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 5月14日,五大信披報刊頭版主要內容集萃:
經濟參考報
頭版
重大項目蓄勢待發 多地加碼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
進入二季度以來,多地緊抓工程建設黃金期,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部署落地新一批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并在重大項目的牽引下推動產業聚集,謀劃打造先進制造業發展高地。與此同時,從部委到地方集政策合力,在減稅降本、強化融資、完善用地保障等方面拿出更多舉措,為先進制造業發展壯大、提質升級注入強大后勁。
要聞
從人口數量紅利向質量紅利沖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仍然是第一人口大國,8.8億的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依然龐大,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不過與上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國人口出現“兩降一快”等新挑戰。專家表示,當前情況下,要充分考慮產業轉型,提高人力資本市場供求匹配能力,全力推動人口數量紅利向質量紅利轉變。
隱瞞重要關聯關系 內部員工自曝雙槍科技內控亂象
“廣州粵涵隸屬于雙槍科技,它是雙槍科技廣州辦事處的法人企業,雙槍科技在國內有很多類似的公司(對外看起來像是獨立的經銷商),我們并不是獨立的第三方經銷商”,廣州粵涵一位內部人士再三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強調,廣州粵涵的老板是鄭曉蘭,鄭曉蘭是雙槍科技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鄭承烈的妹妹。不僅如此,記者采訪了解到,雙槍科技在隱瞞上述重要關聯關系的同時,“公司還存在大量使用個人銀行賬戶進行資金結算的情形”。
華能國際未披露旗下公司頻遭環保行政處罰信息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實現扣非歸屬凈利潤43.98億元,同比大增463.72%。但《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華能國際在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旗下多家公司去年以來卻因水污染、大氣污染等環境違法問題屢被環保部門處罰,累計罰款金額超200萬元。而該公司投資者關系處一位劉姓女士表示:“經向負責信息披露的同事咨詢確認,根據監管披露要求,我們公司沒有需要披露的環保處罰信息?!?/p>
政策精準發力 制造業迎更多中長期資金力挺
隨著一攬子金融政策精準發力,制造業正迎來更多中長期資金。金融監管部門要求銀行擴大對先進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投放,保險資金進一步提高制造業企業的風險保障水平。地方層面,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明確提出,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占比,通過多種方式拓寬制造業融資渠道。
中國證券報
頭版
商務部:前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近四成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3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4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533家,同比增長50.2%,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97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6%(折合590.4億美元,同比增長42.8%;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較2019年同期增長30.1%。
要聞
美CPI數據擾動市場 公募熱推“通脹交易”
受美國4月通脹數據超預期影響,美股市場下跌波及A股走勢。滬深兩市13日震蕩走低,下跌個股超過2700只。公募機構普遍認為,在全球經濟持續復蘇背景下,通脹終究是投資者繞不過去的主題,尤其是周期等相關板塊走勢與大宗商品價格高度相關,甚至會先于商品價格見頂。短期來看,鋼鐵、煤炭等板塊有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但同時具備較為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內地兩大晶圓代工廠首季業績亮眼 二季度展望樂觀
5月13日,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兩大內地晶圓代工廠公布一季度業績,兩家公司的收入均實現環比、同比增長,給出的二季度收入指引都比較樂觀——維持環比上行態勢。一季度,中芯國際實現收入11.04億美元,環比增長12.5%,同比增長22%;華虹半導體一季度收入再創歷史新高,來自中國的銷售收入為2.197億美元,同比增長76.4%。
上海證券報
頭版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又有新動作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簡稱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又有新動作。5月13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發展改革部門,蘇州市、嘉興市人民政府共同發布《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了示范區近期重大建設項目的任務書和時間表。
要聞
機構加碼吸籌 科創板強勢受關注
13日,科創板的相對強勢引發市場關注。在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全天弱勢震蕩并雙雙收跌之際,科創50指數卻低開高走,盤中最大漲幅超過1%,收盤漲幅0.36%。有多只科創板股票近期已走出趨勢性行情,如南微醫學、愛博醫療均在過去1個月內股價上漲超過30%。在上述個股的股東榜上,已出現馮柳、鄧曉峰等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后續又有機構席位加碼吸籌,顯示主流資金對部分科創板股票的關注度正在提升。
沙鋼集團擬參與安鋼集團“混改” 鋼鐵行業整合升級再提速
順周期之下,鋼鐵行業新一輪混改正悄然提速。5月13日晚間,安陽鋼鐵發布公告,沙鋼集團擬參與控股股東安鋼集團的混改,交易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在業內人士看來,進口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對鋼鐵行業造成巨大成本壓力,而行業整合能夠有效應對該壓力,變“競爭”為“互補”。
證券時報
頭版
7部門印發通知支持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
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7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推動中醫藥服務走向世界。
要聞
原材料價格暴漲擠壓下游利潤空間 制造業成本傳導方式各異
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高點不斷刷新市場認知之際,各界關于全球通脹擔憂之聲四起。記者近日采訪家電、汽車等行業企業了解到,面對短期內成本激增的情況,多數企業受影響明顯。不過,基于不同行業、不同產業鏈結構的背景,各個企業成本傳導方式各異,市場對短期利潤率波動的寬容度也在逐步提高。
深交所: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債市高質量發展
5月13日,深交所組織召開債券監管工作座談會,相關證券公司參會。會議以“提升信息披露質量 筑牢風險防控底線”為主題,通報今年深交所完善基礎制度建設推動提升審核與存續期管理質效的進展情況,圍繞提高發行審核、持續監管及風險處置等各環節的信披質量進行深入研討并作出工作部署,進一步提高交易所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證券日報
頭版
國資委:始終高度關注涉外法律風險防范
“近年來的實踐表明,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央企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沒有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續強化法治建設,全力做好規范管理、防控風險這篇大文章?!?月13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在“法治央企建設媒體通氣會”上如是說。
要聞
多因素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三大期交所聯手“降溫”
面對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國內三大期貨交易所也緊急出手“降溫”。大商所5月1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鐵礦石期貨8個合約漲停,下一交易日相關合約漲跌停板幅度及保證金水平將相應上調。鄭商所5月10日發布公告稱,5月13日結算時起,動力煤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12%,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8%。上期所也通過官網發布《關于調整螺紋鋼、熱軋卷板期貨相關合約交易手續費的通知》。
百億元級證券私募增至80家 行業馬太效應加劇
進入5月份后,百億元級證券類私募陣營再度擴容。《證券日報》記者對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梳理后發現,繼4月份新增5家百億元級證券類私募后,5月份又新增一家。截至今年5月13日,國內百億元級證券類私募數量已增至80家。多位私募人士預期,未來行業馬太效應也會進一步體現,且策略會更加分化。(整理:李會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