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5月14日1版
對標先進,向更高處攀登
——青島市黨政考察團赴成都深圳考察紀實
“五年看頭年,起步很關鍵?!?/p>
“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面對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青島的一系列國之重任,面對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待,青島如何把重大機遇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勝勢,把既定的發展目標落到實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實現高質量進位趕超?
一道道現實考題,考驗著這座城市主政者的智慧、魄力和擔當,也考驗著在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甘愿為之奮斗和付出的所有青島人。
“以時不我待的危機感、唯恐失之交臂的緊迫感,鉚足干勁,奮力奔跑!”“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今年市兩會上,這樣的聲音,成為大家的共識和一致行動。
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學。秉持著對標先進、真學真趕的態度和深化合作、謀求共贏的強烈愿望,5月9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率青島市黨政考察團一行60余人踏上了赴成都、深圳“取經”之旅。
考察團在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
兩座城市、18個考察點,考察團步履匆匆,風雨兼程。時間雖然短暫,但帶來的思考是深刻的,觸動是巨大的,必將帶動青島對標先進、狠抓落實、聚力奮進!
一次身臨其境的對標之行
對標先進,比學趕超,是一座城市拔節成長、向更高處攀登的“必修課”。
青島與成都、深圳,雖然同屬15個副省級城市,但資源稟賦不同、思路打法各異,發展的質量效益也有很大的差別。
成都太古里
成都,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常住人口超過1600萬,服務人口2100多萬。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1.77萬億元、列全國城市第七位,在全國的排名10年間提升6個位次。
深圳福田區
深圳,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2.77萬億元、居亞洲城市第五位,進出口總額突破3萬億元、出口總額實現全國城市“二十八連冠”,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86萬家,商事主體總量、創業密度居全國第一。
青島與成都、深圳在地理上相隔千里,但卻有諸多相似之處,合作淵源深厚、前景廣闊。
近年來,青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動站在更大格局上謀劃推動青島工作,持續打好15個攻勢,城市新動能加速生成,發展新優勢加速增創,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全面起勢。
成績固然可喜,問題也不容忽視。放大坐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我們深知,青島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重托相比,與成都、深圳等先進城市相比,與青島優越的資源稟賦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對標學習、持續追趕,才能縮小差距。5月10日至12日,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在成都、深圳考察,身臨其境,對標學習補短板,精準發力抓落實。
這次黨政考察團規格高、規模大,成員包括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委有關部委、市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部分功能區、市屬國有企業的負責人等60余人。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交流思考,一路觀點碰撞,考察團成員無不感覺到收獲滿滿?!斑@次深圳考察學習,收獲很大。青島自貿片區將認真對標學習,找出差距不足,發揮好自貿區對青島乃至山東的示范帶動作用?!蔽骱0缎聟^工委副書記,青島自貿片區(前灣保稅港區)工委副書記、管委主任趙士玉在考察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后說,下一步,將結合深圳先進做法,特別是建設經濟特區、推動產業集聚方面的經驗,開展“更開放、再創業”行動,實現自貿片區更高水平開放、更高質量發展。
成都新川科技園。
一次取經問道的學習之旅
學然后知不足。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一直是青島學習的典范、追趕的標兵。從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學深圳、趕深圳”,到選派6批907名干部到深圳大型企業、投資機構和中介組織體悟實訓,兩年來,青島全面向深圳對標,體悟深圳發展生態,學習深圳發展精神,增長建設青島本領。
深圳市南山科技園區俯瞰。
青島與成都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承擔著眾多的國家戰略,都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中,很多領域可以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取“真經”,謀發展。這次考察行程緊湊、重點突出、內容豐富,考察團成員結合青島實際,認真學習成都、深圳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數字城市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聚力推動青島高質量發展。
持續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放是城市發展的源頭活水。
近年來,深圳搶抓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在對外開放上又實現了新的突破,自貿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去年進出口總值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38%。在前海國際會議中心,考察團參觀了“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展覽”,回顧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
成都不靠海、不沿邊,近年來主動從“依靠自身資源條件搞開放”轉變為“以新開放觀服務全省跨越發展、服務西部大開發”,逐漸成為內陸開放高地。此次考察的中國—歐洲中心,就是突出“對歐交往中心、服務中心、商貿中心”核心功能,推動中歐雙方在資本、技術、人才、物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吸引170余家國際知名機構和企業入駐。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片區,“制度創新指數”連續兩年位列第三批自貿區之首,新增企業13.5萬余戶、新增注冊資本1.5萬億元。
考察團在成都中國-歐洲中心
開放是青島的最大優勢。地處中國經濟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上,青島擁有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開放平臺,對促進各類市場資源要素加速流動、循環、聯通發揮著獨特的樞紐作用。面向未來,就是要不斷創新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融入國家開放大局,全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堅持創新發展,做大做強產業集群——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代表著未來發展方向。近年來,成都、深圳均把新經濟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放在發展首位,通過引進、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源。深圳堅持工業創新之路,率先布局產業結構轉型,引領動能轉換。在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中,深圳有4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入選,是上榜集群最多的城市。
深圳高新區
成都新經濟發展如今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早在2017年,成都市就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成立新經濟委員會,提出智能經濟、數字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綠色經濟、共享經濟六大經濟形態和七大應用場景。2018年,成都提出以產業生態圈理念高質量建設成都新經濟活力區;2019年3月,成都高新區發布企業梯度培育計劃,打造新經濟獨角獸搖籃;同年7月,發布首批新經濟應用場景機會清單,利用應用場景支持新經濟發展……一系列舉措,塑造了成都新經濟發展的強勢。數據顯示,成都新經濟企業已超過45萬家,積聚了英特爾、華為、京東方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形成了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整機制造到軟件服務的全產業鏈條。去年,成都新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1.5%,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一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企業是創新主體。成都、深圳還注重培育創新型企業隊伍,支持企業增強創新發展能力。深圳在全國率先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官產學研資介”緊密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推動形成了3萬多家創新企業集群。此次考察的華為公司,每年提取大于銷售收入的15%用于研究開發,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在全球累計申請8.5萬余項專利。成都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雙創”平臺功能,推動“雙創”政策落地。如此次考察的成都新經濟活力區·雙創服務平臺,就涵蓋了企業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鏈條需要的各類元素;菁蓉匯針對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龍頭企業等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制定了精準化、差異化支持政策,不到5年,入駐企業就達到1775家。
青島新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空間廣闊,去年8月出臺了《關于推進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的意見》,提出圍繞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線上服務、新金融服務4大領域推進18類業態模式迭代發展,打造新經濟發展的“熱帶雨林”。面向未來,就是要繼續發力新經濟,培養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經濟業態模式。
加快數字城市建設,推動數據整合共享——
建設數字政府、數字城市是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成都、深圳均率先建立了功能完備的智慧城市中樞——深圳市成立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華為公司共建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這是全國首個新型智慧城市運營管理平臺,為各級各部門提供城市運行態勢監測、輔助決策分析、統一指揮調度和事件分撥處置等服務;成都在2018年底建成網絡理政中心,涵蓋城市經濟運行、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和社會訴求等領域,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社會訴求“一鍵回應”、風險防控“一體聯動”。
“數據共享效率高”“智慧應用場景豐富”……兩座城市數字城市建設取得的成績,讓考察團成員們大開眼界。
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
在數據匯聚共享方面,成都網絡理政中心在不替代各業務信息系統、不打破部門應用體系格局下,通過加蓋子、架立交橋等技術處理方式,推動實現集成展現和數據綜合應用,已匯聚接入220個業務系統的600類近9億條數據資源,集成視頻和物聯網傳感設備9萬多個;深圳將全市原有的82套系統、100多類業務數據和38萬多路視頻數據、全量三維可視化地圖全部整合接入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實現了數據實時匯聚共享。
在開放智慧應用場景方面,成都持續打造了43個智慧決策和綜合管理的城市智慧治理應用場景,開發了天府市民云App,整合政務App20余個、公眾號40余個,其他市場主體App、公眾號500余個,涉及230多項服務。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定位為“城市數字大腦”,通過匯聚和分析各方數據,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運行和指揮中樞,達到“一圖全面感知、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目標。深圳平安科技中心的智慧交通平臺實現了交通運行管控“一屏總覽”,為行業管理提供了“即時、可視、可預測”的智慧化決策支持。
青島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設正在發力。去年9月,市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意見》,提出了“1+5+N”(1個城市云腦統籌,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基礎設施和制度保障等5個支撐,智慧醫療、智慧人社、智慧教育、智慧文化旅游體育、智慧應急、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N個場景)的整體建設框架。面向未來,就是要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全面賦能城市發展,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城市“慧”思考、產業“慧”融合、社會“慧”協同。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成都、深圳把“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作為城市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改善群眾生活環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力度推進城市綠道、公園建設,是兩座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城市的縮影。
成都規劃建設世界最長的1.69萬公里天府綠道體系和全球最大的1275平方公里“城市綠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每年新增1000公里左右的城市綠道,并在綠道旁配建運動中心、便民服務店等,引導居民群眾形成健身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
深圳雖然寸土寸金,但通過采取“規劃建綠、見逢插綠、拆墻透綠、拆違轉綠”等方式,想方設法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目前綠道總長2448公里。
城市更新改造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的重要手段。深圳在國內最早提出“城市更新”概念,確定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去年還頒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城市更新條例(征求意見稿)》,成為國內首部地方城市更新立法。此次考察的成都望平坊是老城區升級改造的典范。原來的望平坊破舊不堪,通過引入幾何書店、萬科泊寓、萬科理想城等項目資源,打造融合跨界書店、文創新零售、產業孵化、國際青年社區、特色民宿等多模塊的“最成都·文創美食合集”,成為形式多元、功能復合的體驗空間。如今,望平坊與香香巷、濱河商業街一起,成為成華區濱水文化的新地標。
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重要一環。成都成華區抓住公園城市建設、社區發展治理、企業退城入園、國企三供一業改造、城市有機更新、公建配套等疊加機遇,用好用足政策紅利,實施資源大整合、工程大統籌、政企大協同,一體化推進下澗槽片區的基礎設施、公建配套建設和功能化改造。據了解,下澗槽片區在改造過程中,從政府單一主體向市場多元主體轉變,由政府出資50%、中車出資30%、中車成都公司出資20%,破解了規劃落地難、改不動、市民參與度不高等難題。
考察團在成都TOD展示中心
此外,成都還積極探索TOD綜合開發新模式,3年內推進14個TOD綜合開發示范項目,拓展了城市的地下空間,豐富了老城區商業業態。此次考察的成都中車·共享城就是TOD模式下開發項目,將工業遺產開發利用成為文旅新地標。
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永遠在路上。于青島而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奮斗目標,也是強大驅動力。面向未來,就是要繼續以工匠精神打磨城市細節,在留住城市記憶、彰顯城市特色中全面提升城市品質,讓城市更加方便、更加宜居。
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
成都、深圳都把營商環境作為城市重要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謀良策、出實招,帶動城市活力不斷釋放、能級不斷提升。
考察團成都之行的首站——中國—歐洲中心是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范點。在這里,設有西部首個涉外“自貿區政務服務大廳”,首創全國行政審批及服務新模式,同時設立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四川分會、“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等服務機構,實現了集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為一體的“一站式”中歐合作生態服務體系。
成都中國—歐洲中心
深圳良好的營商環境一直為企業所稱道,更是各地學習借鑒的目的地。去年,深圳以優化營商環境的“一號改革工程任務清單”下達全年改革任務,今年,深圳依舊以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作為開年之舉,接連推出《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深圳市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若干措施》等優化營商環境一系列重要舉措,用行動宣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深圳主張”。
營商環境的優劣,最終要落實到對資本、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的現實吸引力上。為此,成都堅持以市場主體獲得感為基本評價標尺,重點圍繞優化提升投資貿易、獲得許可、要素匹配、政策支持、司法保護等五個便利度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考察團在成都通威太陽能
通威太陽能的快速建設就是最好的證明。考察中,企業負責人介紹,通威太陽能雙流基地2015年簽訂協議至今,已完成四期項目建設,每期建設周期僅用7個月,成為全球光伏行業快速建成、快速投產、快速達產、快速盈利的樣板示范工程,“通威速度”“雙流速度”“成都速度”被業界盛贊。
“成全企業家就是成全青島高質量發展?!苯陙?,青島以高效青島建設攻勢為總抓手,通過深化流程再造、創新服務方式等,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主動、便捷、貼心服務。面向未來,就是要繼續創新路數、升級打法,加強政企互動,持續提升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
取長補短,學無止境。考察中,成都、深圳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輻射帶動能力、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城市生態旅游以及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創新等方面的一些新理念、新機制、新模式、新創意,都給考察團成員留下深刻印象,不禁讓大家深入思考,同樣面對經濟下行和激烈的競爭壓力,成都、深圳為什么能夠保持逆勢而上的發展勢頭,它們有什么自己的獨到之處?
一次深化合作的務實之舉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5月12日上午,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赤灣石油大廈13樓的青島(深圳)城市會客廳高朋滿座——前海方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青深企業家聯誼會會長靳海濤,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寧,深圳市潮汕商會會長鄭漢明……來自深圳、青島的百余位企業家在這里相聚,他們有的是青島的老朋友,有的是新朋友,共同見證了青島(深圳)城市會客廳的正式啟用。
青島(深圳)城市會客廳。資料圖
青島(深圳)城市會客廳正式開門納客,是青深兩地深化合作的又一標志性成果,也必將在青島“學深圳、趕深圳”的歷史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近兩年來,青島堅持“學深圳、趕深圳”,持續選派干部赴深圳體悟實訓,兩地交流日益頻繁,青深合作愈發緊密,為青島改革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活力?!耙掷m對標學習深圳,擴大交流合作,推動青島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發展,爭一流,上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笔形睍?、市長趙豪志說。
青島(深圳)城市會客廳
在青島(深圳)城市會客廳,“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的歡迎語格外醒目,正感召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企業家投資青島、深耕青島。作為全景展示推介青島的窗口,青島(深圳)城市會客廳設置展示區、洽談交流區、路演及中小型活動區、大型會議區等四個區域,可以提供招商推介、項目路演、媒體采訪、產品展示和新聞發布等服務?!斑@給了深圳企業一個了解青島最近的平臺,也為深圳企業與青島的合作發展開通了‘高速公路’?!杯h球雅途集團董事長張衛平說。
此外,繼青深企業家聯誼會在深圳成立之后,青深女企業家聯誼會也“應運而生”,進一步架起了兩地企業和企業家之間溝通的橋梁,青島這個青春之島、創業之城的“朋友圈”正變得越來越大。
新平臺、新組織正不斷催生出新合作。青島(深圳)城市會客廳啟用后,西海岸新區借助會客廳進行了“雙招雙引”專場推介,同時與深圳智能交通行業協會等12家商協會、企業簽訂了科技創新產業生態圈戰略合作協議。
青島與成都,一個是黃海明珠,一個是西部重鎮,因為兩市黨政考察團的“互訪”,雙方合作之手拉得越來越緊。
去年6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率領成都市黨政考察團到青島考察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海爾中德滾筒互聯工廠等,提出“要積極推動兩地交流,為東西部合作發展作出示范”。不到一年時間,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回訪”成都,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學習,更是為推動青蓉實現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交流合作。
考察團在騰訊
企業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每到一個城市,考察團都深入當地知名企業參觀考察。成都京東方、通威太陽能、平安科技、騰訊、華為……兩座城市、5家企業,占到所有考察點的近三分之一。每到一處,考察團都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核心技術、業務布局、創新產品等情況,探討推進合作。此外,考察期間,趙豪志還在深圳會見富士康科技集團商務長崔志成,雙方圍繞富士康科技集團在青擴大投資、深化合作進行交流。
時間見證前行,用量變累積出質變。
站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起點上,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腳下的路很長。讓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拿出“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狀態和只爭朝夕、攻堅克難的精神,干中學、學中干,大力實施“項目落地年”,對標先進、奮勇爭先,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