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建設七周年 展現青島金融七大成果

    3月15日,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七周年新聞發布會舉行。據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王錦玲在會上介紹到,七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試驗區在機構聚集、平臺搭建、市場開放、改革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形成一批發展成果,為打造財富管理高地、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頂格協調頂格推動的體制機制成果。

    試驗區能夠取得豐碩成果,機制體制創新是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試驗區建設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建立了一整套試驗區建設推進機制。管理機制方面,將試驗區建設作為推動青島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和抓手,專門成立試驗區發展委員會,負責試驗區建設各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凝聚了各方面推進試驗區建設的合力。成立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發展中心,為試驗區儲備從事財富管理政策研究和招商引資的專業化人才。政策機制方面,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細化落實重點任務。出臺試驗區建設若干扶持政策,與國家先行先試政策配套實施。推廣機制方面,重點打造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作為試驗區聚集資源、展示形象的品牌活動,財富論壇已連續舉辦六屆,在國內外金融業界產生了積極的反響。研究機制方面,積極調動各類資源開展財富管理基礎研究,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連續四年(2017年-2020年)編制發布中國財富管理金家嶺指數,率先從量化的角度對中國財富管理發展系統分析和前瞻性研究。

    二是多片區聯動的政策創新成果。

    堅持以創新促發展,以創新推改革,先后向國家相關部委爭取了五批先行先試政策,與自貿區青島片區22項金融開放創新政策和上合示范區10項外匯試點政策聯動推進,以試驗區的“全域性”優勢帶動自貿區青島片和上合示范區的金融改革創新。青島是全國首個允許境內企業從韓國銀行機構貸入人民幣資金的城市,是全國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首批城市,首創科技金融投保貸聯動,形成多方共贏融資模式。全國首個中歐所上市企業、首單藍色債券、深交所首個綠色資產證券化項目等都是從青島發起。已連續五年開展青島金融創新獎評選,有60個項目獲得表彰,營造出濃厚的創新氛圍。

    三是以資管為引領的機構聚集成果。

    以資管行業規范創新為契機,構建以專業資管機構為引領的多元化財富管理機構體系。2019年注冊資本50億元的光大理財作為全國首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落戶青島,截至2020年12月末,理財規模超過8300億元。繼光大理財公司之后,2020年青銀理財公司獲批并開業運營,成為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全國第六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青島意才基金銷售公司是2018年國家擴大金融開放舉措以來首家獲批的外資商業銀行全資控股的基金銷售機構。興華公募基金填補了全省法人公募基金業態空白。2020年12月,證監會核準設立山東港信期貨,青島在法人期貨公司方面實現零的突破。截至2020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數量達到280家,比試驗區獲批前增加87家;其中,法人金融機構達到35家,比試驗區獲批前增加20家。

    四是以企業上市和創投風投為帶動的資本市場成果。

    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持續提升企業認識資本、運用資本的意識和能力。試驗區獲批以來,每年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5家以上,實現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2019年新增上市公司9家,上市公司境內市值增長近70%,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增幅排名第一。2020年新增過會及上市公司17家,創造了單月新增3家過會公司的歷史記錄。今年以來,已有4家公司上市,上市企業總數達到63家,居全省首位。2020年,全市上市公司累計募集資金179億元,累計發行各類債券529只,融資4408.9億元,直接融資規模不斷擴大。連續兩年舉辦全球創投風投大會,創投風投機構加速向青島聚集,截至2020年末,青島市在中基協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362家,管理基金887只,管理規模1039.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3.6%、60.4%、26.6%。其中,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數同比增速連續兩年居全國首位;私募基金只數同比增速位居全國第2位。

    五是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的特色融資成果。

    堅持“重點支持”和“普惠兼顧”相結合的思路,通過將財富高效地配置到實體經濟最需要的領域,著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組建金融輔導隊189支,對接企業需求11469條,完成融資676.5億元。實施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17條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搭建金企通金融服務信息支持平臺,推動金融機構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出臺“1+N”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助力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笆濉币詠恚磕曩J款投放規模均在千億元以上,貸款年均增速11.6%,2020年末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全年新增貸款超過2800億元,青島是全省首個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2萬億元的城市,2020年全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861.8億元,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不斷增強。

    六是以金家嶺金融區為主陣地的空間布局成果。

    著眼于優化金融空間布局,將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作為試驗區的核心區和主陣地,從市級層面加快推進建設。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累計建成投入使用金融樓宇及配套樓宇面積800萬平方米,2020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77.4億元,占嶗山區GDP比重20%,占全市金融業增加值比重19.7%。目前,金融聚集區金融機構和類金融企業1052家,涵蓋22類金融業態。其中,法人金融機構18家,占全市的80 %,持牌金融機構211家。發揮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城市政策優勢,金融聚集區著力打造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產業園區,聚集金融科技企業41家。其他區域根據自身優勢,在基金管理、保險聚集、綠色金融、“三農”金融等方面形成了差異化特色。

    七是以風險防控和開放合作為重點的金融生態成果。

    注重金融風險防控和投資者教育,保持高壓態勢持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不斷優化試驗區金融生態環境。深入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其中,2家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金融機構轉型為互聯網小貸公司獲得國家同意性批復意見,填補全省互聯網小貸業態空白。2020年末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持續壓降,保持了穩健有序的金融市場環境。以試驗區作為改革創新的共贏平臺,擴大國內外“朋友圈”,與全球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金融機構建立財富管理合作關系。與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渣打銀行等知名國際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化金融及財富管理領域的交流合作。與多個“國際客廳”建立密切聯系,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下步,青島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重要指示要求,圍繞試驗區總體方案重點任務,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持續創造發展活力,持續活躍金融生態,將試驗區打造成為財富管理高地。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高揚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