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以“發揮影視橋梁作用,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的世界“電影之都”合作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業內專家學者線上線下齊聚,從影視產業發展、影視教育、國際傳播等多個角度,積極探索電影文化產業本土化與國際化結合模式,就青島建設世界電影之都、打造東方影都文化符號等內容展開深入交流,為國際電影文化產業合作注入新動能。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青島影視博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歐盟電影節組委會、歐盟中國聯合創新中心承辦,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提供學術支持,共分為主旨發言、產業座談、教育座談三個環節。
活動中,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指出,當前,國際影視文化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中國影視產業騰飛成為這一新格局形成的關鍵驅動力,應當以正確的價值觀、健全的審美觀引導學生,以設計思維、融合思維啟迪學生,以科技與藝術融合、理論與創作貫通的課程塑造學生,全力培養具有中國文化底色、國際多元視野、善講中國故事的未來影視創作人才,為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圍繞新時代中國國際電影教育合作延伸,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提出,依托區位優勢、文化優勢,青島東方影都已完成了軟硬件的豐富配置,在此優勢條件下,未來影視合作應從廣度、深度、高度三個方面延伸發展,以更廣闊的國際化視野與世界建立更廣泛的聯系,開展更深思想、理念的學術合作,依托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開創國際電影教育、國際電影文化合作新局面,展示中國魅力、釋放中國能量、提供中國智慧。
回顧中歐電影文化交往,前比利時駐華大使、終身榮譽大使帕特里克·奈斯表示,文化是國際關系的重要維度,在國際政治、經濟交往不暢的情況下,電影能夠提供國際交流的有效補充。他指出,歐盟和中國有著截然不同的背景和思維方式,電影創作試圖揭示共有的人道主義和共同的文化精神,讓兩個世界真正建立起對話,希望通過青島影視博覽會、中國歐盟電影節等國際文化活動平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國際合作與創新。
在國際電影合作和國際影視教育合作方面,來自國內外的業內專家學者分別就《電影與城市:“電影+”時代,東方影都的影視產業新高地探索》《新時代、新政策、新技術下的影視教育國際合作與創新》兩大議題展開線上線下探討。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從紀錄片的角度闡述了紀錄片對于城市記憶留存、城市氣質提升、文化產業帶動的重要意義,認為青島東方影都打造東方好萊塢有很多天然優勢,要真正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影視之都,城市本身要更加包容、友好,要有更加開放的姿態、更為廣闊的氣度,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節展活動在此落地成長。
以擁有50年歷史的坦佩雷國際電影節為例,芬蘭坦佩雷國際電影節主席裘卡·佩卡·拉克索介紹了城市發展、資源支持對規模小但更專業的短片電影節發展的重要性,并強調了電影節對增加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全球知名度、帶動城市文化旅游、推動國家電影文化藝術發展的“反哺”作用,提出在城市和電影產業之間建立聯系可以以坦佩雷為例,通過電影俱樂部和電影節形成充滿活力的城市電影文化。
來自捷克布拉格、熱衷水下電影、已與中國伙伴合作完成電視劇《最后一張簽證》《雞毛飛上天》《獵狐》以及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等重要影視娛樂節目的雙星電影公司董事長史蒂夫·力赫塔克,對青島東方影都的發展倍感振奮,認為東方影都的發展給全球影視制作者提供了合作機會,能夠把中國優秀電影帶到歐洲,幫助歐洲觀眾開闊視野,讓世界看到美麗的中國風光以及中國電影人的創作才華。
針對新時代、新政策、新技術下的影視教育國際合作與創新,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楊乘虎指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相應影視攝影技術、制作技術的普及,影視制作專業壁壘被打破,影視制作人才專業和非專業、科班和非科班的兩分法被更多元的評價標準所替代,影視產業腰部和帶有行動力的制作、執行人才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的巨大缺口,新的教育體系、人才培養通道需要搭建完成。提出專業人才要在專的基礎上有通達的文化情懷和文化素養,以此走向影視創作夢想的通途。
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杜布拉夫卡·拉紀奇認為,國際合作有利于豐富和拓展學生的經驗和知識。提出新技術、新設備可以讓學生的電影創作更容易,但也容易陷入過度的技術依賴,鼓勵讓學生完成專業任務,獲得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在做好專業技能儲備的前提下,更巧妙地運用新技術進行電影藝術創作。強調電影藝術不是可以輕易學會的東西,而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在影視教育中要讓學生了解自己國家的電影歷史和電影制作的方法,還必須了解其他文化以及整個世界的電影產業發展。
論壇中,專家學者們紛紛對世界“電影之都”青島在國際的知名度和認可度給予了充分認可,對青島和青島東方影都發展提出了建議。
帕特里克·奈斯認為,人才是整個電影產業最關鍵的要素之一。青島擁有美麗的地理環境、豐富的人文底蘊,有潛力成為世界電影中心,目前青島東方影都已完成基本硬件建設,更需要軟件方面的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國際人才的引進??梢酝ㄟ^國際電影節的引入,促進國際專業人士的交流合作,通過培育設立電影工作室、電影中心,吸引全球人才聚集。芬蘭商會副會長吳蘭表示,青島應充分發揮影視行業最新技術應用的優勢,通過不同于其他“普通或傳統”的標志性活動,吸引全球人才集聚。
2017年,青島被授予“電影之都”稱號,成為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第9個、也是中國首個“電影之都”,2018年,青島東方影都落成運營,建成國際一流影視基地。截至目前,青島東方影都已集聚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的影視產業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億元,累計接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影視作品200余部,累計票房超過110億元,帶動新區注冊影視及配套企業超過4000家,成為中國高科技電影重要制作基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范鎮 通訊員 李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