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引入高校組建朋友圈,引入名校打造共同體,推動區內集團化辦學等模式,嶗山教育正發生著質的改變,越來越多優質學校崛起,越來越多優質資源匯聚,正加快形成教育高層次發展的“嶗山品牌”,努力讓嶗山的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牽手高校合作
名校在嶗山拔地而起
作為嶗山區探索合作辦學的實踐之一,與高校之間的合作一直被津津樂道,也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嶗山路徑。近年來,嶗山區積極與國內“雙一流”高校、駐區高校等開展合作辦學,借助其在課程研發、教育科研、師資培訓等方面的優質資源,實現高端平臺的借力發展。
嶗山區實驗初級中學的啟用,就是與高校合作辦學的代表之一。學校與合肥路小學組成九年一貫制,由華東師范大學派出開放教育學院國際合作教育中心主任劉名卓博士擔任校長,另外派駐2名副校長,掛牌成立了“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青島學校”,在專家團隊指導學校、提供師資保障、開展教師培訓、與上海市名校手拉手等方面,帶來了全新的教育體驗,建校伊始便成為家長關注的熱點學校。
嶗山區實驗初級中學提出“精彩教育,適性發展”理念,成立了劉名卓精彩教育大課堂,以研修坊形式帶領全校老師進行教學研究,提升教師隊伍育人實力。華東師范大學聯盟內的20余所學校,成了學校快速發展的學習和成長共同體,提供著可供借鑒的教育教學經驗。與此同時,來自上海的專家教授走進校園,進行信息化和學科教學培訓,基本成為了學校的常態。在眾多優質資源的加持下,這所學校按下了騰飛的快進鍵。
短短兩年時間,嶗山區實驗初級中學先后獲評“全國五育融合實踐聯盟校”“山東省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2.0省級示范學?!薄扒鄭u市高水平現代化學校”“青島市文明校園”等十幾項榮譽稱號。在青島市青少年建筑模型競賽中,??萍紙F隊獲得團體第一名;校啦啦操隊獲得全國啦啦操比賽初中花球表演青島站金獎;校舞蹈隊獲得青島市第30屆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一等獎。在2019-2020、2020—2021學年四次全區第三方質量檢測中,多個檢測指標名列全區前列,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類似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青島學校的辦學模式,僅僅是嶗山區聯姻高校的實踐路徑之一。嶗山區還探索直接將學校委托高校管理,今年年初,與中國海洋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在海大旁邊新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由海大派駐校長和管理人員,快速提升新建學校的辦學質量。今年7月,嶗山區又與青島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將嶗山三中、朱家洼小學以及朱家洼配套幼兒園作為青島大學附屬學校、幼兒園,借助其在教育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資源優質,帶動中小學幼兒園快速發展。
此外,嶗山區早在2012年探索利用高校專家團隊精準指導,與南京師范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在沙子口街道的嶗山五中和漢河小學加掛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學校的牌子。南京師范大學組建了專家團隊,每月到校指導一次,每次不少于3天,通過專家引領、課程研發、師資培養等方式,這兩所街道所屬學校變化顯著,得到了快速發展。
與名校合作
打造起協作成長共同體
近年來,嶗山教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優質名校落戶嶗山區,一時之間出現了嶗山熱的現象。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嶗山。將孩子留在家門口就讀,已經成為區內普遍的共識。
大批優質教育資源正向嶗山聚集。近年來,嶗山區先后啟用了嶗山區實驗初級中學、嶗山區麥島中學、嶗山區實驗學校初中部等學校,加大教育投入,引入優質資源,培育師資團隊,縮短新建學校的成長周期,每一所學校都令人期待。實踐證明,新建學校啟用后,以最快地速度成長,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已經成為家長心目中的理想選擇。
與青島優質高中的合作也在推進。嶗山區與青島二中達成合作協議,引入青島二中創新、自主、開放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將計劃建設的海爾云谷配套學校掛牌青島二中附屬學校,高起點、高標準打造新的優質教育資源。
此外,嶗山區與青島實驗初級中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以山東頭配套九年一貫制學校為平臺實施合作辦學,青島實驗初級中學為學校選派校長以及管理團隊,引入市實驗初中“為學生一生奠基,為民族未來負責”的辦學理念,積極推進學校課程研發,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將合作學校打造成為島城知名的高品質學校。
校際間協作
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嶗山教育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一座座優質校如雨后春筍一般崛起,但該如何盤活區內優質資源,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嶗山區的思考和實踐也未停歇。為了發揮區內名校的作用,創造性提出“一長多?!钡募瘓F化辦學模式,由優質學校校長兼任農村社區學校校長,快速提升集團整體的辦學質量。截至目前,嶗山區試點成立了4個教育集團,在師資、課程等優質資源共享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全面提升嶗發小學、松嶺路小學等學校的辦學水平。
以實施“一長多?!钡膷靼l小學為例,由嶗山區實驗學校的張星校長同時兼任嶗發小學校長,每周有2到3天在嶗發小學辦公,分管校長則擔任嶗發小學執行校長,每年派出6名教研組長等骨干教師常駐嶗發小學。兩所學校在教研時間統一、教研內容統一、教研深度一致等方面實施融合,在學生評優、教師專業評價和業務競賽方面實施融合,確保兩個校區齊頭并進發展,形成教研、學習共同體,優質教學資源互補、共享,實現了校園環境、師資鍛造、學校文化等方面的優化。可謂偏遠鄉村學校的嶗發小學,遇上“一長多校”發生化學反應,從課堂教學到學生學習面貌,正在發生著令人驚喜地變化。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國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