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即墨公安反詐中心成功勸阻“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 ,提醒廣大市民提高警惕

    近日,即墨公安反詐中心民警成功勸阻一起“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7月28日15時50分,即墨公安反詐中心收到預警勸阻平臺推送預警電話,當事人已與詐騙分子通話近30分鐘。民警立即通過96110及座機多次撥打其手機號均被其拒接,于是民警用自己手機多次撥打當事人號碼,當事人方才接起電話,民警隨即表明身份進行勸阻讓當事人先不按照詐騙分子所說進行操作,在確定沒有損失后,民警耐心認真地給當事人講解電信詐騙中冒充公檢法詐騙的手段。發現當事人仍然處于半信半疑的狀態,民警問清具體位置后,立即通知環秀派出所緊急出警當面進行勸阻,并協助當事人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

    確定勸阻成功后,反詐中心民警再次聯系當事人,告知其以后不要輕易相信可疑未知號碼,后當事人表示感謝。

    記者了解到,冒充“公檢法”詐騙是指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檢察院等國家司法機關人員,打電話給受害人,聲稱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者受害人涉嫌詐騙洗錢、幫助犯罪、郵包藏毒等犯罪,通過這種方式恐嚇受害人,要求受害人配合司法機關工作。通常還會出示警官證、逮捕證等照片。接著再以幫助受害人洗脫罪名或讓受害人自證清白為由,要求受害人將錢款轉賬至所謂的“安全賬戶”,從而達到詐騙目的。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1. 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QQ或者微信等社交軟件辦案,更不會要求當事人獨自到賓館開房間配合調查。2. 公檢法機關也不會通過互聯網發送“警官證”、“通緝令”、“逮捕令”等圖片和法律文書。3. 公檢法機關沒有“安全賬戶”,也不會在電話里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卡或支付寶等信息,更不會讓受害人以“自證清白”的方式匯款、轉賬。4. 在生活中如果接到國外來電,且對方聲稱是“公檢法”等部門的,一律掛斷,不要理會。5. 如有疑問,可撥打110、96110或到轄區派出所咨詢。如不小心被騙要第一時間報警。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實習記者 陳炎欣 通訊員 孫仁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