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這么多年,在家門口拿到了房產證,真是太高興了!”9月24日,東盛花園業主王先生從嶗山區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手中領到了不動產權證,難掩激動的神情,連連感慨。
嶗山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化解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解決了困擾東盛花園群眾多年的“拿證”難題。自9月23日起,嶗山區自然資源局聯合嶗山區稅務局、金家嶺街道辦事處等有關單位一起到大埠東社區現場辦公,為東盛花園小區2513戶業主現場辦理不動產權證。據悉,這是青島市首例進社區為“問題產權”項目集中辦證。
30分鐘現場領證
東盛花園小區有1877戶回遷安置業主以及636戶商品房業主。前期,嶗山區自然資源局與大埠東社區密切配合,對安置房業主辦證的各類情況進行了細致梳理,提前對業主辦證當天所需的各類材料和流程通過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進行“一次性告知”。業主們現場按照流程,快速辦理發票領取、材料受理、交稅、繕證等手續,在家門口享受一站式貼心服務。
在自助發證機前,一位業主短短幾分鐘時間就拿到了鮮紅的不動產權證。他激動地表示:“聽說可以現場拿證,我早早就來了,自助打證,省了排隊等待的時間,很方便?!睋私?,這臺發證機是目前青島市唯一一臺自助發證機。除了自助發證機,現場還配備了自助查詢機,用于現場辦理產權證明和進度查詢。這也是青島市首例不動產登記自助設備進社區。嶗山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閆飛宏表示:“我們這次進社區,就是要為群眾辦好實事、辦實好事,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辦事群眾少跑腿’。群眾不用跑到大廳,在家門口就可以辦好不動產權證。”
商品房業主“并行辦理”
產權歷史遺留問題。對此,嶗山區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明確了區自然資源局、區住建局、區稅務局、嶗山規劃分局等多部門職責分工,同時建立協調督察機制,通過“人單合一”方式共同推進歷史遺留問題的化解。
為讓老百姓盡快拿到房產證,區自然資源局和區稅務局站在群眾立場想問題、找路徑,依據國家關于城鎮居民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有關政策,采用“并行辦理”的辦法,把原來先“追繳土地出讓金”后“不動產權登記發證”的“串聯”模式調整為兩項“并聯”模式,為商品房業主先行辦理不動產權證。
“東盛花園項目成功化解后,我們及時與稅務等部門總結經驗,通過建章立制,進一步完善了《特殊情形房產登記環節涉稅流程操作規范》等制度性文件,把在開展規劃驗收、‘并行辦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化了下來,為類似問題的解決提供遵循?!睄魃絽^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嶗山區化解“問題產權”全市領先
據悉,為推動國家和省市化解城鎮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相關政策和措施落實落地,嶗山區建立了“問題產權”項目池,全面掌握城鎮居民住房和民營企業不動產權歷史遺留問題,并將電視問政、群眾信訪等多渠道反映的符合化解條件的項目實時納入“問題產權”范圍。對區政府已明確化解路徑的“問題產權”項目,建立牽頭部門+主體部門+責任部門的三級聯動和督導機制,進行實時調度、實時更新,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政策實、措施硬,責任清、督導準。
據統計,自2017年5月嶗山區推進解決“問題產權”項目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全區已化解居民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1.5萬戶。特別是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嶗山區加大力度,先后完成了海逸翠庭、未名山莊、北村新苑等16個項目5205戶的化解工作,提前半年完成年初預定2900戶的化解目標,化解率全市并列第一。
嶗山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問題產權’化解工作,在現有‘問題產權’項目池的基礎上,加快任務分解,采用‘人單合一’方式多線并進,確保其他項目按時化解。同時,探索開展數字化共享,讓老百姓實時了解項目化解進程,實現城鎮居民產權歷史遺留問題應解盡解、能辦盡辦,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p>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姜喆 通訊員 房濤 毛慶滿 孫俊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