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進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創新為撬動,構架面向未來發展的六大產業領域,今年以來,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與時尚集團、科特勒咨詢集團、華晨寶馬等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成立了多個研發機構,正籌劃與中車四方、PG公司成立軌道交通國際聯合創新設計中心,與海信集團成立工業設計聯合創新中心,與鳳凰網成立社會設計聯合創新中心……20余個研發機構緊鑼密鼓落子生輝,預計“研發”類合同簽約總金額將達到近2.2億元, 助推了清華藝術設計研究的成果轉化,引擎城市文創產業迭代升級。
第一屆全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聯席會會場。
19世紀法國文學家福樓拜曾有句名言,“藝術越來越科學化,科學越來越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將在山頂重逢?!?br>
后疫情時代的2021年,開啟國內大學藝科領域與政府共建城市實驗室之先河,清華青島藝科創新研究院已形成具有國際輻射力的創新“強磁場”,為青島智造領域的藝科融合項目注入新活力,開辟了一座藝術之城與科研“重逢”新生中驅動產業升級的城市路徑。
六大板塊建立20余個研究中心
“今年以來,我們已跟國內外頭部企業緊密聯系,在規劃的六大板塊上,籌劃建立20余個研究中心?!鼻迦A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院長趙超擲地有聲地說,“我們希望建立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研究中心,這是至關重要的”。
精準發力,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貫徹落實國家“文化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校地合作研究機構,旨在促進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創新,助推清華藝術設計研究的成果轉化,帶動青島地方產業的升級發展,引領藝術設計學科建設的未來方向。
與會嘉賓參觀展覽。
坐落于西海岸,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占地約185畝,不設圍墻,獨特的開放式布局,由連廊串起的多棟樓體,極具未來穿越感,俯仰異觀猶如一件件藝術品。園區內有14棟單體建筑,分為藝術與科技融合創新區、創新成果展示區、創新成果交流區、創新研究成果轉化區等功能區域,環繞形成了一座獨具氣派的“藝術殿堂”。
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全國唯一的派出院,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今年首次在公眾視野亮相,便以四大主題展覽形式獲得了各界矚目?!皩嵎N實褎 實穎實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慶特別展”、“藝科融合·質創未來”藝術與科學協同創新國際作品展、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中國風格藝術設計作品展、“中國手工造紙的技·藝”主題展,400余件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設計作品,精彩呈現了學科建設和產教融合創新發展中的前瞻性探索思考,旨在全面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和社會人文素養提升。
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氣勢磅礴。
與此同時,5月舉行的 “新文科建設語境下的藝術設計學科建設”主題盛會,吸引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計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學教學指導委員們,全國150多所藝術設計院校院長、各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等近300人參會。會上圍繞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背景下藝術設計學科的未來發展方向,展開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和深刻的理論研討,召開了中國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聯席會,被業內贊譽為“中國藝術設計學科史上的大事件”。
簽約“研發”合同總金額近2.2億元
劍指未來。據趙超介紹,正是按照未來出行創新、未來生活創新、未來時尚創新、未來健康福祉創新、未來學習研發、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六大板塊方向,研究院在短短不足半年時間內,通過設計引導一流企業資源與研究院進行對接合作,建立起以產業創新為主、產業研發為輔的實驗室或創新研發中心20余家。
今年以來,按照研究院建設愿景,真正發揮清華藝術與設計學科優勢,實現藝術文化交流及傳播,為政府、企業提供多樣化服務,促進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并帶動青島市新興產業發展,以達到聚集高端文化創意產業的目的。“比如,我們正在推進與中車集團的深度合作,聯合成立軌道交通國際聯合創新設計中心,打造未來出行新愿景,助推中國軌道交通創新設計引領世界;與海信集團合作,共建面向未來生活創新的研究機構,圍繞生活方式開展關于城市發展、人居環境、智能家電等全方位的綜合研究,探索智慧生活新場景。”
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氣勢磅礴。
此外,研究院與時尚集團聯手打造了跨界創新機構時尚產業研究中心,同時今年新成立的健康醫療產業設計創新研究所、現代美育研究中心、數字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等也各具特色。
“我們的合作方幾乎都是中國各行業的頭部企業,也是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壁w超表示,今年6月,我們還與奧運會贊助方、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領先企業安踏集團成立了運動時尚聯合研究中心,并啟動了全球運動裝備創新設計大賽,力爭未來五年在材料、設計、人才、行業研究等方面實現引領行業未來發展的重大突破。
吸引國際頂尖項目落戶青島發力
在國際合作領域,研究院籌劃攜手國際設計聯合會建立全球設計教育實驗室,“始建于1963年的國際設計聯合會,是全球最大的專業設計協會組織,致力于培養應對本土與國際技術市場挑戰的設計領軍人才,從基礎層面推動中國設計行業的良性發展?!壁w超表示,圍繞疫情后國際形勢的最新研判,清華藝科創新院-科特勒咨詢集團增長實驗室則關注科技創新帶來的企業變革,創造企業戰略性增長。
“依據青島市政府、清華大學、新區管委的建院需求,研究院通過引入清華大學優勢學科與高端人才,立足青島搭建學術制高點,幫助當地企業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創新能力,培育綜合領域創新技術人才,帶動區域產業發展與升級。”談起研究院落戶的初衷,趙超闡釋說,作為與企業緊密合作的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平臺,研究院既能對尖端科技開展技術轉移,也能在院企合作中實現技術研發及成果孵化,繼而使企業在變革觀念、技術進步的同時為地區帶來經濟效益。
尤其是聚焦工坊實驗室、研究學部、人才聚集等基礎研究平臺,可以發揮學科引領與跨界融合優勢,以具備社會開放性的產品或方法整合核心技術,構筑研究院藝術與科學科研基石,服務研究及實踐。
未來,研究院將發揮清華大學學科與人才優勢,發揮青島市的區位與產業優勢,打造面向未來的創新孵化平臺、跨界聯動的創新研究平臺,發展建設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藝術與科學產業基地、科技創新及企業孵化基地、高端人才匯聚和培養基地、藝術與文化交流傳播基地、新興產業促進及創業服務基地。
——【記者觀察】——
青島可否引領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活方式變革?
“中國設計領域的登月工程”、“后疫情時代”設計……不同與普通一般的藝術設計展,記者看到,上百件匯聚全球藝科融合的前沿創新杰作,既展示了中國美學文化內涵,也貫穿于國家發展戰略及民生生活為基本導向。此外,持續整合資源組建跨學科項目研究團隊,輸出創新型產品和服務成果。
然而,在趙超及其團隊的更多期待中,“希望清華藝科院能帶來全新的、更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活方式的變革?!毕竦聡诙骰舴驅嶒炇摇⒚绹鳰IT Media Lab等,這些都是大學體制下政府與大學共建的研究中心,繼而帶來技術變革、產業轉型,這才是清華青島研究院的對標和方向。
縱觀當下國內各大城市,新文創的發展正在改變舊有的城市格局,以成都、杭州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正在蓬勃崛起,而科技正是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動力。
有業內人士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科學技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充分發揮青島城市沉淀的歷史文化與藝術資源,加之匯聚青島頂級科研院所融合的動能轉換優勢,是科技推動城市文化IP向高品質轉型的有力時機,在“十四五”各大城市文化產業競速的開局之年更是關鍵機遇期,對青島當下探索文創產業的升級路徑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業內聲音】——
抓關鍵機遇期:盼政策助力
今年以來,清華院已經策劃組織了很多國際化的活動與交流項目,這在國內國際都屬于頂尖級的大事件。記者采訪中發現,許多院士們來研究院參加活動,看到青島有著這么好的生態環境和條件,總是會問當地政府有什么樣的支持政策?“其實青島市若有相關政策,能及時落下來,將有望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院士們紛紛表示。像美國MIT Media Lab等國際頂尖級的研究中心,其實并沒有太看重眼下的產出,“這也可能在三五年內看不到實質性盈利,但是將引領關于未來三五年內的某領域整體轉型?!?/p>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接受記者采訪的青島藝術家、文化產業研究學者認為,“應該把握好科技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利時機,以數字化為工具,把文化產業變為青島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p>
參與制定青島市文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市社科院研究員鄭國表示,落實好相關配套支持政策,可發揮清華院藝科創新融合的高端引領作用,帶動相關產業提質增效,為青島搭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為推動國際文明交流互鑒貢獻青島智慧,進一步激發培育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城市潛質。
青島財經日報/財經網記者 姜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