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三孩時代的算術題

    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國總人口數為141178萬人,較2010年增加7206萬人,折合年均增速為0.53%,低于2000-2010年期間的0.57%,表明我國人口近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同時,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遠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也低于日美等國家。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至18.7%,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上升5.44個百分點,正逐漸接近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人口占比20%-30%)。

    老齡少子化,引起了決策層的高度重視。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大政策舉措匯報,審議《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會議決定,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國人口結構、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保持我國人力資源稟賦優勢。

    至此,全面二孩政策5年之后,三孩政策鏗鏘上路。三孩政策之下,深度老齡化帶來的系統性社會危機是否會迎刃而解?生育三孩又是否能解決我國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人口結構性問題?

    ▲全面二孩政策5年之后,三孩政策鏗鏘上路

    01

    深度老齡化社會緊逼

    “老齡化”,是指一個社會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達到或超過一定比例的人口結構。

    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確定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占比達到14%以上,為深度老齡化社會;占比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2000年11月,中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8811萬人,占總人口6.96%;60歲以上人口達1.3億人,占總人口的10.2%,這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2021年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在總的人口中占比為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比13.50%。

    另一方面,從我國人口出生率來看,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1.1%和1.05%。2020年為0.87%。接近日本1988年~2004年的水平。不過,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從1.1%下降到0.87%花了15年時間,我國卻只用了3年。而日本,早在1995年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并在2006年進入了超老齡化社會。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按照現有的速度,預計2025年我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不細談老齡化形成的原因,也不細談老齡少子化可能存在的危害。回顧一下近年來的生活場景。就會理解廣場舞的蔓延其實是時代的產物。而生育率的下降,也的確讓人心憂不已。

    從經濟學角度出發,一個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是由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共同影響的。例如,根據丹尼森大學的研究,美國1929年-2011年間GDP年化增長3.02%,其中1.23%來自勞動力貢獻,0.74%來自資本,1.04%來自生產率提高。

    可見,在我國社會與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紅利不僅存在,而且還不是簡單地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是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生育,中國2020年新生兒人口幾乎確定在800萬人以下?;诖耍袊娜丝谧匀辉鲩L率將降至0以下,人口負增長。

    由此不難看出,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生育以后,原本期望的人口增長率迅速反彈并沒有到來。比新生嬰兒數量快速下降更令人擔心的,是新一代年輕人的生育意愿急劇下降,在人口死亡率略有上升的情況下,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迅速下降。

    結合第七次普查數據可以判斷,2020年-2022年我國人口總量大概率見頂。而此后,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將呈現下降趨勢。在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情況下,社會勞動人口、社會生產率都將面臨下滑。據有關人士測算,到2028年,中國每年死亡人口將超過新出生人口700萬人之多,中國將比日本更加迅速地進入超老齡化社會。到那個時候,5%會成為一個實際經濟增長率的天花板,GDP增速能維持在3%左右就很不錯了。

    到這里可以看出,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早期人口政策已經不再適用于快速呈現老齡化的社會發展。隨著老齡化的進擊,我國面臨社會生產結構的調整。這需要更為合理的人口結構和更高質量的人口。

    02

    “三孩”解決發展問題

    那么“三孩”政策都能解決哪些問題呢?

    出臺“三孩”政策,目的是改變目前總和生育率過低的狀況。因為長期低生育率和人口規模萎縮,會加劇經濟和社會的內卷化,導致經濟增速回落和綜合國力衰退,社會階層固化和創新動力喪失,養老金的持續性也將成為問題。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靜文表示,“僅靠三孩政策很難扭轉人口下行趨勢,還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甚至要由‘允許生育’變成‘鼓勵生育’,才有可能走出低生育率陷阱,實現高質量發展?!?/p>

    “從施政層面看,‘三孩’首當其沖是要解決社會老齡化的問題。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看到三孩政策除了提高出生率外,對于‘優育’的要求,很有可能會帶動整個生產結構的改革。”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理事、浙江科技學院教授葉俊燾表示,“三孩不能僅僅停留在改變人口數量的層面,更多的是要考慮,如何通過教育這一百年大計,提升人口質量。”

    社科院人口專家王廣州預計,“中國的二胎政策所鼓勵的生育紅利,大約會維持7.5年,2024年以后,這種紅利就基本消失。”

    這意味著,二孩在改善人口結構和質量上,所能提供的貢獻實際有限。這里面,還有一個邏輯——“二孩沒有完成的任務,需要三孩來接力?!?/p>

    很明顯,這樣想是不對的。

    二孩的政策層面可能僅僅是為了延緩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種種弊端。而三孩則很明顯體現出了,對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這些要求,是怎么通過一個人口政策來體現的呢?

    仔細分析,我們看到兩個現實。一是現有的育齡人口有兩個標志:一是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第二他們是現有主要勞動力。恰恰是這幾代人,承擔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任。也是這幾代人,面臨著四老一小或者四老兩小的高昂撫育成本。

    ▲綜合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可以判斷,2020年—2021年我國人口總量大概率見頂

    另外,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政策推行的深入,圍繞三孩在生育、教育、醫療、養老、快速消費品、農產品等環節的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這除了推動產業發展外,也將大大促進就業。

    “三孩政策出臺之后,除了改善性住房之外,還會對玩具、童裝、奶粉、輔助生殖等行業帶來拉動效應?!蓖蹯o文表示。

    王靜文同時也指出:“不過總體來看,由于每年新增三孩數量有限,我們預測每年新增三孩的數量大致在30-40萬人左右,難以扭轉新增人口下降的趨勢,這些行業很難獲得爆發式的增長?!?/p>

    這其中,從教育的角度看,新推行的三孩政策并不是要回到那個英雄母親的時代。同樣是做大人口基數,現有的教育配套,可以實現更多的人才“優育”。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三孩政策對經濟發展是有推動的:“首先是人口基數增加,能給未來的制造業提供新的生產力和消費力。最重要的是為城市發展建設提供更多未來的優秀的人才的儲備?!?/p>

    同時,在企業層面,如果三孩政策能夠在稅收、政策扶持等環節給予保障,甚至獎勵。那么,企業大概率是從促生保產的角度去創新用工方式和薪酬體系,在這一方面,增加就業崗位的同時,從人力資源角度來看,也有利于避免人才浪費的情況。

    03

    “三孩”打開未來之門

    “不過,放開三孩生育并不意味著生育率就能如期提升,這只是一個非充分條件,還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來提升生育意愿?!蓖蹯o文表示。

    可見,三孩政策真正要發揮作用,還是需要看配套政策的力度。由于生育意愿和育齡人口的下降,只是放開三孩不會對總體生育率有太大影響,每年出生人口也不會因此增加很多,2016年的全面二孩已經在數據上做了很好的證明。

    從本次提到的三孩配套措施來看,主要有六條:第一,要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加強適婚青年婚戀觀、家庭觀的教育引導;第二,對婚嫁陋習、天價彩禮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第三,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第四,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降低家庭教育開支;第五,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業合法權益;第六,對全面兩孩政策調整前的獨生子女家庭和農村計劃生育雙女家庭,要繼續實行現行各項獎勵扶助制度和優惠政策。

    與前四條不同,第五條和第六條均是最新的政策點。其中第五條提到了稅收和住房等支持政策。這一點即便國家不提,三孩政策自身也自帶樓市話題。比如,房子更大、學區更好等等。

    不過,目前遏制人們生育意愿的主要是經濟因素,而不是政策因素。這其中,經濟因素中,撫育成本主要還是看“房價”和“教育”。再就是獨生子女這一代所獨有的養老問題。

    對此,謝逸楓也認為:“從三孩的施政基礎看,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好住房、教育、生育成本和因為生育帶來的其他生活成本的問題?!彼赋?,“真正鼓勵生育三孩的角度出發,那么,可能要打破孩子越多越困難,或者說是越貧窮的這種觀念?!?/p>

    葉俊燾則指出從二孩到三孩政策,從施政層面去看,政策的層面是比較清晰的。他說:“從允許生到鼓勵生,政策是逐步釋放的。這其中,也重點在改變人們對于生育的觀念?!?/p>

    因此,“在實施過程中,三孩政策不會立竿見影。即便二孩政策也尚沒有全面二孩的趨勢?!比~俊燾說:“現在來看,讓獨生子女去實現二孩生育、三孩生育,需要一定的基礎環境和時間?!?/p>

    由此可見,由于歷史原因的疊加。在“三孩”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面臨措施改善,以及全面實施時間的問題。但是,面向未來,“三孩”政策也是刻不容緩。

    記者 趙彭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