真摯祝福。

    俗語有言,“眾人拾柴火焰高”,合作被當今時代賦予了更具內涵的意義。面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市北正以前所未有的包容之態、開放之勢,歡迎國內外先進企業產業的入駐與發展。大家也由衷相信,青島在未來將再次實現多方攜手合作,推動城市有序更新,促進城市共同繁榮,為文明城市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建設展現出更多優異成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姜喆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