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哪吒企業為代表的新經濟創新創業是中國創新精神對世界科學與文化的重要貢獻,也是中國成為科技與文化輸出國的標志性轉變。
▲長城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發表主旨演講
新經濟浪潮下,誰將勇往直前?
哪吒、瞪羚、獨角獸……在中國企業生長版圖中,“魔幻”與“現實”每天都在交替上演。
新經濟時代,企業成長路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過去中小企業、大中型企業的成長形態,瞪羚、哪吒、獨角獸等新物種不斷涌現。
“新物種”是近年來的大熱詞。
無論是近三年保持20%增長的瞪羚企業、10年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還是天使輪融資達到1億元的哪吒企業……從一份份新物種企業指數榜單的背后,可以窺見一座城市的創新熱度,這些資本新貴,在“超現實”的快速成長中映射區域經濟的發展概況。
在青島市南區發布的首批58家新物種企業榜單中,80%以上為科技型企業,86%以上為民營企業,成立不足十年的企業占比69%,樂艙網、海創智圖等年輕民營企業成為創新主力。
由此推斷,科技型企業是“新物種”的孵化池,民營企業和“年輕”企業更是潛力洼地和創新活力的代名詞。
隨著全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新物種”已迅速成為各行各業競相談論的話題。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擁有科技屬性、創新屬性的新物種企業群體逐步成為衡量區域新經濟繁榮程度的重要指標。
在2019年度的163家哪吒企業中,有8家企業成長為獨角獸企業,41家成為潛在獨角獸企業。這些爆發式增長的哪吒企業從出現到成為獨角獸企業平均用時兩年,成為潛在獨角獸企業平均只需要1.47年。
所以,市南區發布新物種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只需3年。
▲中國-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國際會客廳
01 梯度培育上市企業后援“部隊”
《市南區新物種企業梯度培育計劃(2021—2023年)》開展“菁鷹企業—瞪羚(培育)企業—獨角獸(培育)企業—上市(培育)企業”四個新物種培育梯隊的申報、遴選、調研與研究工作,最終遴選出首批58家新物種企業榜單,編制形成《2021青島市市南區新物種企業發展報告》。
通過實施梯度培育計劃,搭建投融資平臺等形式,促進新物種企業發展壯大。
首批58家企業中,50%的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超10%,首宏醫療、聯信網絡、美迪康等企業經營能力呈現強勁勢頭;53%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復合增長率超過20%,43%的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復合增長率超50%,積成電子、松立控股、金東數字、聯合視界等一批上市(培育)企業和獨角獸(培育)企業步入高速成長的快車道;83%的新物種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5%,洛克環保、聚好聯等企業自主創新實力持續提升。
新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環境不斷發生變化,以數據、信息技術、知識為代表的新興生產要素與資源在全球快速流動,要素生產率和轉換率的迅速提升支撐著新經濟的加速發展。
以哪吒企業為代表的新經濟創新創業是中國創新精神對世界科學與文化的重要貢獻,也是中國成為科技與文化輸出國的標志性轉變。
2019年163家哪吒企業分布在中國的27個城市,“北上杭深”是哪吒企業的主要聚集地,共有106家,占總數的65%。
其中,北京共有44家,上海35家,杭州14家,深圳13家,廣州11家。而山東省共有3家,其中濟南、青島、淄博各1家,從數量來看,山東的新物種還不夠多,與“北上杭深”等城市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較小、新經濟業態不豐富,是目前市南區的現狀。對此,市南區將加速推進天使投資基金、VC基金、PE基金等多層次股權投資基金體系的構筑,開展上市精準培訓,支持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和上市,借助資本的力量助推企業加速發展。
“十四五”期間,市南區將實現產業引導母基金規模達100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高新技術產業累計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60%等目標。到2025年,市南區累計培育8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300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引進10家新物種企業,擁有科技型上市企業6家。
▲松立“慧停車”
02 布局新賽道借力資本加速跑
對于近年來大熱的數字產業領域,市南區也多次在規劃中提到,發展數字經濟并且計劃出臺數字經濟相關的方針政策。
以產業跨界融合為主線,推動產業發展向價值鏈“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加快培育以數字經濟為引領,海洋經濟與綠色經濟特色發展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布局數字文創、數字貿易、金融科技等新賽道,將市南區建成新興賽道的孵育區。
目前,已有一家上市公司“叮咚買菜”在市南區注冊新公司,“有戲電影酒店”、“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等項目已經展開實質性的深層次合作。
在加速企業培育的過程中,好的政策就像一間“暖房”,可以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為加快推進市南區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突出優勢產業,優化營商環境,市南區2020年出臺了《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市南區惠企服務12條》,2021年新出臺了《青島市市南區領軍人才計劃實施細則》。對經認定的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隱形冠軍”、高新技術企業,分別給予市區兩級最高6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60萬元獎勵。
對市南區重點培育和引進的行業頭部企業、哪吒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新引進年度全口徑經濟貢獻達到300萬元且保持增長的企業,自注冊運營年度起五年內,按照 “三免兩過半”給予獎勵;新引進總部企業,實繳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的給予最高4000萬元一次性獎勵,總部企業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等,壯大創新型企業群體,打造高科技高成長企業梯隊,加快集聚龍頭企業,實現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打造高科技高成長企業梯隊,加快集聚龍頭企業,實現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未來,市南區將持續實施“1532”梯度培育計劃,按年度組織召開市南區新物種企業發布會。
同時,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推進建立創新產業“試錯”機制,進一步優化新物種企業發展環境;研究區域創新應用場景清單,優先支持入庫企業牽頭實施各類科技項目;廣泛鏈接專業化服務資源,定期提供新物種企業與第三方服務機構資源對接活動,加快各類創新要素資源的互聯互通,打造企業科技創新發展高地。
▲金東創意承辦的3D光影秀在西部老城區精彩亮相
03 多地出臺方案實施倍增計劃
根據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哪吒企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哪吒企業達163家,這些企業平均成立時間僅有2.5年。其中,6成以上融資額在1—2億元,融資額最高的甚至達到了100億元。
“千里馬”的潛力如此驚人,“伯樂”的適時出現則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高成長型企業的長期發展,全國各地紛紛推出“行動方案”。
武漢市提出了實施上市公司倍增計劃,深挖企業資源,實行梯隊培育,每年“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
北京市啟動科創類企業上市“鉆石工程”,共同培育科創企業優質上市后備資源。
《廣州市加快推進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行動計劃(2020-2022年)》,3年推動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60家,累計境內外上市公司達240家,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新增上市公司,占廣州市新增上市公司的比重超過30%。
湖南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企業上市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引導上市公司做強做優”,提升上市后備企業“質地”……
從國內外優秀企業成長規律來看,大部分成功企業都成長自小企業,小企業在一輪一輪外源融資支持下實現上市、做大做強。
從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來看,上市公司大都是當地“龍頭企業”,由于經營規范、財務透明,他們都是各地經濟的“基本盤”、產業升級的“領跑者”,直接影響所在地區財稅收入。截至2020年底,我國上市公司超過4100家,利潤已經占到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總額五成以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