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全國節能宣傳周里,各地都圍繞“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的主題開展了多項節能宣傳和實踐活動。事實上,伴隨著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推進,減碳革命早已深入到了各行各業。而在數字經濟與低碳經濟的交融中,利用智能技術、信息技術來驅動綠色發展,也成為企業實現高質量轉型的重要探索方向。
面對以智能化數字化推動企業自身,以及行業綠色發展的時代命題,作為低碳先行者的海爾,便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海爾在積極降低自身碳排放,承擔環保責任的同時,依托海爾卡奧斯智慧能源平臺(以下簡稱“卡奧斯智慧能源”),深耕能源互聯網,探索出了多能互補、多場景交互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打造了智能化的“雙碳”賦能樣板。
破題“雙碳”,數字化驅動綠色發展
基于智慧化的能源管理和生產工藝,海爾在“十三五”期間單位產值能耗減少30.3%,單位產值水耗減少19.3%,廢水產生量削減16.1%,單位產值COD減排19.8%。而這樣的數字也印證了海爾多年來在綠色發展領域的探索。其早在1997年便已建立了以綠色、環保、安全為核心的環境管理體系,并且連續十六年發布《環境報告書》,持續向社會公眾反饋企業成長與環境行為。
針對工業領域的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海爾也依托智慧能源運營和生產模式升級,樹立了工業場景下的減碳模板。曾榮獲中國首個德國工業4.0大獎的海爾中德生態園區作為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標桿,繼續以數字化賦能綠色制造,升級為全球首個碳中和“燈塔基地”。
結合能源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網絡等技術,卡奧斯智慧能源基于海爾多年的能源運營管理經驗,助力園區實現了能源流、數據流、碳追溯流的“三流合一”,并通過對園區能源動力的產輸配用全環節進行集中、直觀的動態監控和數字化管理,改進和優化能源平衡,對園區能源系統管控和調度,提升整體效率。此外,也通過對空壓機余熱回收、水泵房電機進行變頻改造、燃氣三聯供系統建設等手段,極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每年減排的二氧化碳約合植樹造林3.22萬畝。
卡奧斯智慧能源在海爾中德生態園區所打造的,提升能效、清潔能源、凈零排放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標準化模式,也將繼續在海爾所有工業園區中推廣。
個性定制,賦能場景持續拓展
以“雙碳”為契機,實現高質量轉型,不僅是海爾自身的探索路徑,亦是整個經濟系統共同求索的方向。因而卡奧斯智慧能源也在持續復制推廣海爾的綠色發展模式,聚焦水、電、冷、暖、氣、汽供給以及新能源技術推廣、能源大數據服務、節能環保等領域,以 “綠色、智慧、定制”的“雙碳”一體化解決方案賦能中小企業的綠色轉型。
事實上,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對于能源管理的認知障礙、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模式、節能環保設備的缺乏等因素,造成了企業的高能耗成本和低效率的資源利用,阻礙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卡奧斯能源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雙碳”戰略的持續深入,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模式逐漸被淘汰,在能源管理的精細化發展中,用戶更需要的是基于個性化需求定制的全流程能源服務。
例如,平臺針對武漢東貝電器有限公司,在制冷壓縮機研發生產中的設備生產耗能高、設備維保不及時、能源使用無計量等問題,定制了能源解決方案。在賦能后,實現了對企業用能的24小時無間隙監測監控、分析和實時預警,并對壓縮氣供應系統進行調控配置,優化供氣壓力,在保證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的基礎上,助力企業綜合成本降低20%。
而在卡奧斯智慧能源跨區域復制打造的又一個“雙碳”示范園區——天津八里臺鎮5G+智慧安全雙碳園區中,平臺通過對數據的采集、整理、分析及能源管理模型的落地實施,形成了千余套能源解決方案,實現了對企業、工業園區能源采購、轉化、傳輸、使用等的全流程、全節點賦能。在對園區進行“源-網-荷-儲”全方位能源管理的基礎上,創新輸出“1+5+16+N”為標準的全場景服務體系。
由此可見,通過智慧能源管理、節能改造、綜合用能解決方案、能源交易等環節,卡奧斯智慧能源將服務貫穿用戶能源需求的全流程。而以能源管理為切口,平臺也在不斷拓展服務場景,實現全維度的節能降碳,綠色發展。截至目前,平臺服務已經覆蓋了15個省區,服務外部企業550個,應用場景多達563個。
多方聯動,共建綠色生態體系
“雙碳”背后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與社會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節、各個主體都息息相關。從海爾的“雙碳”實踐中亦可以看出,綠色低碳不能單純依靠某個主體的推動,而是需要各方聚合力量,共同構建綠色發展的生態。
卡奧斯智慧能源在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低碳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拓展生態合作方,拓展智慧能源生態圈。其開放的平臺吸引了包括中車四方、青島新機場、天津八里臺工業園等兩百多家企業和工業園區,以及青島市發改委、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各個領域的生態參與方,共建構建智慧能源生態圈,并共享低碳發展帶來的生態增值,推動低碳時代的產業業態升級。
伴隨著智慧能源圈的不斷拓展,綠色發展模式也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不斷的跨行業、跨地域延伸。以前文中提到的八里臺5G+智慧安全雙碳園區為例,其系統覆蓋八里臺鎮2個工業園區,園區企業接入356個,能源托管運營企業100+,服務400+企業,預計將實現碳減排30%,能耗降低20%。這樣的生態樣板不僅實現了園區范圍內的節能減排和提質增效,而且也進一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賦能天津實現“雙碳”目標。
低碳時代正高速到來,綠色轉型既是變革所需,亦是發展所向?!半p碳”的時間表日漸清晰,路線尚需共同探索。在以海爾為代表的低碳先行者努力下,會有更多創新的“雙碳”實踐方案涌現,也會有更多的生態力量參與進來,以數字化賦能工業綠色升級,共同實現綠色的生態未來。
記者 竇衍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