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青島市在長春、大連等地開展的2021年“青島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動圓滿收官。此次活動累計吸引1617名學子到場洽談對接,碩博以上人才占投遞簡歷總數的近90%。
3天2地4高校,靶向引才“有質有量”
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為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為有效化解企業引才難和人才求職難的結構性矛盾,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梳理匯總5萬個緊缺人才崗位,并依托青島人才網、各高校就業網站平臺,結合高校優勢學科分布情況,精準投放引才崗位,全力構建人才供給側與需求側精準匹配機制。
本次系列活動在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4所“雙一流”高校接續開展。青島市針對各高校的專業特色,精心組織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科技大學、青啤集團、青島海灣集團有限公司等44家優質用人單位,提供約6000個引才崗位,涵蓋金融管理、人工智能、機械制造等多個領域,累計吸引1617名學子到場洽談對接,碩博以上人才占投遞簡歷總數的近90%。
創新2種機制,校地合作“有聲有色”
東北地區作為青島市青年人才的重要供給源,多年來,青島與東北地區高校始終保持著極為密切的人才交流合作關系,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青島科技園等一批校地合作載體落地青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在迎來城市發展關鍵窗口期的當下,進一步推動青島市與國內重點高校間的校地合作走深走實,打造產學研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將是青島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是創新校地間聯合培養機制。10月15日,首個“青島市青才實訓營高校聯絡站”在大連海事大學揭牌。作為國內知名海洋特色高校,大連海事大學與志在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青島可謂“志同而道合”。聯絡站設立后,依托島城的“青才實訓營”平臺和“金種子”人才庫,有意來青就業發展的海大學子將享受實習實訓、就業指導、跟蹤培養等一系列承接高校教育的“定制化”“一站式”人才服務。二是創新引才中介橋梁機制。本次活動,青島市在吉林大學設立了第14個“青島招才引智工作站”,利用知名高校的區域影響力,打造區際引才橋頭堡。同時,進一步放大“老鄉會”“校友會”紐帶效用,利用協會對政府宏觀和市場主體微觀進行串聯,借助“校友”“同鄉”在國內外人才和資本市場的廣泛影響力及資源優勢,以才薦才、以情引才、暖心留才?;顒悠陂g,吉林大學青島校友會會長王明凱、大連海事大學青島校友會付健分別發言,助力青島市通過社會團體組織引薦、黏連更多人才。
實施“三進”行動,智產融合“有力有序”
與推介招聘活動同步舉辦的,是青島市千名專家“進重點企業、進企業研發機構、進見習實習基地”三進行動。自今年6月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便廣泛對接國內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和在青的重點企業,梳理重點科研成果、企業生產研發及人才需求等項目,匯總形成了300多項需求項目清單,著力探索一套以人才服務為引領的旨在解決島城企業發展面臨的“卡脖子”問題的服務新模式。
本次東北之行,組織青島市用人單位與吉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的優勢院系,就藍色經濟、裝備制造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對接,按圖索驥開展“三進”活動。其中,在吉林大學召開校地創新項目合作座談會,青島金域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德才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歌爾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就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高導熱絕緣散熱片和工程領域人才與技術方面,與吉林大學相關領導開展座談交流,積極尋求吉林大學在產學研結合、技術轉化、資金項目對接等方面的合作機會。
下一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持續開展更加專業化、更具精準度的招才引智活動,活動范圍將擴展至華中、西南等地,并充分發揮活動平臺引才的乘數效應,適時舉辦“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藍洽會”等大型人才節會,為青島市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提供充沛的人才動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