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磁吸效應持續凸顯,青島如何用力度空前的政策扶持與影視共舞

    “截至2021年9月,西海岸新區注冊影視及配套企業超過4000家,僅靈山灣集聚區入駐影視企業近650家,包括中視實業、五洲影業、華誼兄弟、大地電影、英皇娛樂等近20家頭部企業。入駐拍攝中外優秀影視作品200余部,集聚影視產業項目總投資近200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億元,累計票房超過110億元,力爭2030年形成千億級影視產業鏈?!?/p>

    昨天晚上,在2021青島影視博覽會開幕式上,主持人向在場觀眾揭曉了東方影都近幾年的成績單。

    事實上,相比這些數字,普通觀眾或許從屏幕中得到的感受更直觀一些。

    從年初春節檔的視效大片《刺殺小說家》到9月份上映的災難片《峰爆》,從電視劇《舍我其誰》到當下正在熱播的《功勛》之《黃旭華的深潛》,從綜藝《“拳”力以赴的我們》到《這!就是灌籃》第四季、《愛奇藝尖叫之夜》,均能看到青島的身影。

    不難發現,以影視補貼政策屢屢引起業內熱議的青島,已然成為影、劇、綜的拍攝熱土,并在全年實現了另類霸屏。

    “熱”還體現在劇組的入駐率上。昨天下午,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參觀東方影都攝影棚,除卻為青島影博會準備的美術展影棚外,其余大多數均已出租。據了解,今年1月份,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內的影棚出租率高達93.88%,呈現出“一棚難求”的盛況。

    多個維度的火熱景象,見證著東方影都的蓬勃發展,更體現了東方影都對影視內容生產者的持續吸引力。

    在人們眼中,所謂的影視熱土早已遍地開花,甚至已有“超標”之勢,尤其在近兩年影視行業處于深度調整和疫情侵襲的背景下,有些“熱土”已經涼了,為何年輕的青島東方影都卻能逆勢而上?

    不難發現,東方影都在幾年的建設中已形成一股中心擴散的磁吸效應:政策驅動,技術賦能,服務為本,從而構建起了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在青島影視博覽會舉辦之際,影視獨舌線下探訪東方影都,力求多層面探究東方影都的成功方法論及對影視行業的影響。本篇為系列報道的第一篇,說說東方影都的政策優勢。

    一以貫之,政策延續不折騰

    在業內看來,青島多年來的政策優勢和空前的補貼政策,是其蓬勃向上的關鍵因素。

    早在2014年,青島市政府就在《關于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設立影視產業發展基金、給予影視企業資金扶持的政策。

    近兩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在影視扶持政策上不斷加碼,環節也多次細化。先后出臺《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青島西海岸新區支持影視產業健康平穩發展的政策措施》《青島西海岸新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影視產業扶持政策,連續多年為影視企業和劇組兌現補貼資金超過1.6億元人民幣。

    今年七月,山東省政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制定了12條重大措施,在其中明確提出支持高水平建設靈山灣影視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高水平建設東方影都以及加快推進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建設等措施。

    八月份,青島西海岸新區又修訂出臺了《青島西海岸新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政策內容涉及影視企業、重點項目、優秀影視作品創作、影視文化交流活動、影視融資、影視文化人才引進和培育、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等八個環節,貫穿影視產業全鏈條。

    比如,單就“優秀影視作品創作生產”一項,就細分到了從規劃立項到發行獲獎,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補貼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本政策的服務對象門檻進一步降低,范圍進一步拓寬,靈活性再次升級,包含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網絡電影、動漫、綜藝、游戲策劃、投資、交易、制作、宣傳、發行、播映、衍生品開發及短視頻、MCN機構、網絡傳播平臺等。做到了全流程,模塊式,可疊加。

    事實上,東方影都對影視全流程的扶持很是靈活。比如,在當地立項,就可以拿立項補;在當地拍攝,就可以拿拍攝補;如果第一出品方在新區,不在新區拍攝,但在新區結算,那么可以拿立項加項目獎勵,最高達1000余萬元。這意味著,青島西海岸新區已經完成了從“示范項目培育”向“多面項目開花”的方向轉變。

    去年影博會制片人劉寧上臺領取補貼

    因時而變,因事而細。難得的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雖然在三年來不斷針對影視產業出臺新政,但扶持的理念卻一以貫之,盡管“東方影都”在中途有過從萬達到融創的主體更迭,但西海岸新區的影視發展決心始終未曾改變。

    真金白銀,新人終成回頭客

    如果說,紙面的政策扶持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形成“磁吸效應”的起點,那么,近兩年來真金白銀的政策兌付,則為這股效應注入了絕佳的助推力。

    往遠了看,2018年9月,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補貼理事會向電影《長城》制片方撥付補貼資金1600余萬元,標志著該地區的前期政策制定和流程梳理正式進入運營管理和補貼撥付的快車道。不久之后,《流浪地球》僅僅上映20多天,就拿到了412.65萬元的制作成本補貼,速度之快出乎了導演郭帆的意料。

    往近些看,去年青島影博會上,“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向44家影視企業發放了419.32萬元補貼,向臺網劇《冰糖燉雪梨》發放了1259萬元補貼。最優政策環境讓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為影視人心中的沃土,也成為了積極推介者。

    張藝謀稱贊道,“青島非常利于來建立中國最大的拍攝基地,氣候非常好,交通很便利,人民很熱情?!?/p>

    前幾天,郭帆帶著他的新片,又回到了這里?!侗菬跹├妗返闹破藙幰惭杆僭跂|方影都拍攝了另一部劇集《舍我其誰》。今天的科幻電影專家交流活動上,烏爾善的《一人之下》也正式簽約。目前,《一人之下》正在東方影都緊密籌備中。

    兩年內,綜藝《“拳”力以赴的我們》《這!就是灌籃》《愛奇藝尖叫之夜》均落戶青島。其中,《這!就是灌籃》連續兩年在青島錄制。

    新人已成回頭客,刻刻又有新人來。

    除了《流浪地球》和《刺殺小說家》等視效大片,由烏爾善執導的《封神》三部曲,張涵予主演的《鬼吹燈之天星術》,開心麻花團隊打造的《超能一家人》均在此拍攝。上個月,由姜武、王志文、李乃文主演的電影《731》也宣布開機,全程在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拍攝。

    可見,隨著“磁吸效應”的擴散,青島西海岸新區實際上已經在人們心中完成了從“政策洼地”向“大片出產地”印象轉變。

    三歲看大,青島助推中國影視探高

    最后還想談談青島綿延不斷的影視扶持政策為中國影視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首先,就制作層面而言,在影視制作公司處境艱難,信心不足的情況下,青島大力度的扶持補貼一定程度上為他們紓了困,解了急,提了氣。這種從物質到精神的支持對近兩年蹣跚前行的影視公司來說尤為重要。

    其次,就行業層面而言,青島從時間到空間上強化了影視行業共同體的觀念。尤其在每逢青島影視博覽會之時,影視行業的嘉賓媒體齊聚于此,整座城市仿佛都在為這場盛會忙碌,所見所聞皆與影視相關,令人深有感觸。

    東方影都電影創投會(路演)

    不僅如此,《青島西海岸新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到,要按照“一業多會”模式設立影視產業協會,影視制作行業協會、群眾演員工會等社會團體,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足見青島西海岸新區希冀深入推動中國影視產業發展的決心。

    第三,就整體發展而言,青島可謂為全國的影視基地發展打了個樣。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政策的推動結出了累累碩果,不走人走政息的折騰路,反而一步一腳印,步步上臺階,積極參與影視產業全鏈條的服務創新,最終贏得了聲名,收獲了贊揚。

    今年,來到了第三個年頭的青島影視博覽會,比以往更全面、更成熟了。會程不僅囊括了“致敬百年”主題、5G高新視頻、市場交易、交流傳播、“金海鷗”系列成果發布等五個單元19項主題活動,更搭建了一個以影視文化交流合作為紐帶的平臺。

    所謂“三歲看大”,相信在我國邁向影視強國的征程中,青島將會持續貢獻生生不息的獨特力量。

    來源:影視獨舌公眾號 作者 許心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