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青島市“十四五”住房發展規劃》正式對外發布。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城鎮住房70萬套左右,到2025年末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6.2平方米。至規劃期末,全市租賃住房總面積超過5000萬平方米,達60萬套(間),租賃住房套數占全部住房套數的比例提升至15%以上。據悉,此次規劃范圍為青島市全域(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內的城鎮住房。
全市新增城鎮住房70萬套
據悉,“十四五”時期,青島市城鎮住房發展,將從以購為主轉向租購并舉,從以滿足數量需求為主轉向量質并重,從以增量擴張為主轉向增存并進?!兑巹潯诽岢觯磥砦迥?,青島市城鎮住房發展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城鎮住房發展水平穩步提高,住房需求、布局、品質、投資、分配結構更加優化,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房地產市場保持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新市民、引進人才住房需求充分保障,住房發展模式不斷轉型,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住有所居、住有宜居、職住平衡水平明顯提高,住房發展與城市發展、國民經濟發展更加協調。“十四五”時期,全市新增城鎮住房70萬套左右,到2025年末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6.2平方米。
此外,還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完善由租賃型和產權型商品住房組成的市場化住房供給體系;推動住房保障從戶籍家庭為主轉向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建立健全由租賃型和產權型公共住房組成的住房保障體系;以新市民和引進人才需求為主要出發點,優化住房租購結構。租賃住房套數占全部住房套數的比例提升至15%以上;提升住宅和住宅小區設施配置標準,提升養老扶幼能力,促進物業服務管理提質擴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租賃住房計劃達60萬套
根據《規劃》,我市“十四五”時期城鎮住房發展主要任務包括: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體系、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健全住房保障體系、全面提升居住品質、創新住房管理方式、深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優化提升社區服務和治理、推動房地產業轉型升級、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
其中,“租購并舉”是我國未來住房發展的大趨勢。《規劃》提到,要構建“2×2”住房供應體系。青島市城鎮住房,按照供給渠道和方式不同,分為商品住房和公共住房兩類。商品住房完全市場化,由社會投資建籌,公共住房利用公共財政或公共政策支持建籌。同時,根據使用權獲取方式不同,分為產權型和租賃型兩類,商品住房分為租賃型商品住房和產權型商品住房,公共住房分為租賃型公共住房和產權型公共住房。此外,合理配置各類住房供給結構,根據各類群體住房需求,公共住房與商品住房新增供給套數占比原則上按4∶6控制。
《規劃》提出,要以新市民和引進人才需求為主要出發點,優化住房租購結構。至規劃期末,全市租賃住房總面積超過5000萬平方米,達60萬套(間),租賃住房套數占全部住房套數的比例提升至15%以上?!兑巹潯分校氨U蠑U容提效”依舊是“十四五”期間青島住房發展的著力點。堅持政府保障托底,統籌考慮城鎮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家庭、新市民和引進人才的住房保障需求,推動住房保障從戶籍家庭為主轉向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提高居住證持有人對住房保障的實際享有水平。建立健全由租賃型和產權型公共住房組成的住房保障體系,規劃新增公共住房26萬套左右,占全部住房供給的37%。
構建“三大片區”住房發展格局
從目前全市住房去化周期情況來看,大部分區(市)新增住房以新建為主,部分區(市)住房庫存較多,須在優先消化存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新建住房?!兑巹潯分刑岬?,要構建“優化提升區、重點拓展區、遠郊發展區”的住房發展總體格局。各分區以差異化的城市建設、功能提升、產業發展為引導,完善住房供給。
其中,優化提升區包括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該區域是青島市行政、文化、金融、科教、商貿、商務、旅游度假為主體的綜合功能區,也是青島市歷史文化風貌、濱海特色風貌集中區和城市功能疏解區。未來新增住房需求旺盛,而城市空間可拓展潛力較小。具體來看,優化提升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該區域城市空間可拓展范圍小、新建住房潛力有限,而每年新就業人口規模占比高,新增住房需求旺盛。規劃市南區新增住房約1萬套,市北區新增住房約4.4萬套,李滄區新增約5.4萬套,嶗山區新增住房約2.9萬套。市南區和嶗山區土地情況緊張,應積極結合城市更新,挖潛閑置用地,適度新建住房。市北區目前去化周期較長,需優先消化存量。
重點拓展區包括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膠州市。該區域是青島市城鎮發展空間拓展重點區,是青島市著力建設的科技型、生態型、人文型的新城區,也是實施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產業升級和承接功能疏解的核心區域。重點拓展區作為青島市未來新增住房供應的主要區域,除滿足本地居民的首次購房和改善性需求外,還需滿足優化提升區外溢的購房需求。規劃西海岸新區新增住房約19.2萬套,新增供給超過全市的1/4,是新增住房的主要區域,城陽區新增住房約12.1萬套,即墨區和膠州市新增住房約9.4萬套和8.4萬套。膠州區目前住房庫存相對較高,需考慮優先消耗庫存;即墨區、西海岸新區目前去化周期相對合理,但由于近年來供地和新建住房規模持續偏大,潛在庫存較高,需結合庫存變化謹慎新增住房用地供給。
此外,平度市、萊西市作為遠郊發展區,是青島市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區域,也是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未來兩市要加快城鎮化進程,穩定土地和商品住房供應規模,防止住房市場過大波動。規劃平度市、萊西市新增住房約4.6萬套和2.6萬套。當前萊西市和平度市住房去化周期較長,住房庫存相對較高,其新增住房要優先消化庫存。
引導綠色智慧建設新模式
《規劃》提出,推進城鎮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以城鎮老舊小區為重 點,結合供熱體制改革、熱源改造、市容環境整治、海綿城市建設等,完成城鎮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1500萬平方米 以上,不斷改善群眾居住條件。 同時,優化提升社區服務和治理,落實完整居住社區設施配套要求。根據 《完整居住社區 建設標準 (試行)》,合理確定居住社區規模和社區治理單 元,原則上單個住區或小區以0.5-1.2萬人口規模為宜。 新建居住區應落實15分鐘生活圈要求和 《青島市市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及規劃導則》相關要求,確保各類社區辦 公、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與住宅同步規劃、建設、驗收 和交付。既有住區應結合城市更新,因地制宜補齊建設短 板,采取漸進式更新。
同時,引導企業在住房開發建設與管理 運營全周期推行綠色發展模式。嚴格執行 《綠色建筑評價標 準》 (GB/T50378-2019),新建居住建筑100%達到綠色建筑要求,全面提升綠色居住建筑星級水平。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現行國家建筑節能標準,適時推進實施更高節能標準。積極發展裝配式居住建筑,推廣可再生能源和綠色建材在住房建設領域的應用,逐步提高應用比例。
《規劃》提出,要實現住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設住房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統,實現住房從勘察、設計、施工、驗收、交付、交易、 使用、維修直至拆除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增強對全市住房的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依托城市云腦二、三維 GIS 平臺,搭建住房管理 “一張圖” ,實現全市住房數據的空間化、可視化管理。并通過住房數據融合共享系統,開發數據接口向外共享住房本身屬性、用途屬性、安全屬性、政策屬 性及市場主體等成果數據,滿足住房交易、使用、維修、安全隱患排查、不動產登記、城市更新評估、治安管理、應急 安全、稅務管理等數據需求。加強數據交互共享,以住房為空間載體,進一步承載各類屬性數據,通過數據關聯綜合, 挖掘數據價值潛力,逐步建立地、樓、房、人、事、物多維 度,廣領域的數據模型,為 CIM 基礎平臺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數據底座和應用場景,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