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叫響金融改革的“青島聲音”

        對于一座城市而言,在什么樣的格局下審視自身,就能擁有什么樣的發展空間。

        在新發展格局帶來的嶄新機遇和廣闊空間中“定義”青島,正成為這座城市的新選擇。

        同樣,與中國金融業發展新格局同頻共振,叫響金融改革的“青島聲音”,也一直為這座有著濃厚金融基因的城市所孜孜以求。

        2014年2月,青島成為全國首個以財富管理為特色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承擔起探索中國財富管理發展道路,建設面向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的歷史使命。

        七年多來,青島緊緊把握國家金融領域深化改革的重要機遇,把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落實《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為主線,以聚資源、建平臺、促改革、推創新、防風險、優環境為抓手,積極探索財富管理改革創新,取得百余項具有示范性的創新成果,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七年多來,青島財富管理金改區的打造始終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在一步步地上下求索,砥礪奮進中,完成了從擁有百年金融基因到塑造現代金融產業格局的蝶變,從特色鮮明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到日漸璀璨的財富之城的進階與跨越!

        金融改革的“青島聲音”日漸響亮成為這座城市交出的探索答卷。

    承擔金融改革“國家使命”

        關鍵時刻的關鍵抉擇,總會激發出一座城市超乎想象的澎湃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審時度勢,多次對全國金融深化改革作出明確部署。在風起云涌的金融改革大潮中,青島憑借經濟基礎厚實、金融體系健全等優勢,率先提出打造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設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家多部委的大力支持,最終獲批成為國家級試驗區。青島由此承擔起探索中國財富管理發展道路,建設面向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的歷史使命。     

        七年多來,青島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全面開啟了金融改革創新與國際接軌管理財富、創造財富的航程,深耕著中國財富管理“試驗田”。

        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0)》指出“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在財富管理機構引進、產品創新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財富青島’影響力穩步提升”。《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1)》中,青島的創新成果再次被肯定,在“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推進力度持續提升”章節中,特別點名“山東青島成功發行全球首單非金融企業藍色債券。”

        七年多來,作為新興財富管理中心和中國唯一的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財富青島的發展潛力和增長活力還日漸受到全球經濟金融界的關注。

        2021年3月,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英國智庫Z/Yen集團共同編制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9)”中,青島再獲佳績,位居全球金融中心第42位,較上期提升5個位次,列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之后,領先于杭州、天津、大連、西安、南京和武漢。

        自2016年3月首次被納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至今,青島已9次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前50。

    “新風口”下新作為

        “新風口”帶來新機遇,新機遇展現新作為。

        伴隨著資管新規的頒布實施以及金融科技的日新月異,中國金融業發展正迎來新變局,尋求金融業發展的新路徑,吸引新業態、新機構、新力量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共同行動。

        在這一浪高過一浪的搶占金融業“新風口”的賽道上,青島的身影日漸清晰與堅定。

        牌照資源被視作現代金融業的核心要素,自2019年以來,多個金融牌照連續花落青島,青島財富管理發展進入新階段。

        光大理財、青銀理財、意才基金銷售、興華公募基金、山東港信期貨等法人金融機構先后獲批,青島成為繼北京、天津之后北方第三個擁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城市,收獲了眾多城市羨慕的目光。

        進入2021年以來,多個金融牌照連續花落青島,從多個維度開啟了金融業從0到1,從1至N的全新未來,傳遞出財富青島強烈的決心與雄心——搶抓資管新規帶來的機遇,借力城市的優勢與特色,力爭在新變局中脫穎而出,在新格局中謀求更重要的位置。

        今年上半年青島新增四家法人金融機構,第三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第二家公募基金公司、第二家法人券商、第一家法人期貨公司,代表當下金融業發展最新力量的資管機構、期貨公司的到來,讓青島金融業現代氣息撲面而來。

        這只是七年多來財富青島諸多高光時刻的一個縮影。

        不僅僅是集齊牌照,七年多間,財富青島收獲“全國第一”或首批,數量之多前所未有。

        青島獲批成為全國首個從韓國銀行機構借入人民幣資金試點城市,為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積累了經驗。青島還在全國率先開展韓元掛牌交易試點,率先開展中韓貨幣互換項下韓元融資業務。全國首批放寬境內資產變現所得資金結匯管理,首批放寬保證金使用和結匯管理,是全國首個全域試點資本金意愿結匯的城市。

        青島堅持人民至上,將財富管理與人民共享緊密鏈接起來。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創新開展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試點,已有16家銀行、9家保險公司和6家地方擔保公司參與,綜合創新優勢獲得普遍認可,被譽為“青島模式”在全國推廣。

    青島還建立新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探索形成“深度參與、保本微利、專業服務、創新高效”的長期護理保險“青島經驗”,2015年以來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3.8億元,支付賠款21.3億元,惠及6萬多名失能失智人員,獲得“中國政府創新最佳實踐獎”。

        國內首單政策性雞蛋價格保險項目在青島落地,創新推出“政府+保險+期貨”的服務“三農”模式在全國復制推廣,入選國務院扶貧辦評選的“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

        此外,全國首個中歐所上市企業、深交所首個綠色資產證券化項目等都是從青島發起。

    深度賦能實體經濟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

        金融與實體經濟雙向互動,金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活水”,金融與城市互為支撐和促進,這種良性循環的不斷加速, 成為財富青島深度賦能實體經濟的最佳詮釋。

        青島不斷提升財富管理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適配性。引導財富資金通過債權、股權、信貸等流向重點領域。發行可續期債、綠色債、紓困債、項目收益債、疫情防控債等創新型債券,用于軌道交通、城市停車場、地下管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領域,帶動有效投資支持補短板、擴內需。試驗區設立以來,全市新增貸款連續六年過千億,今年上半年貸款余額突破2.3萬億元。

        信貸結構優化,持續提升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金融服務水平。6月末,青島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602億元,同比增長44.5%,比年初增加302億元,同比多增113億元。

        當下 ,青島正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財富青島也為此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上半年全市制造業貸款新增210億元,同比多增55億元,其中信用貸款新增122億元,中長期貸款新增223億元,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占比明顯提高。

        一直以來,以銀行融資為主的間接融資占據主導地位是青島金融業的“短板”之一,這種不合理的結構造成企業負債率和融資成本偏高,同時也使得金融風險向銀行業集中。而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展直接融資渠道,推動社會融資結構由間接融資為主向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并重轉變,成為拉長這一“短板”的重要舉措之一。

        今年以來,青島企業在境內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及境外市場均有斬獲,創造出歷史最好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新增上市公司10家,新增上市公司家數超過去年,占全省新增上市公司數量近一半;上市公司總數達到69家。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和上市公司總數均穩居全省首位。6月末,上市公司累計募集資金57.5億元,累計發行各類債券319只,融資2690.2億元。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7月24日 ,2021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如約而至,財富管理的“青島聲音”又將再在這座青春之島響起!讓我們靜待花開,去共同感受財富青島的擔當與脈動!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張吉鵬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