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億元!24項紀錄!
國慶假期,一部《長津湖》成為熱點。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0日上午11點,《長津湖》總票房超39億,超7454萬人次觀看。上映以來,《長津湖》已打破中國影史國慶檔影片累計票房紀錄等24項影史紀錄。
然而,電影上映沒幾天,媒體便報道稱“長津湖”商標已被注冊,《長津湖》電影侵犯商標權。
例如,某媒體以《票房破34億,長津湖被控告侵權,有下架風險?》為題作出報道,并指出電影沒有下架是“因為他們(商標權所有人)并不缺錢”。
此外,根據微博上某位博主的說法,爆料的導演表示:“如果對方愿意道歉,他們會以100元的價格將商標出售給她……”
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發現,實際上早在9月6日,“長津湖商標被多方搶注”便成為微博話題,但受關注度并不高。
記者在中國商標網查詢,結果顯示共有28件“長津湖”商標,其中最早的一件申請時間為2009年11月12日。申請多件“長津湖”商標的主要有北京加點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廈門多京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一位張姓自然人。
某導演說擁有第41類“長津湖”商標所有權,記者查詢后發現,這件商標應該是第50827126號商標,申請時間是2020年10月29日。有網友認為,說《長津湖》電影侵犯商標權是“碰瓷”,“明顯是知道人家拍了才去搶注的?!?/p>
一位資深律師在朋友圈發文表示:“蹭熱度也應有底線,拿長津湖商標蹭長津湖偉大戰役的熱度非常難以接受。商標權利也有適用范圍,漫無邊際地夸張性放大、扭曲性解讀商標將給公眾帶來不必要困擾和誤導,令人擔憂?!?/p>
近年來,爆款電影名稱被搶注事件時有發生,例如《戰狼》《你好,李煥英》,但出品方自己申請的《你好,李煥英》商標卻因為“李煥英”是烈士姓名而被駁回。
通常來說,影視作品一般從著作權角度予以保護,但隨著“大IP”概念的風行,不少影視作品延伸出不少衍生品,著作權保護不足以涵蓋影視作品帶來的商業利益,因此眾多出品方日益重視商標申請注冊,并通過版權運營獲得更大利潤。
當然,也有注冊商標比較“瘋狂”而引發爭議的出品方。比如《哪吒之轉世魔童》火了之后,出品方光線傳媒先后提交多達1820件商標注冊申請,絕大部分商標均與《哪吒》電影相關,包括魔童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殷夫人、熬丙、MOTONEZHA等諸多影片故事的人物名稱。光線傳媒這一行為在當時引發諸多爭議。有的人認為出品方對旗下產品申請注冊商標無可厚非,也有人認為短時間內大量注冊商標涉嫌囤積,而且哪吒本身屬于大眾熟知的神話人物,被獨占是否合理。
也許是因為媒體報道的影響,電影《長津湖》的出品方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電影上映前的9月24日才在第16類、第28類和第41類上申請注冊了“長津湖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3件商標,目前仍在等待受理中。盡管從票房成績來看,所謂“侵權”事件顯然并未對影片產生多大影響,但由于在相關類別上已有在先的“長津湖”商標,博納影業的這3件商標申請未來命運如何,仍是個未知數。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